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结构变化研究

2015-11-16耿建华王建刚马华伟

四川体育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测试项目身体素质体质

耿建华,高 杰,王建刚,马华伟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结构变化研究

耿建华,高 杰,王建刚,马华伟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2007年《标准》进行分析,认为《标准》的最大变化在于全国按学段统一测试项目,便于对全国学生体质差异比较,更有利于掌握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而且测试项目锻炼效果好,简便易行,项目制定更加趋向合理,但仍有不足,测试项目过多等,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仍需努力改进,期望为以后更好地完善《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结构变化

2007年,我国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学校已经连续测试5年,在这实践的总结过程中,对《标准》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例如:甄志平、毛振明选取北京、深圳两地大中小学16769名学生为测试对象,对《标准》试行方案中原有项目和新增项目进行测试和实验,他们认为修订后的《标准》具有选择性强、导向性明确,指标体系完备和实施效力强的特点[1]。杨永孝、傅强认为,选测项目存在评价方法不当、替代兼容性低等不合理性[2]。2013年,针对《标准》测试实施几年来发现的问题,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对《标准》做了新的调整,并下发了测试通知。本文主要针对新《标准》指标体系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标准》在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激励学生积极锻炼等方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期更好完善《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与2007年《标准》指标体系以及具体内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质测试相关的大量文献,掌握与《标准》有关的内容与资料。

1.2.2 对比分析法 对2013年与2007年《标准》中的指标类型、指标数量、指标结构、指标内容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的制定背景

2.1.1 国家体育政策法规是《标准》的基本支撑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我国重要的体育制度,而《体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3]。《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目的在于鼓励广大青少年自觉积极的锻炼身体,促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服务。《标准》的实施不仅会促进学生积极锻炼,纠正和改善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现的突出问题,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而且还是依法办学、依法执教的重要内容。

2.1.2 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健康”的使命。《标准》是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4]。”《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和学生是否能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1.3 满足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综合发展 现代文明在带给人们充分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威胁。由于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不断蔓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的扩大。实施《标准》对于唤起学生的健康意识、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标准》采用的是个体评价标准,针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设置了专门的测评项目,有些项目还具有简便易行,锻炼身体实效性较强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或个体差异,并通过测评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通过锻炼改善体质健康状况,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成为具有正确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高素质的建设者,使学校体育在促进国民健康素质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2.2 前后《标准》测试指标体系对比分析

2.2.1 前后《标准》的指标类型对比分析 2007年的《标准》指标类型包括四部分,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运动技能指标[5]。以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项目为主,其目的在于通过测试和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小学1、2年级和3、4年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身体形态指标,柔韧、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综合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指标,没有身体机能的测试(见表2)。小学5、6年级及初中、高中和大学各年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指标,耐力、柔韧、力量、爆发力、速度以及综合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指标。以上这些指标中身体形态设置俩项,身体机能的指标设置一项,都必须测评;而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指标提供的较多,可供各地选用。根据数量及其特点,小学1至4年级分成两大类,小学5、6年级及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分成了3大类。2013年《标准》的指标体系包括3部分,即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取消了运动技能测试,小学1至4年级也是没有身体机能测试。2013年《标准》以身体素质为主,这与目前青少年体质严重下降有关,目的是为了刺激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小学1、2年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身体形态指标,柔韧、速度以及综合素质指标,小学3、4年级较1、2年级多一个测试力量的身体素质指标,小学5、6年级以及初中、高中和大学各年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指标,耐力、柔韧、力量、爆发力、速度以及综合身体素质指标。

2.2.2 前后《标准》的指标数量变化分析 从列举出来的测试项目及其数量分布情况来看,总体测试项目增加(见表1),如:小学1、2年级测试项目由4个增加到6个;小学3、4年级由4个增加到7个;小学5、6年级由6个增加到9个;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由6个测试项目逐渐增加到9个。这说明了项目数量增多,要求学生从各个技能上增加锻炼,才能达到标准,以量变促进质变,从而促进学生增强体质。但测试项目增多,延长了测试时间,大多学校利用体育课进行测试,这会对体育课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冲击,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更多的体育技能。

