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黄碱对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分析

2015-11-16周辉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低血压

周辉

[摘要]目的:探讨麻黄碱对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产妇11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纯的产蛛网膜下腔麻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麻黄碱预防低血压。结果:研究组术中SPB的最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肌张力减退、下肢感觉减退、膀胱功能障碍。结论:剖宫产患者在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应用麻黄碱可以有效预防低血压,保证分娩质量,且无明显的神经毒性反应,适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麻黄碱;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麻醉;低血压

蛛网膜下腔麻醉是临床常见的剖宫产麻醉方法,具有肌松良好、阻滞充分、利于术后镇痛等优势。然而,剖宫产术中极易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特别是在蛛网膜下腔麻醉术中更为突出。因此,探寻一种有效的措施预防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出现十分必要。2014年6月-2015年1月,我院对52例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剖宫产产妇应用了麻黄碱预防低血压,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临床床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妇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6.6±3.3)岁;体重50kg~85kg,平均体重(75.5±4.5)kg。对照组: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6.8±3.2)岁;体重50kg~85kg,平均体重(75.6±4.3)kg。纳入标准:具有腰麻适应证;对本次麻醉方法及研究内容知情,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合并症;高龄产妇;对麻醉药物存在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有低血容量、低血压及休克病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存在局限性感染;肾脏及肝脏功能异常。两组患者的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纯的产蛛网膜下腔麻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麻黄碱预防低血压,具体方法如下。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均给予500ml乳酸钠林格液静脉滴注,术中以面罩吸氧。取左侧卧位,在L2~L3间隙穿刺,成功穿刺后通过蛛网膜下腔阻滞针向蛛网膜下腔注入2ml的布比卡因,速度控制在0.2ml,之后转为平卧位。左倾手术床15°,将子宫推向左侧,采用针刺法评估麻醉平面,控制麻醉平面在T6~8。研究组待蛛网膜下腔麻醉完成后,以3mg/min的速度注入麻黄碱,泵注时间为6min。针对已出现低血压的患者可静脉滴注lOmg麻黄碱。

1.3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组产妇舒张压(SBP)的变化情况,即基础值、最高值及最低值。

(2)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1mm的Apgar评分情况。

(3)观察两组术后的神经毒性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5.进行处理与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及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SBP的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产妇SBP的基础值、术中SBP的最高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SPB的最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对比

研究组新生儿1mm的Apgar评分为(8.5±0.2)分,对照组为(8.6±0.2)分,两组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264,P>0.05)。

2.3两组术后的神经毒性反应情况

两组术后均未出现肌张力减退、下肢感觉减退、膀胱功能障碍。

3讨论

有研究指出,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可使外周血管扩张,子宫松驰增大后压迫了下腔静脉,显著降低了心血量,因此易诱发低血压。麻黄碱是用于静脉注射升压的主要药物,它可以直接兴奋β1、β2、α1受体,利于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末梢形成甲肾上腺素而间接产生升压作用。本研究在剖宫产患者完成蛛网膜下腔麻醉完成后注入麻黄碱,使其通过局部吸入进至循环系统,最终达到预防低血压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SPB的最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可见,在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基础上加入麻黄碱可以有效预防血压降低。近年来研究发现,静脉注入麻黄碱可以降低胎儿脐动脉血的酸碱度,透过胎盘屏障不利于新生儿的健康。但也有资料认为,麻黄碱对新生儿无明显的影响。本研究对比了两组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结果发现两组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麻黄碱可以提高氧耗量,术前存在其他合并症或高危的产妇应谨慎使用。

猜你喜欢

低血压
老人血压切莫“重高轻低”
与糖尿病患者聊聊低血压问题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论高血压、低血压的成因、危害与治疗方法
低血压有害必须治疗?
低血压需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六招减轻餐后低血压
不容忽视的老年低血压
血压偏低是否需要治疗
血压过低危害不亚于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