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维修电工课程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2015-11-16高生存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维修电工教学理念能力培养

高生存

【摘 要】维修电工课程是中职电气类、机电类专业的必修实践课程。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在具体教学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勤于思考、讲授得当”,在严格加强教学管理要求,提高教育的目的性,改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下,本文从现代维修电工中职教育实践出发,经过认真思考与探索,从开发学生潜能,化解教学负面影响入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维修电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前言

维修电工课程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传统教学方式是将实践和理论两门课分开教授,学生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再实际动手操作,致使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分离,使原本专业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觉得理论学习深奥难懂,严重影响学习兴趣,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而在实践操作时又因为理论知识没学好,对操作工艺技能知识要点和故障检修排查原理与方法不能全面、系统的掌握,老师花费很大的精力,但最终学习效果不理想。这样下去的中职教育将会很危险,我们不得不对中职教学进行思考。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过“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上主张“教、学、做”合一,即“学生将来要做什么事情现在就学什么东西,学生要学什么东西老师就教什么东西”,这无疑与服务为主,就业为重的现代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了实现“教、学、做”的教学理念,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创新维修电工的教学。

(一)教学环境的创新

现代化技能教室的建设是重点,要建设有利于实践和理论教授同时进行的教室。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教学技能工具,教学设备对于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教学设备,那教学又会回到“填鸭式”教学模式上,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会得不到提高,而中职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一定要做到教学环境的创新。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业成功,所以要根据对应的职业设置相应的教材。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内容和结构,创新呈现形式,编写适应中职专业课堂教学法和手段运用的教材。中职院校教师要做到以专业特点、就业导向、学生要求为基准,精选教材或自编教材。在讲授上要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以项目模块任务为主线来编好教材内容。

(三)教学的信息化创新

当今时代已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来带动职业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具体说来我们可以利用好互联网络这个平台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沟通,解答同学的疑问;也可以与其它的职业学校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直观演示法

直观演示是指:教师一边讲授,一边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或者给学生做示范来说明或验证教授的知识,获取技能技巧的方法。直观和形象是该方法最大的特点。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感官的调动,让学生对演示的对象和过程产生清晰的感知。老师在演示过程中要配合一定的演讲说明,来提高演示的效果。让学生在演示中,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理论知识,积累一定的规律性认识。老师在演示法中又要特别重视重点和难点的示范操作,示范操作是直观演示法的重点。教师的示范操作必须在“范”字上下功夫,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来实施,力求操作规范、准确。示范前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观看的目的、方法、重点等,在操作规范过程中一定要边演示边讲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功能。示范教学最好要有“慢动作”,以放慢的速度让学生看清动作的要领,必要时要进行重复。日常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每位学生在刚开始来到实训室的时候会产生好奇心,而此时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则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任务。老师边示范边要注意学生的反映,如果发现学生跟不上演示速度,则要放慢演示速度,如果学生抱怨太难,就要反复演示和解说,并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过程。当学生操作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说明注意事项。为提高示范效果可以使用电化教室或多媒体课件教学。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每位同学的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帮助每位同学学有所得。

(二)讨论参与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例如在讲解“机床工作台自动往返运动控制”这个课题,在学生理解了电路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尤其是行程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之后可以提出下面问题让学生思考:“某工厂的机床在正常运行时突然停电,工人就跑出去了,这时候又来电了,这台机床自动运行了起来,幸好别的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按下停止按钮才没有造成大的事故。后来工厂领导追究事故原因,发现是这名工人在停电时,外出到小卖部买零食,忘了关电源。针对这个案例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展开讨论,分析产生故障的真正原因,并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重新设计线路,条件是满足在线路重新送电时,在忘记拉闸的条件下机床不会自动运行。这时同学们往往都会兴趣高涨,纷纷画图设计并参与讨论,最终将确定的可行线路再实际验证,成功之后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习,提高实训的效果。

(三)启发式教育法

启发式教育法又称暗示教育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来开发学生的潜能,活跃思维并激发创造性,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中探索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接着让他们自己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最后自己检验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启发式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培养又是中职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三、结论

综上所述,提高维修电工教学的学习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教师和学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基础,把握好中职教育的各个环节是关键,提高教师素质是重要保障,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探讨和研究教学方法。作为维修电工教师,要主动成为工学实践的实施者、组织者、领导者,提高职教修养、提升职教境界、锻造职教人格、创造出深受学生欢迎的高效课堂。要到达这种境界需要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瑞.对维修电工课程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数字化用户,2013(19):44-48.

[2]罗庚新,宁玉珊.高职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北京:职业教育研究,2011:104-106.

[3]刘海潮.浅谈中职学校维修电工教学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J].上海:新课程.上旬,2014:34-36.

猜你喜欢

维修电工教学理念能力培养
维修电工故障排除技能分析
维修电工开展电气设备检修与维护的有效对策分析
一种维修电工防触电实训检测台的设计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能力培养的维修电工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