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音乐课程采用MOOC模式的利与弊
2015-11-16杨阳
引 言
MOOC 全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文译为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自2008 年Dave Cormier 与 Bryan Alexander 开创该课程雏形CCK08,到2011年斯坦福大学及2012年麻省理工学院、哈佛等多个世界知名大学的在线课程开发及联合,MOOC至今逐渐在北美地区成为能与传统授课课程相抗衡的重要教育资源和学习方式。与以往网络音视频课程(曾被统归为e-learning)相比,MOOC模式注重“学习者相互评价”(Peer review)与 “协作”(Collaboration)。现有MOOC类型一般可归为三种,我国高校现阶段多采用的MOOC资源多为xMOOCs(Extended MOOCs,如/Coursera、TEDx、EdX)及少量cMOOCs(connectivist MOOCs);而vMOOCs(Vocational MOOC)的多面向职业培训,目前使用甚少。由于能提供对学习目标自发反馈与评估的交流平台,MOOC 更能弥补此前在线学习模式中课程系统性、教学互动性、参与度及学习评估可行度较低等问题。
MOOC迅速发展的驱动力不仅在于教育模式的创新,还有赖于其与教育市场需求的深度结合。根据世界知名市场调研公司Ambient Insight{1}数据统计与分析:全球网络教育市场的迅速发展始于2008年,2011年自主在线学习(MOOC 为主体)市场总额达到356亿美元。该市场5年期(2011—2016)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7.6%,2016年市场总额将达到515亿美元,其中亚洲市场增长率最高(17.3%)(图1左)。作为经济高增长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投资领域,中国2011—2016年在线教育30%的爆发式增长将对现有教育体系产生全方位深入影响(图1右)。而根据2011年后MOOC在全球的发展趋势,中国现阶段MOOC资源开发在教学领域具有两个鲜明特征:1.对高效率研究、学习平台的强势需求;2.对教学内容、结构、方式、开发服务多样定制化的强势需求。
一、音乐通识课采用MOOC
模式的优势与问题
近年来MOOC资源的大量引进与本土开发,使MOOC 模式已在国内许多高校成为迅速扩展的新型教学资源。以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平台”为例,现已有MOOC类课程140门,累计访问量达到569228人次(截至2014年7月1日)。而其中2门音乐通识课面向的开放对象是1.8万在校本科生的选修课程需求。经过两年(2012—2014)教学实践,MOOC音乐通识课较传统授课方式在一些方面优势突出的同时,也显现出几点亟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一)具有的优势
1.课程人数限制程度低,能有效降低选修课“选不上”的情况。陕西师范大学近1.8万本科全日制学生(截至2014 年2月1日)在四年中要完成通识选修课(包括艺术)8学分(占总学分4.71%)144学时(占总学时5.03%)的学习。而150门选修课单课程约150人次的学年平均容量需求,使约20%—25%的学生在第四学年前无法选到适合课程修满学分。随着2012年MOOC模式的引入,单课学年容量能达到120以上(传统课程最高60),现有课程容量已使滞留选课学生比例的理论值降至2%以下,对选修课程注册压力起到缓解及良好分流作用。
2.有利于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入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MOOC模式最大优势(也是其初衷)在于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同步分享(的可能性)。学生与教师能“足不出国”就接触到国际知名院校开发的优质课程内容,不仅能提高知识更新效率,也是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丰富学习领域、拓展学术视野的高效途径。对于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本类课程,首先需建立所授课程内容与理论完整的认知;其次,需有效组织线上、线下集中授课的教学任务机评估。通过建立不断学习、分析、反馈的教学机制,教师与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质量也能获提高。
3.在线提问的互动机制可通过自由讨论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主动认知,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与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以陕师大2012—2013《聆听音乐》课程为例,8周课程共有:教师发起在线专题讨论7个、学生个人提问28条、论坛学生讨论13项;以上三类在线讨论,多条内容知识点互通。10%的学生尝试主动查询听课疑问,5%的学生能充分查阅资料并进行深入探讨。值得关注的是:个别学生就特定知识的学习深度已与助理教师现有知识储备相接近。
(二)存在的问题。
1.课程资源数量众多,音乐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中国本土内容较少且单一。
由于陕西师范大学2门音乐通识课均引入Coursera 资源,所以涉及中国音乐艺术内容非常有限。然而,这一问题不是陕西师范大学个例。对当前国内高校使用率最高的四个学术课程系统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表1):国际教育教学资源(1—3项)中音乐课程总体较少;且15门课程中无中国音乐内容专题(仅有一门课程的单节课有相关内容)。同时,国内课程资源音乐类比例极低,中国本土音乐相关(非专题)内容仅占1.2%。其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音乐文化中,仅有两门中文课程有所涉及(京剧、昆曲)。
