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关于选择性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2015-11-16张伯林
张伯林
【摘 要】初中生物这门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的科目,在课本当中有许多有趣的知识点和实验。那么应该怎样根据学生们的个人特点,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是所有生物老师要深入探究的内容。在这篇文章当中,针对目前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现状做了详细的叙述,并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选择;合作学习;初中;生物教学;应用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老师多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只能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很大的阻碍。新世纪以来,我国实行了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还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教育的目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改善与同学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一、目前初中生物合作教学存在的不足
(1)理论研究往往多于实证研究,现在我们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远远超过了实际的行动。使得合作学习基本停留在研究阶段,得不到实际的运用。
(2)理论研究脱节于实证研究。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的人员大部分不是一线的教师,这样就会造成研究出来的理论跟实际情况不相符。就算研究人员对合作学习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可是因为研究人员并没有参与一线的教学活动,使得的出来的理论跟实际还是有差异的。
(3)合作学习的评价也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的教育体系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鼓励学生通过竞争来打败别人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样就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制定出符合个人学习评价又符合小组学习评价的教育体系。另外,怎样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合作学习而不是单纯的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家长监督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孩子在合作学习中的乐趣,也是另外一个难题。
(4)教师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我国的很多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合作学习能力和教育技巧方面都很匮乏,而且他们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虽然大部分老师知道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是有好处的,也愿意在教育活动中进行实践,但是由于教师缺乏这方面的教学经验,所以没办法根据实际情况而做出好的组织工作,使得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得不到好的结果。
(5)合作学习的学段研究大多集中于中小学阶段,而且研究的也比较少。合作学习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对于高中阶段的研究比较匮乏。拿生物这门课程来说,我国对合作学习对生物学的研究就比较少,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较少而且成果的成熟度不够。
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质量的措施
1.给予学生充分交流的平台
在学生们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应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以通过选代表发言的方式,让学生们的思想进行碰撞。在学生们交流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那些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积极发言。注意,在学生们提出一些新奇的观点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额,而是应该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肯定学生的想象。然后带领学生针对这一观点进行探究,发现正确的结果。
2.为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提供帮助
在明确了合作学习探讨的内容后,老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活动期间,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帮助作用,不要对学生干预太多。在学生提出问题时积极给予帮助。教师也可以深入到学生中去,跟学生讨论拉近与学生的关系。
3.合理分组,科学选题
合作学习期间,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而且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小组内的作用是什么。一般,一组同学的人数应该控制在4~6人,其中应该有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和两个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然后,老师应该给学生设定具有探究意义而且趣味较高的题目,吸引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物理知识。比如:在学习“遗传和变异”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探讨一些遗传病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与评估
归纳总结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过程,这个步骤需要老师和学生互相配合完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课堂中的知识点,对于不懂的内容进行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另外,教学活动结束以后,老师应该针对每位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鼓励那些有进步的学生。但是也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优点,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这对于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很大意义。
总的来说,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需要教育人员对其深入研究,发现合作教育的不足并进行完善。这样对于发挥合作学习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罡援.高中生物教学中自主原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3.
[2]毛艳军援.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