2.2.3 前后《标准》的指标结构变化分析 2013年《标准》与2007年《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项目组成结构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6],2007年《标准》中各学段测试项目由必测和选测两部分组成,而2013年《标准》各学段测试项目统一改为必测项目(见表1),比如:小学1、2年级测试项目为4项。原先要求必测身高和体重以外,选测的项目为2项,分别为坐位体前屈和投沙包中选测1项;50m跑、立定跳远、跳绳、踢毽子中选测1项。更改后的标准弥补了前标准存在的诸多不足。如果实施2007年《标准》的话,会使各地区为了提高整体成绩而选择简单易行的项目,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也就失去了测试的意义;实行新标准不仅不会出现此类问题,还有利于全国各地各个学段学生进行比较。

2.2.4 前后《标准》的指标内容变化分析 (1)对保留指标的分析:小学1年级至大学,在身体形态测试指标的选择上一直是身高和体重(见表2),没有改变,这是因为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即身高标准体重,能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密度。身高标准体重也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其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因此身高和体重是测量身体形态的最佳指标。

身体机能测试指标的选择上保留的是肺活量(见表2),它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与体重、身高、胸围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将学生身体发育的不同步因素在肺脏机能的评价中得以体现,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选用了肺活量。

身体素质的测试指标选择上保留的是坐位体前屈、50m跑、1min跳绳、1min仰卧起坐、400m跑(50m×8往返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1000m跑(男生)和800m跑(女生)(见表2)。

其中,小学1年级至大学各年级都保留了坐位体前屈,反映的是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柔韧性指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它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是一个重要的体能成分,而且长时间缺乏发展柔韧性的练习,可导致关节或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变性、挛缩,甚至粘连,因而限制了关节的运动幅度,牵拉时必然产生疼痛,因此长时间不间断的进行柔韧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将柔韧作为测试项目可以起到积极的督促作用;还保留了50m跑,可综合反映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身体的协调性、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以及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他既能部分地反映身体运动的综合素质,也是人体从事体育活动、学习运动技能所必须具备的身体基本素质。

小学1至6年级还保留了1min跳绳,跳绳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有诸多好处:能促进儿童健康发育,跳绳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能确立儿童的数字概念,儿童跳绳时自跳自数,有助于他们把抽象的数字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使其初步理解数字的实际含义与概念;能提高儿童记忆能力,由于儿童在跳绳过程中不断地数数,使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助于其将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能促进儿童心灵手巧,人的机体在运动时会把信息反馈给大脑,从而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儿童跳绳时自跳自数,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敏度和判断力,有助于儿童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能培养儿童的平衡感和节奏感,跳绳时的动作可谓左右开弓,上下齐动,有助于儿童左脑和右脑平衡、协调地发展,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能帮助儿童确立方位感和培养其整体意识,儿童在跳绳过程中,有时是单人跳,有时是双人跳,有时是多人数,这有利于儿童形成准确的方位感。儿童在跳绳活动中,能够自觉地形成组织纪律性,可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小学三年级至大学各年级中还保留了1min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测试是评价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方法之一。由于它能比较安全的测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同时在做仰卧起坐时主要是腹肌在起作用,髋部肌肉也参与工作,因此这种测试既评价了人腹肌的耐力,也反映了髋部肌肉的耐力。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只有女生测试,这是由于女生这两部分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与其某些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将仰卧起坐单独列为女生的一个测试项目。

小学5、6年级还保留了400m跑(50m×8往返跑)测试项目,属于无氧代谢运动,有研究表明小学生400m跑后血乳酸含量平均值高达18mmol,而人体内血乳酸含量在4mmol为正常值,400m跑,血乳酸含量过高,对小学生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刺激强度过大,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还保留了立定跳远,它主要是测量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力量(最大力量)在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身体素质。腿部的爆发力是以腿部的力量为基础,没有力量就谈不上爆发力,也谈不上肌肉的耐力。还保留了男生的引体向上,它要求男性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带力量,这个力量必须能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完成1次,引体向上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它是以按动作规格完成的次数来计算成绩的,做的多则成绩好。而女生则不能要求测试这个项目,戴顿大学的运动研究人员经过3个月的训练实验测试,17名女性的上肢力量增加了36%,体脂降低了2%,但17名女性只有4人成功完成了1个引体向上。综合各种因素认为无论女性身材有多么健美,她们在引体向上测试中通常表现较差。

