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生到复兴
2015-11-16荣英涛
荣英涛
14年12月23日,由国际箜篌协会主办的“筝·箜篌2014中国传统弹拨乐研讨会”在香港沙田举行。研讨会以传统乐器在两岸三地的发展趋势为题,对古筝和箜篌展开了个案分析与研究,以艺术实践与互动交流路径为切入点,共同探索传统音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海星国际文化基金会主席、国际箜篌协会主席陈光宇主持会议。研讨会分三个部分:传统弹拨乐在两岸三地的发展现状、传统弹拨乐在维系两岸三地关系中的意义与作用以及箜篌演奏艺术。
一
传统弹拨乐在两岸三地的发展现状议题共有4篇主旨发言: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林戈尔在《古蜀乐器与当代古蜀乐乐队建制构想》的发言中回顾了四川出土的各民族古代乐器,结合古蜀国墓葬乐器浮雕,阐述了构建古蜀大乐坊的构想,通过复制乐器、建立乐队、创作乐曲,打造一支具有区域特色的古蜀乐队,此外还谈到了建立月琴乐队的构想。
台湾华冈艺校校长丁永庆在《台湾民乐教育现状》的发言中回顾了1949年以来台湾地区民乐教育在学校、社团以及专业乐团的发展脉络及其历史背景,她认为当前民乐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受人口出生率低的影响,使得音乐学习不再是展现社会和经济地位的象征,而考学通道多元化使得学生不必辛苦练习也可进入音乐院校学习。
香港演艺学院许菱子教授的《筝乐80年发展概述》发言,将中国近代筝乐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上世纪30—40年代的奠基期、50—70年代的发展期、80年代至今的繁荣期,概述了古筝在乐器改良、流派特征、演奏技术、风格意蕴、题材内容和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成果,与此相反,筝乐理论研究呈“碎片化”特征亟待发展。此外,她还介绍了筝乐在香港地区从社会到高校的发展状况。
四川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雍敦全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架构》的发言中辨析了当代中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关系,认为当前要立足传统音乐,吸收外来音乐来构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并使之发扬光大。
二
传统弹拨乐在维系两岸三地关系中的意义与作用的议题中有2篇主旨发言: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江澹曦以“天籁筝乐团”为例,通过与两岸三地的音乐家合作,在开展重奏、合奏以及改良和丰富小箜篌融入筝乐团的教学实践基础上,采用了筝·箜篌的合奏形式并首演了《冬虫夏草》,同时还介绍了箜篌的课程设置、片甲演奏技法、创作、师资培训以及与古筝的声音融合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苏力的视频发言谈到了箜篌在学校的教学情况并期待与台湾音乐界共同推广箜篌艺术的发展。厦门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培训部主任苏倩补充介绍了2014年9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以箜篌作为第二专业在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五项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二等奖,以此为契机将箜篌列为音乐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依靠中心的研发和推广团队在厦门大学推广选修课以及在福建的6所中学和4所小学开展这一文创项目的情况。
陈光宇提议每年深入开展两岸三地音乐文化交流论坛,定期举办弹拨乐研讨会,取长补短,共同繁荣。
三
在箜篌演奏艺术的研讨中,国际箜篌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崔君芝的发言《从箜篌演奏的新生谈中西方文化演奏艺术的交流》,阐述了现代箜篌演奏技法的基本思想,借鉴古筝的片甲演奏与竖琴的擘弹演奏技法,创制出“与竖琴渐行渐远,也不与古筝越走越近”的既独树一帜又兼顾中国民族乐器艺术共性的现代新型箜篌演奏技法。此外针对箜篌的普及,她认为首先是乐器制造的平民化,便于携带,其二是出版考级教材,将演奏技术贯穿于创作中,进而使箜篌从新生到繁荣。
陈光宇介绍了国际箜篌协会成立三年来的发展情况,包括编写了《中国现代箜篌考级教材》《中国时尚箜篌成人教材》和《中国现代箜篌少儿教材》,创研出19弦迷你箜篌、24弦原始调箜篌、24弦手拨转调箜篌、29弦手拨转调箜篌以及38弦脚踏半转调箜篌等时尚箜篌。
国际箜篌协会秘书长李炜在视频发言《箜篌演奏艺术的创新发展》中详细阐释了国际箜篌协会在箜篌演奏艺术和乐器研制上的普及化、小型化与时尚化的发展思路,包括:1.确立以文化产业模式发展现代箜篌;2.确立研发试制中小尺寸箜篌;3.确立以民族时尚为基调的当代箜篌艺术风格;4.确立乐器新的表现功能,创立双排弦演奏、手动转调方式;5.确立推行指甲演奏法。