学校教育作为主流社会文化传播的最核心领域,中国音乐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推广举步维艰的症结曾被认为在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2}、教育经费与资源{3}。但MOOC 模式引入后,上述因素对通识艺术教育的影响已大幅降低。基于对两所西安高校音乐通识课选课问卷调查中87% 参与本科生(抽样n=256)表现出对西安本土音乐文化课程内容的高度兴趣及陕西师范大学音乐通识课学生反映“课程内容(西方古典音乐、世界其他地区音乐)比较陌生”现象的分析,MOOC模式下通识音乐教育深入拓展的首要问题不是“技术”,而是“音乐文化认同”。因此,本土音乐文化内容的缺失、引进音乐文化内容的“文化距离感”是现有MOOC音乐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而从音乐文化的传播角度来看,由于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使用中文(无其他语言字幕),而国际课程资源均使用英语和部分中文字幕,最终导致中国音乐课程在国际化MOOC资源中的集体失语。最终导致文化、教育影响力的极不对称性,使MOOC生态体系统所具有的核心优势——开放与自主{4},反成为当前中国音乐文化向国际教育资源市场拓展的重要障碍。
2.现有教学方式仍缺乏系统计划与指导、学习效率较低。
MOOC 网络平台不但汇集优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还可提供学习自主管理和在线支持功能。但MOOC模式其自身的“自主参与”属性就决定了在现有条件下,教学评估、课程设计、课程退出率、课堂互动将成为其很难解决的技术、教学难题。类似伦敦大学Coursera MOOC{5}及世界其他地区的高课程退出率{6}{7},陕西师范大学2012—2014两年国际精品视频课程《聆听音乐》(艺术(音乐)通识课)的数据显示:虽然90%注册学生最终通过课程考评;但有80%的注册学生在开课一周内就已完成所有26小时课程录像观看,此后七周很少再有记录;而低出勤率这是学生流失的重要表现。同时,总体课程互动参与度低{8}:约10%的学生能参与在线专题讨论,仅3%的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并坚持在线交流。尽管有集中面授指导,70%以上学生的课程作业仅勉强达到明确给定的作业要求。此外,线上讨论与交互的信息量、复杂程度过高,而提问质量差异巨大。2012—2013《聆听音乐》65人班级为例,学生八周内提问48人次、论坛讨论57条、课后讨论23条、作业62人次。提问率(前三项合计128/班级人数65)约为2条/人,但实际参与人数仅为15人。其中,5人提问占总问题总数的20%,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内容占10%。可得出:除课程结课作业外,75%学生从未参与自选讨论学习活动;而部分参与学生所提问题与课程相关度也较低。以上情况表明:除课程内容的文化适应因素造成学生对课程的“粘性”较低外,学生在MOOC模式中学习习惯的适应不良也是教学成效低的重要原因。
3.无法满足艺术课程对实践活动的高依赖性。
音乐通识课即使采用MOOC模式,也必须给予学习者间直接相互交流观点、分享体验、共同参与的机会。通识教育中艺术理解力、审美的培养,感性体验(如音乐自我感知{9}与人际交流作用{10})是教学目标;而音乐实践(包括聆听、表演、分析、创作)是艺术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陕西师范大学2013—2014年2门MOOC音乐通识课的教学反馈显示:学生要求更多面授、直接互动、现场音乐展示与讲解。这说明:音乐对学习者的影响始于个体音乐偏好,但音乐参与的强化有赖于群体认同{11}及充分的音乐实践交流。因此,不论中西方古典还是当代流行,音乐的社会性特征应是其根本属性{12}。而当前所采用的MOOC模式虽有助音乐知识信息的汇集,却忽略甚至削弱了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文化存在,使原有的优质教学资源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土壤”。
二、建议与设想
以上分析说明:决定教学成效的关键不仅在于教育资源的质量,还涉及教学组织、评估方式、学习者文化属性三者的适应与匹配。三点教学问题,不但是国际MOOC 资源当引进过程中需迫切改进的领域,更是当前通识音乐教育推广MOOC模式应充分考量的弊端。其最核心问题可归结于:现有MOOC类课程内容设计对象与当前国内学习者间巨大学习特征、文化属性差异导致的学习效果低下。因此,在学生欢迎度较高的情况下{13},音乐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很明显已不单是教育资源匮乏或技术滞后的问题,而更多在于教学内容的认同、教育资源的重组及有效课程设计的问题。
要在当前高校通识艺术教育课程中充分发挥MOOC模式的优点、而避免或最大程度降低其消极影响,首先应建立以“文化”为切入点的MOOC资源自主开发理念,包括:1.本土音乐艺术的深入学术研究与教育价值开发相结合{14};2.通过教育与学术两种传播途径,促对(音乐)艺术文化传统的再认知与活化;3.可建立双语(中-英)MOOC 试点。双语网络课程不但可以拓展课程潜在国际用户群体,更有利于具有很强中国文化特性的教育资源逐渐融入全球化的教育市场,促进学术、文化的深层次国际交流。
其次,借鉴北美高校在线学位课程的在线交互平台管理模式,在拓展受教育对象群体的同时,促进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评估(如:配套电子版教师讲义与学生学习笔记)。MOOC模式下课程班级容量的迅速膨胀,使在线评估难度进一步加大、质量更难于保证。由任课教师负责、学生(或称在线学习者)参与的分层级小组管理模式{15},可能在日常教学任务重起到一定激励与反馈作用。因此,在线学习的活跃程度不但有赖于教育资源的质量,更需要高效可行的课程管理机制以降低学生流失率。
第三,作为通识教育最具潜力及技术发展前景的组成部分{16},MOOC模式可作为当前教育部努力推进的高校艺术(音乐)通识教育的最佳载体;并有效满足课程开设初期的资源数量与内容多样性需求。但音乐艺术较其他知识类课程,对实践性、参与度较的更高需求,已成为在线教学活动高质量展开的首要瓶颈。虽然,增加线下授课可部分缓解现有MOOC模式与音乐类课程特质的不匹配性;只有创新设计在线视听课程模块、丰富在线学习活动类型(如录音、录像交流),才可能保持优质MOOC资源的实际教学使用效果。
结 语
