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探疑

2015-11-16刘海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特点新方法新理念

刘海涛

【摘 要】反思历史过程中我们对课程理念下的一些片面认识,从而促使我们在新形式下认识观念做出一些改变;在新课标下如何较好的设计数学教学(包括设计种类、素材选取、模式的择选、热点问题等),以更好地谋求自身发展。

【关键词】新理念;新特点;新方法

一、历史过程中我们的课程理念

在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中,我们基本上照搬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一套教育模式,这固然使我国教育取的了显著发展,但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相比,显然存在着认识的差距,如在教材编排与目标检测下,人家是“编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我们则是“考什么,学什么,编什么”。这在学生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留下了较大的弊病,无论是解放初期的河北省自编教材到后来的黑吉辽冀四省合编教材再到后来的全日制数学课本,基本上都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

二、数学改革中我们认识观的改变

基于上述认识,促使我们在教材的编排与目标实现上不得不提出新的要求。因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课程的最主要目标是促进目标能力的发展,因此数学课程的最主要目标自然是从数学角度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准确地说是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包括一般发展与个性发展)。或者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因此《新课程标准》提出三个明确观点: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里的“有价值”更多地指出以下含义:与学生群体已有的经验背景,生活实际,学习需要密切相关的,有利于学生群体来发展的,包括构建知识、掌握方法、培养情感和提高能力等。“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表明了这样的观念:学好数学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每一名学生的权利。因此我们的数学课程是为每一名学生设计的,在整个义务教育课程结构中,数学不应当被作为一个“筷子”,将聪明的学生留下,而将较差的学生淘汰出局;“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更多的体现了数学新课程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也就是我们承认并且允许,甚至鼓励差距存在,这样体现人文主义;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尊重,使学生在达到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后,在一些喜爱和擅长的科目获得满意的饿发展,为社会造就了各行各业的能人,使整个社会人才济济。

三、新课标下新教材的特点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新课标下的教材在编排体系和知识体现上都凸显了与传统教材的差异。

传统教材给多数学生带来的多半是枯燥乏味,甚至艰难的感觉。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学习的对象都是一些抽象的代数符号;其二,传统数学所关注的主要是运算,而不甚关心运算的背景和运算的过程及结果的含义,对学生而言,教材成了学习过程中供模仿和记忆的对象,学生所能获得的就是这些“客观的数学”,数学课程“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的特征几乎没有。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理念是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本,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传递尽可能多的数学知识、方法,而是从数学的角度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包括一般发展与个性发展。在这个意义之下,数学教材改变原有的内涵和形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数学教材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极目标”,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材的素材应当来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呈现形式应丰富多彩。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螺旋上升,应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内容设计有弹性,以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应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除此之外,教材必须反映《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基本理念,与其它的课程资源(录像带、各种媒体光盘、报刊、广播电视等)配套使用,宜给教师留下创造空间……。

按照此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的数学知识领域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概率和课题学习。具体的内容包括: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空间图形和平面图形、图形变换、图形与证明、统计与概率等。

四、如何设计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发展,要想使教学活动富有成效,事先必须有所计划,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进行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种类及一般步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学习领域,或某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具体分支内容,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学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更为具体的自主课题。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同,显然会导致不同类型的数学教学设计。但是,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大致相同,即确立目标、分析任务、了解学生。设计活动、评价结果等五个环节。当然,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各个环节的详略也不尽相同。

(2)素材的择取与组织的编排。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素材选取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先导,因此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使选择的教学素材比较好的体现教学任务,对于体现同样学习任务的学习内容,不同的表述方式以及选取不同的背景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还应该尽力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实现对知识的学习。现实性、趣味性和数学一致性是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一些基本原则。

猜你喜欢

新特点新方法新理念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传播格局演变
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新样式和新特点
浅析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新方法
新理念下再启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