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11-17张继成杜松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24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张继成++杜松江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和企业所需的矛盾日益突出,校企合作办学成为一种趋势。该文介绍了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以及重要意义,详细探讨了校企合作的六种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4-0111-02

Study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University- 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NG Ji-cheng,DU Song-jia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Yangtze University College of Technology&Engineering,Jingzhou 434020,China )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increasing contradictions between graduates and enterprise need,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become a tre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six kinds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Key words: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Personnel training mode;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成为专业规模最大、高校专业点数最多、在校学生最多的巨型化专业,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压力巨大,和企业所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企业要求有实践能力、工作经历、综合素养较高的毕业生,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有更好的发展,因此校企合作办学成为一种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所需要的高技术人才,学校才能更好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要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体化进程,这种办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新型企业和学校的大力追捧,同时也成为企业管理人争相引进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从2004年开始办学开设信息系,就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在我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过程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走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之路。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顾名思义,就是让企业和院校进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企业作为投资方,可以为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为高校提供双师型师资,从而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让企业和学校的资源得到充分的互补,可以分为以专业院校为主体地位和以企业为主体地位的两种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1]。这两种模式的侧重点不一样,而后者能更好地清楚的企业的需求,能更好地利用专业院校的教学资源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具有很好的可行性,企业能够从院校中获取相关需求的人才,其培养效果也十分显著。

2 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地帮助高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培养适应企业能力的毕业生。校企合作可以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硬件保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工科专业,需要大量的工程实践,高校由于资金有限,无法建立大型的工程实验室,校企合作可以共建工程实训平台,满足学生实训实习的需要。校企合作可以为计算机专业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企业的工程师可以到学校进行教学,弥补学校教师对工程实践经验的缺乏[2]。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按照企业的需求逐步对课程进行优化,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校企合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校企合作,能够使学生未走出校园,就可以获得岗位锻炼的机会,体验工作环境,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3]。

3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全国各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过程中,我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的做法和思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调研企业用人需求,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例如计算机专业可以与当地的软件公司订单培养软件人才。比如我院开设的“荆州美的合作班”等,订单培养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到员工的培养周期。

3.2 企业顶岗实习模式

学生在修满毕业学分,在第四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可以进入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我院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这些单位成为实习基地,2014年我院与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3.3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模式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在很多院校都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模式,企业投入设备和资金,学校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学生可以在基地实验室进行校内实训,更好的模拟了工作环境,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新实验室和728计算机实训基地就是校企合作的典范。

3.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

我院积极出台相关文件,鼓励教师到企业参加培训实践,通过校企共同培养,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我院的教学质量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5 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模式

学院应该结合企业需求,和企业负责人探讨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能更好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同时也可以聘请企业知名专家联合校内教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使教材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3.6 校企双方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模式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培养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可以检验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的掌握度,校内导师缺乏实践,所出选题多与生产实际脱节,而企业导师可以选企业真题让学生来做,保证了学生选题的实际性和真实性,再由校内导师把握选题的难易程度和知识运用情况等,这样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效果会更好。

4 结束语

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直接取决于高校人才的培养效果,因此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各大高校研究和试行的热点,校企合作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瑞俊,邢德胜,高霞.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2014(26):178-179.

[2] 韦韫韬,王晓娟.计算机“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131-132.

[3]胡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152-154.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