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2015-11-16苗琳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对策研究德育教育

【摘 要】做好小学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基础,尤其是小学的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做人处事更为重要。但是,当前我国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现状并不容乐观,不论是从教学力量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些欠缺,本文阐释我国当前小学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小学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小学生在入学开始就进行价值观的认识,帮助其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价值指引。可是在我国许多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也是我国当前小学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小学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之计,在于育人”,这些至理名言都在展示教育的重要性,这其中不仅仅包含对于基本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教育中让每个人都能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随着我国小学教育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也以不同层次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专门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师队伍

稳定且专业的德育教师是做好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我国许多小学,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小学,在德育教师方面的力量是比较欠缺的,造成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许多地方的小学根本对德育教育教学重视不够,认为专门聘请德育教师完全是一种浪费,无谓的增加教学成本;还有一些具有德育教学能力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往往会向往大城市,造成了许多小城市尤其是偏僻的农村缺少专业的德育教师等,使得我国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2.德育教育理念存在不足

任何教育形式的开展都具有深层次的目的,德育教育也是如此,进行小学德育教育不是无关重要的,这种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但是对于德育教育理念的认识我国存在严重不足,这种不足首先体现在对于德育教育应当怎么教育认识不足,许多的教学机构认为德育教育只是某一方面的问题,不需要专门设置课程;其次是什么是德育认识不足,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我国小学在德育教育理念方面存在极大的知识缺失。

3.缺少合理德育教育评价机制

我国教育部门在评价小学教学质量的标准已经改变,从过去重视升学率的单一标准到现在的多元化标准,这种改变能够改变我国当前教育的情况,保障小学学生在接受教育阶段能够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知识。但是在德育教育方面虽然我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德育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造成当前我国小学对于德育教育重视不够,比如在一些小学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往往德育教育方面不作为评价标准,或者即使列入评价内容,也是为了表面工作;还有的是教育部门在对小学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是往往也是不严格审查小学对于德育教育的落实情况。

二、发展小学学生德育教育的对策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发展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难点,这也是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和机构在为了小学教学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内容,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做好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前面已经提到德育教育师资队伍缺乏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从这些原因入手,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做好本校的德育教师培养。当前我国小学的许多德育教师都是兼课教师,没有专门进行德育教育的,因此小学应当做好本校的德育教师培养,让有能力的教师专门负责学校各年级的德育课程;其次是做好课程设置工作。小学要把德育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进行安排,避免出现不安排课程或者为应付检查临时安排课程的情况;最后,加大德育教师的引进力度,鼓励毕业的大学生加入到小学德育教育中来,做好资金、政策向农村小学或者偏僻小学方面的倾斜。

2.扩大德育教育理念的宣传

理念问题是能够影响决策和发展的大问题,在小学德育教育实现的过程中,必定要做好德育教育理念的宣传,让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都能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首先,教育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会议、宣讲的形式让小学的负责人等能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小学负责人要在课程安排、师资培养、考核测评等方面落实和指定具体的标准,鼓励、推动小学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最后,德育教育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认识到德育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小学学生德育教育中不敷衍了事,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3.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

学校要不断关注德育教师教学状态,教学形式,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如: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效果。依照评价制度,学校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作出评价;对教师教、学生学作出评价;对课堂教学、德育活动作出评价。每学年对教师教学进行的评价以书面材料的形式载入教师个人档案。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两次德育考核,采取笔试、面试、个人调查等形式,形成的综合成绩写入小学生个人手册。这样不仅使教师能明确德育教育目的,端正教学态度,而且能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发挥积极主动性。

三、结语

德育教育的发展需要在理念、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和重视,这必然是一条长期、艰巨的发展道路,但这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经济腾飞的唯一道路,因此要切实重视德育教育,培养“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李富贵.德育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育导报.2010(7):48

作者简介:

苗琳(1983~),汉族,山东新泰人,新泰市新汶实验学校教师,主要从事工作:小学语文教学,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对策研究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