初中以上还保留了1000m跑(男生)和800m跑(女生),1000m和800m是中长跑项目,是耐力速度型项目。一方面通过训练改善了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另一方面为了消除“过度酸化”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碱储备,发挥中和作用。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有了更好地抵抗较长时间“过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无氧供能能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也就是说这2项既能提高机体有氧供能的能力又能改善无氧供能的能力,因此1000m和800m在调整《标准》后依然被保留下来。

(2)对增减指标的分析:在身体形态测试上,2013年《标准》中从小学1年级至大学各年级都增加了视力这一测试项目(见表2)。2010年第7次全国性学生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开始上升,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2/3,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而在我国近4亿的近视眼人群众中发病率高达50%—60%。这是由于不良的用眼习惯,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以及学习负担过重,而且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人们大量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和长时间操作电脑等,缺乏体育锻炼导致青少年视力普遍下降。而《标准》是一套对各学段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测试的评价体系,所以将视力加入到《标准》中尤为重要。

表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构体系表

表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变化对照表

小学1至6年级将测试力量素质的投沙包、立定跳远、掷实心球、握力体重指数取消(见表2),这是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最适宜发展的是柔韧性和协调性,对力量要求不高,没必要作为专门的测试项目。

小学1、2年级将测试运动能力的踢毽子项目取消是因为对于学生而言,它的难度系数较大,不易控制。但是取消其他年级运动技能的测试有些不合理。如足球运球等各项技能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还能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1)2007年《标准》的测试指标类型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四个方面。而2013年与之相比减少了运动技能指标,主要以身体素质项目为主,但缺少运动技能项目,使测试项目单调、没有趣味性,容易造成学生对测试的抵触心理。

(2)《标准》调整前后指标数量发生变化,小学1、2年级增加了2个,小学3年级至大学各年级都增加了3个,测试项目过多,许多教师便利用体育课时间进行测试,不利于正常体育教学计划的进行。

(3)《标准》调整前后最大的变化是选测变为必测,统一标准有利于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纵横比较。

3.2 建 议

(1)应该根据各学段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运动技能测试指标,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小学1、2年级设置足球运球等。运动技能需要平时的不断练习,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又能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兴趣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2)建议实行综合类指标测试,这样既减少了测试指标又保证了测试的全面性。如:速度耐力型项目可综合速度和耐力两项。从而可以更加全面地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甄志平,毛振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结构与嬗变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1~9.

[2] 杨孝永,傅 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选测项目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4):65~67.

[3] 游蕴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调整前后的比较分析[J].体育学刊,2013,20(4):97~99.

[4] 教体艺司.关于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S].教体艺司函[2013]13号.

[5] 郑殷珏,方爱莲,蔡金明,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7):92~96.

[6] 蒋 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30(5):55~58.

[7]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6~110.

[8] 杜世全.安徽高校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8):89~91.

The National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Index System of Structure Change Research

GENG Jian-hua, GAO Jie, WANG Jian-gang, MA Hua-wei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the 2013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and “standard” in 2007, says the “standard” the biggest change is that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study section of the unified test project, for national students physical differences, more conducive to grasp the physical health of adolescent students in China trends, and test project exercise effect is good, easy, projects become more reasonable, but there are still insufficient, many test items, etc, affect the norm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till need to improve, better improve expectations for the “standar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Index system; Structural changes

G812.3

A

2014-08-31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Institute of P.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62, China.

1007―6891(2015)01―0129―05

10.13932/j.cnki.sctykx.2015.01.29

猜你喜欢

测试项目身体素质体质
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测试项目准入标准制度研究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篮球半场往返运球上篮的训练方法——体育中考篮球测试项目训练心得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修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