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作曲家的聆听与交流
2015-11-16
2015年5月20至22日,由东北师范大学主办、音乐学院承办的《储望华钢琴作品选》(全套)音乐会暨大师班,该院在音乐厅拉开了帷幕。在三天时间里,共举办了两场储望华的全部(已经出版的)钢琴独奏作品音乐会,四场大师班,一场专题学术讲座。
本次系列音乐活动的内容,是针对2010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项目之一《储望华钢琴作品选》的全套曲目以及作曲家在2014年最新创作的两首钢琴变奏曲而举行,对储望华从1961年至2014年的全部钢琴作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讲解,梳理其作品的历史、社会、生活和创作背景的脉络,剖析作曲家的个性和其作品的个人风格和魅力。
在两天的大师班活动中,储望华讲解了全套钢琴作品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所有曲目分别从创作背景、乐曲结构和演奏技巧三个方面来阐述和示范,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音乐会曲目的演出顺序是根据作曲家的创作年代划分成四个阶段:大学时代至“文革”期间;粉碎“四人帮”后、改革开放到1982年出国留学前;旅居澳大利亚后;21世纪至今。曲目创作年代跨度大,音乐风格多样,既有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也有借鉴西洋现代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的;传统的民族五声调式与现代节奏与和声音响色彩的大胆创新运用的;原创曲和根据民歌和歌曲所改编;民间器乐曲与民族合奏曲改编;戏曲和古曲改编;采用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原则发展等等,分别见证了作曲家55年钢琴作品的创作历程。音乐会最后两首曲目是《储望华钢琴作品选》之外的新增曲目。其中《随想变奏曲》创作于2014年6月,是作曲家读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一句,引发了随想,冥想,幻想,幽古怀今。乐曲引子部分使用“哑音”标记和弦——右手左手分别以“哑奏”的柱式和弦按压在琴键上,四拍之后奏出四度双音主题旋律的主干音,随后在钢琴上奏出民歌风格的主题旋律,根据主题发展出七个不
同的变奏,作品赢得了听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最后一天举行的题为“储望华先生钢琴作品创作与演绎”学术讲座中,储望华介绍了《储望华钢琴作品选》背后的历史故事,并鼓励在座所有的专业教师,要立足教学一线,加强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发现和推广中国钢琴音乐作品。
在此次活动中,师生和来宾们可以面对面地与作曲家沟通交流,激发了师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解决了很多师生们在教学中的疑问和困惑,激发了中国民族风格钢琴作品的热情。最后,这场系列活动在与会者们热烈的掌声中成功地落下了帷幕。
(赵扬 陈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