APP下载

机动通信在我国通信网络中的作用及应急组网方案探讨

2015-11-17魏会超

移动通信 2015年15期
关键词:机动卫星应急

魏会超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机动通信局,湖北 襄阳 441021)

在我国通信网络保障当中,有这样一支性质特殊的通信队伍,他们很少给运营商带来直接收入,但是在抗震救灾、应对突发事件以及大型体育和外交活动中,他们作为通信网络的补充、延伸或者临时替代,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着企业的社会责任,这就是遍布全国的机动通信局。

多年来,机动通信局秉承“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平战结合方针,先后为亚运会、香港回归、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海及北京APEC会议、南京青奥会、“98抗洪”、“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习近平主席出访金砖四国、南极科考、马航失联保障、中俄联合演练、“监利沉船事故”、“珠海航展”、西沙永兴岛通信抢险等活动或事故提供了通信保障。其主要职责是:平时为公众通信网的安全畅通提供支撑、补充、延伸或替代,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党政军等重要客户、企业大客户提供通信保障;紧急情况下为抢险救灾、应对突发事件以及重大国事活动提供应急通信保障;在战时和特殊时期,为中央和各级党政军机关、领导提供重要通信保障。

1 发展历程

机动通信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最早承担着国家ZB通信保障任务。1986年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交通ZB平战结合会议,明确了机动通信“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着眼未来”的工作思路以及“从固定通信设施向机动通信设施转变,从单纯的ZB通信向平战结合的通信模式转变”的工作方针。1990年10月20日,邮电部在北京南苑机场举办了ZB应急通信工程汇报演示,时任国家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和时任国家总理的李鹏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首次检阅了ZB应急通信队伍。“1020”汇报演示成为应急通信前进中的重要里程碑。同年11月,根据邮电部机动通信工程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率先组建了北京、湖北专业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分别负责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区域的各项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并正式命名为北京机动通信局和湖北机动通信局。随后根据国家“九五”规划,在1993年至1996年间陆续成立了上海、西安、四川、辽宁、黑龙江、河北、内蒙、广东、福建、新疆等机动通信局,形成了全国12家大区机动通信局,同时在其他省级电信公司也分别建立了机动分局或机动分队。

2002年以后,原电信公司南北分拆,湖北、上海、西安、四川、广东、福建、新疆等7个机动通信局划归中国电信,北京、辽宁、黑龙江、河北、内蒙等5个机动通信局划归中国网通(后又合并到中国联通)。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为了提高应对不断发生的地质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通信保障能力,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武汉、广州成立了2个集团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在2013年至2014年间又先后设立了云南、海南预储备点和吉林、新疆分屯点,促使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2014年至2015年,根据应急通信发展的需要,中国电信又陆续成立了浙江、西藏、贵州机动通信局,加上前期成立的湖北、上海、西安、四川、广东、福建、新疆等7个机动通信局,目前中国电信已拥有10个大区机动局作为国家一类ZB应急通信保障队伍。

2 人员装备情况

目前,中国电信应急通信专业人员大约有2000余人,同时各省还建立了以各分公司人员为主的应急通信预备队约有1000余人,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形成了一支以自身专家队伍为核心,外围技术支撑队伍为辅助,与公众网络充分融合的应急支撑技术力量。

中国电信应急通信装备涵盖卫星、移动、数据、话音、视讯等各门类,共配置有车载式卫星地球站两百余辆、便携式卫星站百余套、卫星地球站23个、移动基站车230余辆、海事卫星千余套,由200余个移动站组成的VSAT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微波、短波、800M集群移动电话、一点多址、程控软交换、电源、应急指挥调度、炊事车等应急通信装备近千套,形成了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固定和移动相结合,天地一体、手段多样、技术先进、覆盖全国的应急通信系统。

3 应急组网方案

为了做好紧急情况下的通信保障和通信组织工作,确保指挥顺畅、反应快速、保障有力,根据不同场景及应急装备情况制定了多种组网方案,以便通信设施在严重自然灾害、重大事件和局部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时,可以采取临时性措施恢复或部分恢复指挥通信。

3.1 海事卫星短波电台组网方案

本方案在指挥中心架设一套短波电台,应急抢险人员携带背负式短波电台和BGAN700海事卫星设备,到达灾害地区后,迅速开通短波电台(背负式电台和固定台),双方进行呼叫联系;开通BGAN700海事卫星,与指挥中心通话,并将现场灾情图片传至指挥部。海事卫星短波电台设备组网图如图1所示:

