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不断反思
2015-11-17戴问天
◎ 戴问天
德国人不断反思
◎ 戴问天
50年前的事人人有份
对于一个已被推翻、不复存在的政权,把一切历史责任都推给它,大概是后人最容易也最“轻松”的做法了。然而,在德国人看来,当年那场战争“50年前大家都在场”,这就是说“50年前的事人人有份”。当年的希特勒是得到选民的多数投票才当上了总理,尽管半个世纪前的选民已经剩下不多,但包括战后出生的人在内,德国人仍然承认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德国两家重要的电视台曾播出了不少反思历史的节目。电视二台播出《为什么你们没有阻止希特勒》讲述的是一位1933年工会工作者的回忆,当时德国各个政党、工会以及经济团体都没能阻止希特勒攫取大权。从1871年普鲁士“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统一德国,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起,德国军队就一直掌握在普鲁士军人手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希特勒不过是巴伐利亚步兵团的一名下士,为什么普鲁士的将军们也没能阻止那个他们看不上眼的下士?
后来,德国电视一台播出节目《为什么你们选择了希特勒》,接下来又播出了《为什么你们追随了希特勒》。德国人正是这样来反思自己大半个世纪前所做的事情。
永不凋谢的白玫瑰
1943年2月的“白玫瑰案”是当时德国的著名案件之一,两名“主犯”——慕尼黑大学学生朔尔兄妹被判处死刑。兄妹二人是在慕尼黑大学散发反纳粹传单后被捕的,四天后受审并被判处死刑,判决后仅仅几个小时就在慕尼黑斯塔德海姆监狱执行斩首。
和朔尔兄妹同一天被处死的还有“白玫瑰”另一成员、汉斯·朔尔学医的同学克里斯多夫·普洛伯斯特。7月,同样学医的亚历山大·施莫洛尔和慕尼黑大学音乐与心理学教授库尔特·胡贝尔也被处死。10月,威利·格拉夫被处死。1945年1月,汉斯·莱佩尔特被处死。他们全都在慕尼黑斯塔德海姆监狱被处死,那是德国最著名的监狱之一以及德国十个死刑执行地之一。
他们的事迹多次被搬上舞台,被拍成电影和电视。我到德国的时候,正好赶上1982年拍摄的电影《白玫瑰》上映。导演米歇尔·维尔霍温曾因导演(兼编剧)反战影片《O.K》出名,《O.K》1970年被西德选出送往美国参加第43届学院奖(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竞争。如果没有对二战的深刻反思,一名德国导演怎么能拍出这样的影片?
2003年,德国电视二台做过“最伟大的德国人”的民意调查,结果也能说明一些问题。阿登纳名列榜首,马丁·路德第二,卡尔·马克思第三,第四就是朔尔兄妹,第五是“华沙之跪”的威利·勃兰特。
(摘自《德国为什么要二战——来自德国人的反思档案》华文出版社 图/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