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花飘香时节
2015-11-17一才
一才
栗花飘香时节
一才
“又到栗花开放时,百里飘香人自醉。”
可不,刚进入五月,迁西县的朋友就打来了邀请电话:“老家的栗花要开了,回来赏花吧!”
其实,栗花开得最迟。三月杏桃红,四月梨花白,到了六月栗花才开呢!正是它这种不争春的性格,才香到最后,让人刮目相看!
六月初的一天,一群喜文弄墨的朋友,踏上去迁西的汽车。刚一进入迁西境内,一位朋友惊讶地说:“你们闻一闻,空气里飘着什么味道?”
“那是栗花香。”我解释说,“仔细地闻一闻,是不是清香中略带点中草药味。”随后,沟谷里山脚下坡梁上,大片大片的栗林进入人们的眼帘,枝繁叶茂,绿意葱茏,一串串一簇簇淡黄色栗花点缀其中,汽车在林海中漂荡,花香在林中弥漫,人在花海中陶醉。
热情的朋友首先带我们参观了中国板栗博物馆。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板栗为主题的博物馆,坐落在县城西山植物园内,始建于2010年。我是迁西人,虽然对板栗知道的也不少,但这次参观板栗博物馆,确实让我大开眼界。一帧帧发黄的旧照片,一件件褪色的老物件,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把我们带入过去的年代,听到了尘封许久的板栗故事。
“迁西板栗栽培历史源远流长。《战国策》记载,苏秦游说燕文侯时说:‘燕国……南有碑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而足于枣栗矣。’栗树被迁西人视为‘铁杆’庄稼,在过去的灾荒年月,板栗不知救过多少人的命。因此,当地农民习惯在房前屋后,沟沟坡坡,凡是有空隙的地方,都栽上栗树。”
“毛主席还吃过咱迁西板栗呢!那是1950年国庆典礼,洒河桥镇南团汀村的拥军模范吴凯素把5斤迁西板栗带到了中南海,让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品尝。”
“解放以后,迁西人一直在努力地改变着传统落后的板栗生产方式。至今还流传着‘抢专家’的故事。那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被誉为迁西板栗四大峪的杨家峪,听说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的专家要来迁西,就到公社、县里软磨硬泡,把专家抢到了村,当时村里的老书记彭永华,顶着‘唯生产力论’的风险,把村里最好的房子腾出来让给专家住,拿出当时最好的饭食让给专家吃,还从生产队抽出十几个有文化的后生作帮手,在山沟里搞起了板栗试验。几十年过去了,不但选育出了‘燕奎’、‘早丰’、‘短枝’、‘大板红’等燕山板栗新品种,还手把手教会了当地农民嫁接等新技术。这些新品种、新技术很快在全县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从此迁西板栗的产量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围山转’是迁西人的伟大创举。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迁西人用了十几年时间,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在山区的缓坡地带,开挖了百万亩的‘外撅嘴、里兜水’的环山水平梯田,栽植栗树千万株,被称谓‘围山转’工程,被国家林业部誉为‘首都周围绿化工程的一大创举,燕山开发的一个新模式’”。
“迁西人把过去当柴烧的栗枝变废为宝。以栗枝为原料,通过人工驯化,实现栗蘑仿野生人工栽培,年栽培2000多万袋,鲜品产量5000多万吨,并获国家专利。栗蘑作为高档食用菌,端上了人们的餐桌。栗花,也从传统的手工编制品,又开发出了‘栗花花露水’,成为暑夏除虫灭蚊的绿色产品。”
“迁西人把板栗炒到了全国,卖到了世界。成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建立上千家分店,大街小巷,都飘着‘迁西’糖炒板栗的香味。兴建三十几家板栗贮藏、加工企业,一年四季有鲜栗,并开发出了板栗罐头、栗豆奶粉、板栗酒、栗蘑酱、栗泥巧克力等系列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本研究以大豆根系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进行盆栽试验,在大豆生长的不同时期采取挖掘法进行根系数据采集,测定大豆根系的长度、粗度以及数量;基于试验采集数据,根据大豆根系生长呈S形曲线的特点,基于逻辑斯蒂方程进行回归分析,获取大豆根系的生长方程;根据大豆根系形态结构具有自相似性特点,设计大豆根系L系统,在VC++环境下利用OpenGL技术实现了大豆根系拓扑结构模型的构建及可视化模拟。
“现在,全县板栗栽培面积已达70万亩、4000万株,常年产量4.5万吨,年产值约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2600多元直接来自于板栗业。当地农民形象地称栗树为‘绿色银行’,不但绿化了环境,还增加了收入。外地人赞誉,迁西人把板栗做到了极致,真不愧为‘中国板栗之乡’”
……
从板栗博物馆出来,我们来到兴城镇的新立庄村。这村一棵树龄六百岁的“板栗树王”,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来此观赏。一条蜿蜒的小路,把我们引向山里。小路两旁长满了栗树。我们在一棵低矮的树下停了下来,近距离地欣赏着栗花。
“嗳,你说栗花怎么长成这个样子,像我小时吃过的‘江米条’,又似长长的毛毛虫,还像黄茸茸的狗尾巴草。”第一次见到栗花的姑娘惊讶地说。
“不对,我看栗花像绣女精心织就的丝绦,还像姑娘纤巧的手指。”另一个姑娘分辨道。
栗花,的确与众不同,它没有圆圆可爱的脸庞,也没有艳丽动人的光彩,它就像山里的姑娘,大方、淳朴、含蓄、实在……
那棵六百岁的“板栗树王”,深藏在山坳里。高大的树冠,粗壮的身躯,苍劲的臂膀,嫩绿的枝叶,飘香的花穗,历尽沧桑却“青春依旧”,让人肃然起敬。当地人已将它重点保护起来,在其枝干上安装了托架.据说每年它还能结出上百斤的栗子。难怪人们对它顶礼膜拜,视为神树。
在大黑汀库区,遇到一位四十岁上下的养蜂人,他把一个个蜂箱搬到了栗林之中。蜜蜂们嘤嘤嗡嗡,不知疲倦地飞来飞去,为人们酿蜜,为花儿授粉。这可乐坏了养蜂人,“今年春天雨水好,栗花开得旺,蜜蜂产蜜多,收成也错不了。”养蜂人如是说。
“栗花蜜甜吗?好吃吗?”没吃过栗花蜜的我询问道。
“栗花蜜,不仅是天然的滋补品,还是女人的护肤品,还有药用价值,能治好多病呢!”养蜂人自豪地说。
细细想来,栗树是一种平凡而品质高尚的树,它虽没有杨树高大挺拔的身躯,没有桃李艳丽多姿的风采,也没有荔枝高贵典雅的名气,但它全身都是宝,生长在贫瘠的山地上,朴实无华,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不正像山里的迁西人性格和品质吗?谁说平凡不美丽?谁说平凡不伟大?
春华秋实。十月板栗咧开嘴,紫红脸颊迎客来。感兴趣的朋友,和我再来迁西,享受采摘板栗的乐趣。品尝香糯满口的板栗,保准你一辈子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