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初探

2015-11-16吴韶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探究性情景高中物理

吴韶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物理教学大纲已明确将“具有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作为高中物理课程的目标之一,而物理学中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物理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物理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新课标》要求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但在普通高中,不少探究讨论仍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去,热闹的是课堂气氛,冷却的是学生思维,教师缺乏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的有机的结合,通过师生对话与群体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换,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一、启发与讲授结合,接受与探究互补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笼统地说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也不能说就是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能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讨论这两种教学方法对立起来。应当因课制宜,因人制宜,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要由教师讲深讲透,讲清规律的来龙去脉,讲出问题所在,提出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诱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而不必勉强组织讨论而流于形式。而有的内容一定要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练习。当知识障碍基本扫清,基本方法基本掌握,教师可精选几个典型例题供学生课堂讨论。这种讨论可以口述,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或上黑板演练,展示各种解法,组织全班评议,也可以先个别讨论,再组织全班讨论,发表各种见解,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大脑里的内部信息得到交换,促使思维得到不断调整,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学生的思维系统与外界产生了信息交换,促使学生自身思维的封闭系统转向开放系统,学生有争论、鉴别、独立思考、调整认识,直至引向更高的认识阶段,这种功能单纯依靠教师讲授是很难获得的。

二、创设教学情景,营造探究氛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事物的主体。在情景中设置有思考价值、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学会观察、提出新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又有启发性。小实验、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例如在讲。力的分解"一节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取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放在桌面上,要用细线将它提起来。我问学生用一根线易断还是两根线易断?学生肯定回答是一根线易断。然后教师演示实验,其结果却完全相反。用一根线将砝码稳稳提起,而用两根同样的线提砝码时,线却断了。为什么两根线的效果反倒不如一根线呢?这时,学生大脑立即会产生思维撞击,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此时教师再进行新课教学,效果会相当地好。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借助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设计情景,促使学生思考,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

三、注重教学过程,更要注重教学结果

首先,科学概念和原理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任何探究活动都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自我探究能力较差,更应该重视知识本身的作用。无论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说、设计方案、获取证据,还是分析资料、概括结论、表达交流,都离不开科学知识。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是一条规律性的教学要求,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只能融于知识的教学之中,必须以知识的教学为载体。没有知识,探究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其次,我们说过程和结果具有同等的地位,并不是说,在所有的探究活动中,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完全均等的地位。这种同等的地位是总体而言的。完全有可能在某一个探究活动中,知识的地位显得特别的重要;而在另一些探究活动中,探究过程的地位更为突出。

四、抓好探究性实验教学,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首先,探究性实验教学以“问题”、“现象”、“方法”为基本要素,以“假设”、“实验”、“类比”为基本研究方法,学生从以前实验的“旁观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深切体验到收集课题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运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其次,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依赖物理实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规律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目前尚无成熟的资料可供借鉴,这对广大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去发掘,积极主动“充电”,通过经常查阅资料,寻求解释疑难现象的理论依据,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论证并尝试实践,有助于加速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探究性教学应以学生发展水平为基础,对科学探究过程进行优化和模拟。对中学生来说,应以指导性探究为主,辅以开放性的探究,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的有机的结合,通过师生对话与群体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换,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探究性情景高中物理
情景交际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