在自由发言中,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杨涛认为四川音乐学院月琴乐队的想法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针对箜篌的研发,他提倡要立足本土文化,研究其发音原理、音区特征、技术特点等方面,结合竖琴的制造技术和民族乐器的形态特点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刘为光提出要着重解决箜篌制造上的问题,包括音准的稳定性,乐器的小型化以及研制出有自身特色的转调系统,但不要赋予箜篌太大的压力,箜篌就是箜篌,就如同不必在一支笛子上试图实现全转调的功能一样。二胡演奏家王国潼建议箜篌要主动与多种乐器合作,积累曲目。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亚洲中心名誉研究员刘靖之认为箜篌的独特性必须要依靠作曲家的作品来说话,乐器的改进需要作曲家、演奏家和乐器制造者的共同参与。丁永庆认为箜篌为台湾地区民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与契机。深圳大学副教授沙里晶长期关注箜篌的发展,希望将箜篌引入到乐队和教学中。许菱子认为筝乐在近代的崛起也是箜篌发展的未来。崔君芝及学生现场演示了箜篌指甲弹奏与肉指弹奏的区别、箜篌的转调方法以及演奏技法的示范。最后,与会者还讨论了现代箜篌的命名体系。
2011年11月,国际箜篌协会在香港成立。目前,国际箜篌协会与专业院校在箜篌研发、教学理论、演奏技法、曲目创作、教材编写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其中,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箜篌演奏专业,2012年香港近十所大中小学举办了箜篌演示讲座,2012年西安音乐学院开设箜篌选修专业,2013年北京红英小学成立海星箜篌乐团,2014年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开设箜篌选修课,2014年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开设小箜篌全校公选课。2014年,崔君芝、李炜等5人应邀参加悉尼竖琴大会,示范演奏了肉指弹奏和片甲弹奏两种演奏方法、举办了箜篌专场音乐鉴赏会。
结 语
如果说,人们曾为那件传承过千年、形态分外优雅的箜篌隐没于历史视野而叹息,那么我们也不得不感佩人类文化的重生之力。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大同乐会就曾仿造和改良过包括箜篌在内的一百余件传统乐器,可惜时局动荡,余者寥寥。随后在五六十年代和80年代民族乐器改良、研制热潮中箜篌再次展现于世人面前。当前,现代箜篌在古代箜篌基础上被重新塑造,对于它的命名体系,特别是形态特征的进一步改良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方式对于消失的古代乐器的重生具有启示意义。可以说这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在重生后焕发了新的艺术生命力并逐渐走向社会的乐器,这种“箜篌现象”对古代乐器的复制在接续历史与当下中都具有借鉴意义。这种通过建立行业组织,纳入学校和社会教育体系,加强交流等多种发展方式为箜篌由小众走向大众打出了一条道路。这一道路,同样可以为那些正处于艰难发展、后继乏人的“非遗”项目提供借鉴,虽然“非遗”保护已进行十余载,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但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每年仍有一些项目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难以挽回地消失了。如何延缓一些技艺项目的消失速度、如何让这些技艺焕发新的艺术生命这不仅关乎国家文化生态的多样化保护,也同样是这些传承人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结。
当前中国音乐的行会常常以某件乐器作为分会组织,或者说这一方式是延续了院校专业设计的思路,例如二胡学会、古筝学会、小提琴学会等等,它们有力地促进了各表演专业的繁荣发展。而非专业的民间艺术组织常常处于自发状态,尚未纳入官方行会体系,即使是迅猛发展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仍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垂直系统,各相似艺术门类项目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联络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我们也看到,作为文化自觉的局内人正在利用新兴网络社交工具将志趣相投的民间音乐家和专家学者联络起来,交流信息、取长补短,但是缺乏具有实质性和长期性的推动。文化传播除了自然传播外,历来强调体系推动和功能推动。因此,是否也可以像国际箜篌协会那样将每个单打独斗的乐会吸收为民间音乐的行会组织成员,使音乐表演纳入到当地学校教育当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样态。当然,如果建立行会组织,那么怎样保护各乐社的独特性和功能性,怎样共生共存等等若干问题仍是摆在我们面前棘手的困难。而这,或许也是一把双刃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