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访

2015-11-17黄学友

微型小说选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铁钩副主编照相机

□黄学友

采访

□黄学友

《S市晚报》杨副主编接到爆料电话,说市南郊有一名儿童落入一水井中,正在抢救。杨副主编立即找来了年轻的实习记者赵清,要他迅速驱车赶到事发地点进行实地采访。赵清哪敢怠慢,带上照相机,背上采访包,急忙踏上了采访车。

采访车离开闹市区,加快了速度,风驰电掣般朝事发地驶去。坐在车上的赵清心情一直很激动。他从某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被招进报社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是他第一次单独执行外出采访任务,而且又是副主编亲自安排的,这足以说明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重视。他在想:赶到现场后,自己要以最快的速度选准最佳角度,举起照相机拍下那动人的救人场面。然后再详细采访小孩落井和被救的经过。争取次日图片和文稿都出现在晚报的显眼位置。

赵清火速赶到救人现场时,落井的儿童已被人救了出来。那儿童名叫小宝,今年七岁,生得肥肥胖胖,虎头虎脑。由于落井受到了惊吓,胖乎乎的小脸上布满了恐惧,两只圆圆的小眼也满含泪水。他的母亲,一个衣着朴素的女人,正在翻来覆去地掀起他的衣服,检查他的身上是否受了跌伤。母亲见儿子身上没有破伤的地方,就急忙拉着儿子来到一个中年男人的面前,说:“小宝,快跪下,给你的救命恩人磕头。”小宝听话地跪在中年人面前,还没等磕头就被中年人拉了起来。

接下来,赵清采访了那个中年人。中年人叫刘彦,面相憨厚老实。他说:“我的家并不在这条巷,我是路过这里时,听到井里有小孩的哭喊声就跑了过去。”说着,刘彦就引赵清来到了那眼井边。赵清见那是一眼圆口井,井口也只比居民平时用的水桶大一点。赵清探头朝井底望去,黑洞洞的,却不见底。刘彦说:“我见小孩并没有落到井底,也许是因为他肥胖,也许是他惊慌或无意间用两只小胳膊撑住了狭窄的井壁,反正只悬在井筒半腰,却没有掉下去。我几次想下去把他救上来,可都因井口太小而不能办到。”“那你最后是用什么办法把他救上来的?”赵清插嘴问。刘彦说:“最后我从附近居民家找来了一根绳子,一只铁钩,然后把铁钩拴在绳子上,用铁钩钩住小孩的衣服,把他从井里提了上来。”

赵清又朝黑洞洞的井底看了一眼,他在为小宝感到后怕和庆幸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到遗憾。因为他的照相机没有捕捉到小宝被铁钩钩上来的镜头。他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重新补上这个镜头。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刘彦和小宝的母亲,争取他们的同意。两人都认为这是记者工作的需要,也不说什么,只是做好配合。

赵清让刘彦把原来用过的绳子摘掉铁钩,然后牢牢拴住小宝的腰,重新放回井里,自己掏出照相机准备抓拍。

小宝一听说把他重新放回井里,吓得哇哇直哭。小宝的母亲一边检查绳子是否系牢,一边哄小宝说:“小宝不哭,叔叔不是把小宝丢进井里,是给小宝照相,让小宝上报纸呢。”

刘彦提起绳子,把小宝坠入井中。赵清的照相机对准了井口,还没等他按动快门,就听小宝扑通一声掉到了井底。

拴小宝的绳子突然断了。

井上的人惊得目瞪口呆,小宝的母亲反应过来后哭喊着没命地朝井口扑去,是刘彦一把拉住了她。等小宝被人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

次日,这件事成为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

(原载《喜剧世界》2015年10月上 河南任纪海荐)

猜你喜欢

铁钩副主编照相机
老君山
走进照相机
How photography was developed
大楼长铁钩(大家拍世界)
“一曲诗词恋,今生未了情”——访老副主编欧阳鹤先生
实用临床医学系列著作 诚聘主编、副主编和编委
实用临床医学系列著作 诚聘主编、副主编和编委
实用临床医学系列著 作诚聘主编、副主编和编委
最早的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