MOOC音乐通识课不仅是教学模式转型,也需教育理念的相应转变与发展。音乐文化的教育价值在于传播与发展,而发展的途径在于影响力的推广(无论在教育受众范围或世界文化范围)。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音乐促进个体与社会的文化认知与认同;MOOC具有培养高度文化认同与广泛知识传播的本质属性。因此,音乐课程与MOOC模式的高效整合将有可能激活音乐文化的更广泛地传播影响与学习兴趣。怎样在通识艺术教育中“扬长避短”,充分利用MOOC模式所具有的优势,降低其弱势带来的消极教学影响,是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中心及课程负责人需要深入调研的紧迫问题。同时内容的本土化与课程结构、授课对象的国际化的教育需求,对现阶段中国艺术类MOOC课程的教学与开发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而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标准化、课程结构模块化,从长期发展来讲将为课程质量的提高提供基本保障。
{1} Adkins, Sam S. 2013. The Worldwide Market for Self-paced eLearn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2011-2016 Forecast and Analysis. Retrieved March 8th, 2014, from http://www.ambientinsight.com/Resources/Documents/AmbientInsight-2011-2016-Worldwide-Self-paced-eLearning-Market-Premium-Overview.pdf.
{2} 龚金平《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革新与实践研究》,《理论界》2011年第6期。
{3} 王玲《少数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4} Aparicio, Manuela, Fernando Bacao, and Tiago Oliveira. 2014. "Trends in the E-Learning Ecosystem: A Bibliometric Study." Twentieth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Savannah.1-11.
{5} Grainger, Barney. 2013. Overview statistics for the International Programmes Coursera MOOCs. London, UK: University of London. Retrieved March 2nd, 2014, from http://www.londoninternational.ac.uk/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mooc_report-2013.pdf.
{6} Clow, Doug. 2013. "MOOCs and the funnel of particip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Analytics and Knowledge.185-189.
{7} Lewin, Tamar. 2013. "Universities abroad join partnerships on the web." The New York Times, A18.
{8} Kop, Rita, and Fiona Carroll. 2011. "Cloud computing and creativity: Learning on 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European Journal of Open, Distance and E-Learning.
{9} Kokotsaki, Dimitra, and Susan Hallam. 2007. "Higher education music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benefits of participative music making."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 9 (1):93-109. doi:10.1080/14613800601127577.
{10} Singhal, Arvind, and Everett M Rogers. 2012. Entertainment-education: A communication strategy for social change: Routledge.180-204.
{11} Green, Lucy. 2003. "Music education, cultural capital, and social group identity." The cultural study of music: A critical introduction:263-273.
{12} Hargreaves, David J, and Adrian C North. 1999. "The functions of music in everyday life: Redefining the social in music psychology." Psychology of Music 27 (1):71-83.
{13} 易晓明、杜丽姣《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向何处去》,《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20日第 八版。
{14} 冯晓莉《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的现状与思考》,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5} Balfour, Stephen P. 2013. "Assessing writing in MOOCs: automated essay scoring and calibrated peer review." Research & Practice in Assessment 8 (1):40-48.
{16}White, Eric R. 2013. "General Education: An Academic Adviser's Perspective." 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62 (2):137-143.
杨阳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伦敦大学国际音乐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