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什么可给你,但求凭这阕歌

2015-11-17吕嘉健

西江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知性张国荣大脑

吕嘉健

散文百草

没什么可给你,但求凭这阕歌

吕嘉健

今天一个上午反复听歌,其中最痴情的是张国荣的《共同渡过》。哥哥的确是一个很真且很纯粹的人,能够对着所爱者说:“没什么可给你,但求凭这阕歌。活在你心内,分开也像同渡过。”听着这样的歌词,潸然泪下。难怪他可以决然捐弃生命,沉醉不知归路。

“共同渡过”这话的意义,使我不自觉地怀旧起来。共同渡过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唱着《明天会更好》:“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的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回忆过去,才深深地知道:真的成为过去了。“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黄家驹:《光辉岁月》),“当爱已成往事,将往事留在风中”(张国荣:《当爱已成往事》)。

最近因为去做义工,与不少同龄人相处。我脱离社会久矣,与梭罗和陶渊明近似,突然再回到世俗之中,发现周围的人,都已经真的进入了老年。放眼看去,老年人实在太多了!所有的老年人全都涌到了大街上公车上公园里。什么是最受折磨的状态?知道自己年老,要人迁就服侍,再没有任何理想和可以成就的事情,于是想在余生继续产生影响力。

以前有学生向我得意洋洋宣示:以后人类的寿命将会大大延长,活到一百多岁不成问题。我的回答就是:周作人说,寿则多辱。我宁愿看见满街阳光,一室单纯,绝对不喜欢老气横秋,死气沉沉。

几乎所有人关注的老年,只在于身体的衰弱和病痛。的确,我现在已经感到膝盖痛楚不便、血压临界、血糖濒于超标、消化力不济、容易疲劳等等。其实人老的标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脑退化症。我所接触的同龄人,大致毛病在于:已经比较难听取他人的言语,因为他的大脑已经不能迅速、连续理解别人表达的复杂信息,大脑处理信息意义的能力已经渐趋低级,别人说什么他不大听得进去,但是控制不住地滔滔不绝;坐下来看电视,不到十分钟便流着哈拉子打瞌睡;对什么新鲜知识全无接受力,害怕孤独;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养生,等等。

我对于老人话题绝无兴趣。我自信,我的大脑只有40岁左右,虽然我的身体,已经是60岁了。我到澳大利亚政府的福利署去申请救济,官员打死也不相信我已经60岁了,颇为欣赏我的气度面相。老婆早就告诫说:你到福利署去,记得不要刮胡子,穿得不要太绅士,还要表示你不懂英文,要懂而装不懂,人家才会同情你,毫不犹豫就发给你津贴。可惜我从来不会伪装,除了真心的面孔,只有直来直去。

为了保持大脑的有效与高效机能,我坚持阅读经典和深度思考。写作便是我最好的智能体操。日本的山本玄绛禅师在龙泽寺讲经,说过:“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阅读古往今来的经典,除了应当虔敬地学习它的道理、它的论题、它的词采,还要进行一种密切的对话。对话的对象可以是永恒的真理,也可能是其它的东西。无论如何,在与经典密切对话的过程中,读者不断地“生发”出对自己所关怀的问题具有新意义的东西来。经典之所以历久不衰,往往是提供了对话与创造的丰富资源。阅读经典一方面是要“照着讲”,同时也要“接着讲”(冯友兰)。不管“照着讲”或“接着讲”,最后“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王泛森:《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尼尔•波兹曼的名著《娱乐至死》深刻地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不幸的,中国现在两种方法都全用上了,而且十分成功。表征之一便是: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再阅读了。

学习做一个有好的人格和知性的老人,是现时中国老人特别值得努力的事情。这一代老人带着太多旧时代的心理痕迹,是由于缺乏教育和善良的环境所致,也与一直不善于学习的生活方式有关。我从小知道,一个真正的长辈,必须慈祥、善解人意和宽容,莞尔一笑,包容下天宽地阔的状况,因为他已经见识过所有,岁月的经验和知性给他透彻洞察人性的深度,深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情境下的状况。只有还不懂事的人,才会在一把年纪的时候,还是那么喧哗和骚动、折腾与张扬。佛家说:看透-放下-自在,佛法不离人间法,广大智慧,无所不通。

听着《共同渡过》,想到一生之中,只有智慧是我唯一的伙伴,和她共同渡过,这一生是多么幸运:

垂下眼睛熄了灯/回望这一段人生/望见当天今天即使多转变/你都也一意跟我共行……

能够在有生之年行万里路,走向更广大的世界,经历新的人生,是最幸运的。最怕一生死守一个地方,井底之蛙,最易未老先衰,竟不自知。

对于人生,最好的赠语就是张国荣的歌词:

没什么可给你,但求凭这阕歌。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知性张国荣大脑
枫叶知秋
会作诗的宠物
会作诗的宠物
我叫张国荣
知性优雅
“知”情知性
露也露的知性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