图1 海事卫星短波电台设备组网图

3.2 C网应急车异地入网方案

在应急现场和本部各架设一台C网应急车,利用大C网车和阿朗小C网车的双向卫星电路(2个2M)作为传输手段,试用高阶调制、载波叠加等技术手段,实现应急基站异地入网,一方面为灾害现场提供1X和DO通信业务,满足应急现场的移动网络覆盖;另一方面开通无线全球眼设备,及时将现场画面传送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全球眼平台对应急现场画面进行监控。C网应急车异地入网组网图如图2所示:

图2 C网应急车异地入网组网图

3.3 村村通应急车异地入网方案

在应急现场架设一台村村通应急车,利用VSAT便携站和中兴小C网车搭建的卫星链路(1个2M)作为传输手段,实现应急基站异地入网,为应急现场提供村村通网络覆盖。村村通应急车异地入网组网图如图3所示:

图3 村村通应急车异地入网组网图

3.4 国家应急指挥车动中通单兵组网方案

在应急现场架设一台国家应急指挥车,利用动中通、静中通应急车搭建的卫星链路作为传输手段,迅速建立灾害现场与指挥中心的沟通联络,开通应急现场与指挥中心的会议电视,并将动中通单兵图像实时传给指挥中心,为现场提供集群电话、会议电视、单兵视频等通信手段,解决灾害现场与外界的沟通联络问题。国家应急指挥车动中通单兵组网图如图4所示:

图4 国家应急指挥车动中通单兵组网图

3.5 宽带VSAT应急通信组网方案

在灾害现场架设宽带VSAT便携站,利用国家宽带VSAT网主控站、固定站设备,在灾害现场与指挥中心间建立卫星电路,提供IP电话、图像传送等业务。宽带VSAT应急通信组网图如图5所示:

图5 宽带VSAT应急通信组网图

3.6 卫星临时传输应急组网方案

本方案模拟应急现场传输电路受到人为破坏而中断时,或公网在该地区暂无可用的传输电路的情况下,可用2辆KU车临时建立话路、数据中继传输电路,抢通数字中继传输电路,同时也可以利用卫星通信车将灾害现场的画面传送至指挥中心,以便指导应急救援。KU卫星通信设备组网图如图6所示:

图6 KU卫星通信设备组网图

4 未来发展展望

为深入贯彻国家加强企业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精神,落实中国电信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2014年集团公司印发了《关于推进应急通信效能和服务提升的通知》文件,为机动通信的明天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文件要求要推进应急通信“从重点保障应急指挥向保障应急指挥和应急业务并举转变”、“从重视应急通信能力建设向重视应急通信效能建设转变”,建立起“集约高效、贴近市场、价值领先”的新型企业应急通信服务保障体系。未来机动通信发展方向将主要表现在:

(1)应急通信体系和队伍不断优化

非生产机构、非生产人员进一步精简,市场支撑能力不断提升。“网优+应急”的支撑工作模式持续强化,通过开展专业级的人员交流和轮岗机制,实现员工工作职责的深度融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湖北省应急通信“预备队”体系建设初步完成,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2)管理精确,务实高效

通过开展应急通信专业“划小”工作,实现费用科目清晰、数据准确、账实相符的目标。同时,重点关注投入产出比分析,实现对日常任务的效能管理。利用RFID等技术手段,加快储备中心信息化管理手段建设,加强对物资、设备、资源、队伍、成本等的精确管理,逐步实现物资的按需储备和动态调配。突出“小、快、灵”实用装备配置,必要时通过跨省资源调度实现能力共享。同时定期对各种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进行修编,重点突出预案的实战化、场景化演练,开展“双盲”演练,提升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3)服务引领,加快创新和市场化拓展

巩固卫星视频传送、应急电源保障等传统应急产品,开拓应急设备代维、临时视频会议、应急物资代储、无线网优等创新型应急产品,持续挖掘应急通信的潜力。

[1]湖北机动通信局.应急通信保障预案[Z].2015: 30-45.

[2]陈旭斌,刘海洋.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 2012(10): 67-69.

[3]白生谦,高红山.机动通信网快速组网技术研究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 2009(17): 23-25.

[4]邢玉领,谢鹰,张涛.应急通信发展策略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 2009(9): 33-36.

[5]王海涛,朱震宇,付鹰.应急通信网络设计及关键技术探讨[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10(5): 28-33.

[6]周千里.重大现场应急通信技术体系研究与探讨[J].中国新通信, 2008(23): 40-44.

[7]毋德新.应急通信技术发展综述[J].移动通信,2004(7): 67-70.

[8]沈宇超,邵国安.应急通信体系的探讨[J].电信网技术, 2007(11): 5-9.

[9]赵蕾.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信科学, 2011(3): 111-117.

[10]郭丽娜.应急通信之现状、挑战与机遇[J].卫星与网络, 2010(5): 22-27.

猜你喜欢

机动卫星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miniSAR遥感卫星
装载机动臂的疲劳寿命计算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静止卫星派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