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抹平淡真风流
——女神史湘云

2015-11-17王静博

小品文选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史湘云湘云宝钗

王静博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海南 海口 570100)



一抹平淡真风流
——女神史湘云

王静博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海南 海口 570100)

在“女神”日益成为常用词的今天,我们可以在许多媒体平台看到各式各样的美女,性感妖娆的,妩媚多姿的,身材火辣的,恬静清纯的……她们各领风骚,在我看来却难以分辨。无论她们贴上了怎样“神”的标签,无外乎都是锥子脸大眼睛,尖尖的下巴挺拔的美胸。视觉上的刺激将她们送上了神坛,然而在我看来,却远远比不上大观园里的女性。

《红楼梦》里的女子才可谓是正牌美女,内外兼修,各具特色。到底谁才是真的女神?这里不赘言人尽皆知的潇湘妃子、蘅芜君,说说醉卧芍药裀的枕霞旧友——史湘云。

史湘云的出场跟主角儿林黛玉真是没法儿比的。她悄然而来,轻得像一抹云烟。

在《红楼梦》第二回大家就了解了黛玉的身世情状,从第四回中也陆陆续续了解了薛宝钗的家世背景,到了第七回对她还有大段文字加以详述。但一直到第二十回的时候,我们才忽然地见到了一个新人——史大姑娘。不像其他女孩儿的出场酝酿已久,带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期盼。湘云来得轻盈,她的出场只有通传丫头的六个字:“史大姑娘来了。”

史湘云在金陵十二钗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曹雪芹不会惜墨到一点儿多余的交待也不愿给。这份省略,可能真的别有用心。因为她的干净利落,天然潇洒,无需过多点缀,更不会成为读者的包袱。就好像我们早就知道林黛玉身子不好,于是就格外担心:担心她吃酒会不会着了凉,担心她吃肉会不会不消化,担心她熬夜晚睡会不会憔悴,也正因此,人们对黛玉的娇气有更多的体谅和怜爱。而对于史湘云,一开始就觉得她“没那么多事儿”,看待她就有更正常更平和的眼光,以至于后来通过她跟宝钗的沟通才知道她在家里的艰难,从小父母亡故的她并不比黛玉好到哪里去,对这个有苦不言说却乐观又开朗的姑娘,更多了一份敬意。

史湘云的直爽和真诚是许多精明女子所不具备的。且不谈关于说戏子像林姐姐的那段,她实话实说有口无心反被林黛玉多想,实在替湘云冤枉。另外,湘云还爱打抱不平,在第五十七回中,听宝钗说了邢岫烟被受婆子欺侮,便即刻动了气:“等我问着二姐姐去!我骂那起老婆子丫头一顿,给你们出气何如?”黛玉笑她充荆轲,可不正是如此么,史湘云心里装着公平正义,有一副天下为公的胆识。比起大观园里精于算计的王熙凤、薛宝钗、贾探春……她就显得格外直爽纯真。她爱憎分明,从不带着有色眼镜和等级观念去看人,对于大观园的丫头姑娘们都是一样关爱,哪一次来贾府都带着可心的小玩意儿,虽不是重礼却也人人有份儿,她所在之处,便充满了有福同享的豪爽和热闹。

湘云还有一点是极好的,就是心眼儿大、不记仇。有人说这是智者的人生哲学,在我看来,不如说是天生的好性格。黛玉的心思是最为细腻的,她也是个不折不扣的醋坛子,对于一往情深的贾宝玉,他和哪个姑娘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总是非常在意,再加上湘云常在人前夸赞宝钗,黛玉就少不了要生湘云的气。而湘云对这个“爱哥哥”倒也是喜欢的,但这种感情懵懂无邪,不似黛玉般早熟,这是一种童年的青梅竹马,于是对宝黛之间的男女之情就有些不能接受,偶尔跟黛玉“抢”宝玉,但是她从来都是这边吵嘴那边就好,一点儿大小姐脾气也没有。从来也没有因此疏远谁生分谁,一样相处一样玩儿,这份大度让人欢喜!聪明的黛玉当然知道湘云毫无心机,也并不十分计较,仍然同榻而眠。其实湘云在谁人眼里都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任谁不爱她呢?

却有人说,史湘云果真这样不谙人事吗?那为何当她和黛玉一起看见宝钗替宝玉赶蚊子的时候却拉着黛玉走开了?她不是心直口快吗,怎么也会这般考虑后果了呢?仅这样就断定她世故是不妥的,因为在拉黛玉走开之前,书中有描写“忽想起宝钗素日待她厚道”,这个就是原因了。由此更可见史湘云的实在,是个有恩必报,善良感恩的人,知道宝钗对自己的好,就用多一份的心来待她,这样的朋友才是真的闺蜜。

还有人们最为熟知的一个画面,醉卧芍药裀的故事历代为人所颂,这是湘云舒适自在、自由随性的人格写真。按照传统的思想,人们当然觉得姑娘家的怎么能随意席地而睡?就算躺着也最好能包裹严实,不然显得有失体统。然而,却对睡觉不老实的史湘云少有微词,即便看到她撂在外面的雪白膀子,人们也并无反感。因为读者知道,她本人并不轻佻放浪,没有故作姿态,完全随性而来。她并不是一次两次故作潇洒,事事都能见得她的与众不同,与大观园中其他闺阁女子比起来,自有一番风流倜傥。正如她自己所言:“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我这会子腥的膳的大口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这话是不错的,古今诗酒不分家,她吃肉喝酒醉后作诗的风范正是女版谪仙人呢!湘云对自己的性格自珍自赏,这份自信潇洒真有诗仙气度,比起自怨自艾的小家子气,更为大气潇洒。

如果说对这样一个真、善、美的姑娘还有什么意见的话,读者可能会因为宝玉曾经因湘云劝他正经走仕途之路而黑脸下了逐客令,所以也把湘云混看的世俗了。联系整部作品,关照湘云的行为举止,她可从不是这样囿于“读书做官”的品性,况且世俗之人是绝对吟不出“寒塘渡鹤影”这样隐逸的诗句来。而湘云说出来这样的话,正是因为她心智稚嫩,并不懂得其中的污垢复杂,才跟着大人后面学着讲,却不知宝玉的心思。由此可反观世俗官场的影响之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熏染到赤子少女之心。

然而,史湘云终究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她的好是天生带来毫无修饰,凡是天然的东西不免有瑕疵,太完美了反而造作,所以这种天真无心也让她有些不好了。

不过,这种不完美的真实好过太多完美的刻意。她淡淡地飘来,清逸洒脱;像万里晴空,简单明净。史湘云是大观园女子中最具有真切生命感的女孩儿,让这部悲剧作品中永远回荡着青春的活力和气息。

总而言之,古今的各路美女都不及大观园里的女子优秀俊逸,大观园中又独史湘云最为美好,她的气度性格深入人心却又为人所不及,这才是真的女神。

王静博(1991.9-),女,汉,安徽淮南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研究。

G633.33

A

1672-5832(2015)12-0003-01

猜你喜欢

史湘云湘云宝钗
开养老院夫妻免费收留12名孤寡病残者
夫妻开养老院,免费收留孤寡病残者
论宝钗的“藏”与“露”与复杂心理机制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竹两枝
阳光女孩史湘云
史湘云性格的形成因素
论史湘云的做事风格
纤手自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