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野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构
2015-11-16崔明昆
崔明昆
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探讨这一关系的学科之一就是生态学。生态学作为一门起源于生物学的学科,从早期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到今天形成了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成为一门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交叉学科,如政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生态人类学、美学生态学,甚至心灵生态学等学科就是例证。本期推出的4篇文章,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该领域,不仅有探讨人与自然,也有探讨人与人甚至人们心灵之间相互关系等内容,前者如乌尼孟和的《游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骆驼与草原生态的关系》,杨索的《兰坪玉狮场普米族半耕半牧生计模式的生态人类学解读》,吴成杰的《黄土高原上的发奋之作——甘肃省庄浪县梯土建设技术的历史考察》,后者如滕晓华的《藏族传统青稞收割模式与人际交往和谐关系探究——以西藏昌都县俄洛镇小沙贡村为例》。
目前,对草原“游牧”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是社会的议论热点,也是学术界争论较为激烈的问题。长期以来,“游牧”背负着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名,是一种“原始的”、“落后的”生计方式。然而,人类学、生态学的仔细研究表明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游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骆驼与草原生态的关系》一文将“游牧”对草原的影响与农耕对土壤的影响对照起来讨论,论述了“游牧”中存在的生态学道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论文中应用了进化生态学中的“协同进化理论”阐释了牲畜与草原的协同进化关系,进而得出“游牧”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生计方式的结论。另外,文中反复讲到的“适度放牧”对草场的保护作用,其实就是生态学中的“中度干扰理论”在草原维护中的具体体现。“中度干扰理论”指出,在一个没有外界干扰,或干扰很大的生态系统中,其生物多样性会下降;而在个有着中度干扰的生态系统中,其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具体到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实行完全“禁牧”或“过渡放牧”,都会引起草原的退化:“禁牧”(没有干扰)会使草原的植物多样性下降,导致那些不适合于牲畜食用的草种疯涨;“过渡放牧”(重度干扰)则引起草原荒漠化。该论文的田野资料为“中度干扰理论”提供了又一佐证。
《兰坪玉狮场普米族半耕半牧生计模式的生态人类学解读》应用生态学的系统论和整体观,把位于滇西北横断山区的一个普米族村落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生态系统中,村民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通过生计方式与自然发生关系,使得生计方式成为人与生态环境联系的纽带。村民们通过其充满着生计智慧的半耕半牧生计实践,良性持续地利用着周围的生态环境,从而建立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图景。这种和谐关系的建构,对于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以及生态建设的艰巨任务,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参考和借鉴。
《黄土高原上的发奋之作——甘肃省庄浪县梯土建设技术的历史考察》以西北黄土高原上一个县的梯土建设中的技术发展历史为线索,考察总结了在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即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上梯土建设的历程。研究表明,庄浪县梯土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县的干部群众经过对建设技术的不断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农业生态环境的改造之路,建设成了规格较高水平的梯土,优化了人地关系。同时,文章在结尾部分对梯土的建设进行了反思,指出在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梯土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隐患,并提出了调整人地关系的另一种思路,即不必强行实施固定农田耕作,或调整水土资源的利用方式,或选用作为经济林基地,或选择作为畜牧基地加以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梯土工程的维护费用,还可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径流的切割。可以说,这是作者在考察梯土建设技术发展历史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预见性的建议。
《藏族传统青稞收割模式与人际交往和谐关系探究——以西藏昌都县俄洛镜小沙贡村为例》是一篇探讨村民之间心灵生态关系的论文。文章通过西藏昌都县澜沧江支流昂曲河边的一个小村庄的青稞收割这一很小的农活现象,向人们展示了藏区村素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图景:藏族村民轮流做庄、挨家挨户的互助传统青稞收割模式是一种自发但有序的收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仅是在劳作,更像是在休闲娱乐,在过节,在进行心灵的沟通,享受着劳动中构建起来的和谐人际关系,这或许是所有生态关系中最美好,也是现代社会中最令人向往的和谐关系之一。但愿这一藏民小村庄中和谐的人际生态关系能够永存,为现代人提供一种和谐心灵生态关系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