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课改中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及其思考
2015-11-16文行兰
文行兰
【摘 要】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深化阶段,面临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加强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就有着其必要性。本文主要就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学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究其发展的优化策略,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操作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发展
新课程标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新的要求,所以教学模式也要能够加以变化,采取更为灵活性的措施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在整体教育改革环境下,加强对高中生物教学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发展现状
1.新课改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分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生物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能对课本中的知识得以掌握,还对高中生物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让学生对新的知识技能得以掌握。高中生物教师要能有明确的认识,将课程改革作为是核心的任务,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把理论和实践两者得到有机结合,从而对高中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最为主要的就是对以往教学方法的单一现状要能得到有效改变,对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加强,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等。
2.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的高中生物教学发展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老师对生物理论知识的传授比较重视,但在学生的现代意识培养层面却忽视了,这和当前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要求就没有得到紧密结合。再有就是生物老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还有待完善,传统的知识内容已经过于陈旧,不能和实际的学生接受知识的需求相契合。
另外,高中的生物教学课程的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主要就是老师为了能够将学生的成绩提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对考试的重点进行讲解,对学生综合知识能力方面的考查没有重视。老师对新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具体的生物教学中就很难结合学生以及教材特点来设计课程,没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难得到有效激发。还有就是教学的方法教学单一化,还是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样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就起不到积极作用[2]。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
第一,对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化要从多方面进行,生物教学有着较强的实践性,所以这就需要将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够注重思维的转变,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教学目标和高科技得到结合,把互动式以及探索式的教学方式综合性应用,并积极的对探索型的教学方式得以优化,鼓励学生创新协作。
第二,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化还要在对教师教育的观念进行积极转变,把创新教育得到充分实现。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能认识到教育应当是发展认识的手段,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就是对以往封闭式教学模式的打破,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对学生要能经常鼓励。要能将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以应用,这是对老师和学生间关系增强的重要方法。例如: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分子和细胞的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找出知识点的内容,让学生到图书馆或者是网上进行查询,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指导。在查到相关知识点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把知识点内容讲解给全班听,进行讨论,这样和老师间的关系就能够融洽的保持。
第三,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者得到有机整合,高中生物是实验性学科,要在新技术的应用下进行整合,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新的教学模式作为场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上探索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能够将声音、图片、视频等为一体的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展现,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的呈现出来,方便学生的理解[3]。
例如:在讲到DNA分子结构的内容时候,学生如果不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剖析,就很难对这一内容有效理解,所以在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展示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搜索相关内容,通过动画短片的形式,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趣味性呈现,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集中注意力,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得以有效掌握。不仅如此,对老师自身的新技术的操作学习也能够得到加强,让教学的水平从而得以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实施下,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方面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要能够加强分析,探索其问题实质并针对性解决。通过多种手段方法的应用,对生物教学的新的模式加以探究。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能够加强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技术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念霞.探析借助多媒体实现生物课堂高效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7).
[2]张存兴.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专业术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J]. 新课程(中),2015(05).
[3]王玉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开展的现状和原因浅析[J]. 新课程学习(中),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