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四大情境,让小学生触“境”生情学数学

2015-11-16李春蕾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操作故事悬念

李春蕾

【摘 要】创设优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是让学生感到愉快的主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符合客观现实,紧扣教学内容,新奇有趣,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的故事情境、操作情境、悬念情境和竞争情境,能使学生如临其境,触“境”生情,不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促使其主动、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故事;操作;悬念;竞争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优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是让学生感到愉快的主要手段。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触“境”生情,不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促使其主动、快乐地学习。

一、创设故事情境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熟悉的人物、物品、事件、情感等创设故事情境,通过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描述故事情节,诱导学生置身于故事情景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可以讲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孙悟空自从离开师父回到花果山后,每天与猴孙们过着自由自在的快活日子。有一天,猴王拿出6只桃子,对身边的3只小猴说:“这6只桃子,你们3只小猴分了吃吧。”小猴噘起嘴巴嫌少。猴王就拿出60只桃子说分给30只小猴,小猴还嫌少。猴王想了想就说:“那这样吧,给你们600只桃子,可要分给300只小猴啊!”小猴听了,乐了,又蹦又跳,笑了,猴王也笑了!听到这里,小朋友也笑了。咦,为什么大家都笑了呢?这时,教师再与学生讨论“商不变”的性质,学生们便兴趣盎然。这一段生动形象的故事,创设了最佳的教学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创设操作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是一种动态过程,多种感官参与了活动,顺应了小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特点,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又能使他们在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发展思维,增强能力,愉快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弄清周长的含义后,我首先出示了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手求出圆的周长,学生发现只要把铁丝剪断、拉直就可以测量圆的周长,即“化曲为直”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又让学生计算手中硬纸片圆的周长,他们有的沿圆的一周贴上透明胶带,有的用绕线的方法,还有的采用把圆滚动一周的方法测出了圆的周长;最后我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在学生思考方法的同时,我启发说:“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我相信同学们经过研究后一定也会成为当代的祖冲之。”同学们研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纷纷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三、创设悬念情境

设置“悬念”,是文艺创作的一种技巧。设置“悬念”是指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惦念或关切的心情。在数学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若悬念设于课始,则能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使人产生非知不可之感。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则有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下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南昌到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太长了。”此时,教师设置悬念:“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四、创设竞争情境

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竞争对学生的学习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竞争无疑是触发激情的情境之一。数学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地采取抢答竞赛,口算竞赛,解题速度赛,夺红旗,摘果子等竞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竞赛,不但可以使思维畅通,富有创造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理解、表达、动手、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均有好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以上符合客观现实,紧扣教学内容,新奇有趣,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儿童探索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挑战中增长本领。

猜你喜欢

操作故事悬念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