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稀土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策略
2015-11-16曾国华刘安安贾宝贵
曾国华, 刘安安, 贾宝贵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赣州 江西341000)
以江西赣州为代表的离子型稀土资源是目前为止世界最重要的中重稀土原料来源,资源价值突出、优势明显,是提升我国稀土产业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迈向稀土强国的重要资源基础.然而,赣州离子型稀土的市场垄断优势并没有赢得资源定价话语权,出口额、市场占有率的“繁荣”却与稀土产业“悲惨增长”并存.如何让赣州稀土产业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以赣州稀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带动我国稀土产业整体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课题.
本文在综合考虑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稀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对赣州离子型稀土产业竞争力进行多个视角的评价,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赣州稀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稀土产业竞争力评价:文献综述
较早对我国稀土产业竞争力进行全面分析的是苏文清在2004年发表的系列论文.苏文清[1-2]在综合考虑资源储量、生产、市场、研究开发等因素,从竞争实力、竞争能力及竞争潜力3个角度构建包含24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稀土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陈果[3]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评价,认为资源的储量、品质、产量以及加工能力是影响我国稀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指出中国稀土的储量和产量较大,而美国和日本稀土的加工能力较强.并进一步提出中国稀土竞争力将从2010年到2020年逐渐下降的结论.
尚宇[4]在钻石模型和五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由市场控制力、资源基础、科技管理支撑能力和产业环境等指标体系,对中国、日本、美国、法国和加拿大5个国家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中国稀土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在第一位的结论,并提出竞争力提升策略.
杨斌清[5]、廖作鸿[6]借助SWOT方法,李文龙等[7]利用PEST分析法,魏龙等[8]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稀土产业展开分析.宋文飞[9],吴一丁等[10],倪月菊[11]分别从定价权缺失、稀土问题、发达国家经验等角度定性分析我国稀土产业竞争力现状.刘新建[12]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从产业关联特征的角度,苏钰杰等[13]则借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分别提出促进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何维达等[14]从出口的角度提出我国稀土产业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减少贸易摩擦,提升竞争力水平.
何洁[15],刘艳等[16],曾国华等[17]利用“钻石模型”分别从生产要素、企业策略、需求状况、结构与竞争方式、相关产业的状况、政府行为和机遇等方面对比分析我国南北稀土产业的差异,评价了江西省稀土产业竞争力,提出促进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徐毅鸣[18]则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对我国稀土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全新的评价,认为应尽快构建稀土国家价值链.何文章等[19]也针对目前我国稀土产业价值链现状,提出促进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总体来看,目前关于稀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在评价指标选取、竞争力衡量方法以及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我国南方地区离子型稀土产业竞争力的判断则略显单薄.本文在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对赣州离子型稀土产业竞争力评价,提出竞争力提升策略,为赣州稀土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2 赣州稀土产业竞争力评价
从目前对于稀土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文献来看,其评价指标一般包含资源储量与开采成本、资源价值、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等.
2.1 资源储量与开采成本
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基本分布在南方,其中江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比例为36%左右,其次广东占33%,福建15%,广西10%左右,湖南占4%.见图1(数据来源:国土资源部).
图1 中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分布比例图Fig.1 Distribution of ion-absorbed rare-earth mineral in China
国际上来看,海外稀土矿以轻稀土为主,中重稀土矿稀少,规模较小,仅有澳大利亚Dubbo和加拿大Nechalacho 2座稀土矿山中富含中重稀土元素,但总储量也不足100万t.据估算,到2015年末,海外主要矿山中重稀土矿产量仅为1 000 t.
从开采成本来看,我国南方稀土矿山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矿石,开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比较低,回收率较高,而目前探明的海外中重稀土矿矿山基本都是磷钇矿,每吨单位生产成本一般达到数十万元,远高于我国南方稀土矿矿山开采成本.
由于开采工艺相对简单,南方各省份稀土开采成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税费负担上.但各资源地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对稀土原矿与稀土精矿的折算比例不一,稀土资源税相差较大.赣州市目前稀土资源税税额标准为3.6万元/t,而广东2.25万元/t、广西和福建0.52万元/t,湖南1.2万元/t(数据来源:赣州市地方税务局.赣州市稀土和钨行业经济税收发展情况与分析. 中国有色网,2015.3.6.http://www.cnmn.com.cn.).赣州稀土企业在开采成本上不具优势.
综合来看,在储量和开采成本方面,赣州离子型稀土产业与国外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与国内南方省份,尤其是广东省相比,赣州稀土产业在资源储量上优势并不突出,开采成本甚至还处于劣势.
2.2 资源价值
赣州离子型稀土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在稀土资源配分上具有较强的优势,见表1.江西省稀土中轻稀土平均配分为47.8%,远远小于广东的68.6%、广西崇左的77.1%、福建上杭的 54.9%,以及国外Nechalacho的 73.9%和 Dubbo矿的 74.5%.与轻稀土配分较低的湖南江华相比,赣州稀土矿高价中重稀土元素含量更高,其中龙南中重稀土元素含量更是其他省份无可相比的.
因此,从资源价值角度,赣州稀土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3 生产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冶炼配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区稀土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从近几年的指令性生产计划来看,2011~2013年江西省稀土矿产品生产计划(以 REO 计)分别为 9 000 t、9 000 t和 4 500 t,占南方生产计划的比例分别高达为 50.8%、69.6%和60.4%.赣州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占南方生产计划的比例也达到 52.4%、65.8%和 49.7%.见表 2.从生产能力上来看,与南方其他省份相比,目前赣州稀土产业优势明显.
但随着今年广东广晟有色公司收购德庆兴邦和清远嘉禾等公司,五矿集团收购广州建丰等公司,南方部分省份稀土冶炼配额将得到大幅度提升,赣州生产能力上的优势可能会逐步下降.
2.4 技术水平
衡量一个地区稀土产业的技术水平可以从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但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数据采集比较困难.实际上,《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对我国稀土企业的设立和布局、生产过程、技术工艺、产品质量、能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安全环保等方面都做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符合《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
从准入企业的数量和批次来看,江西省稀土产业在冶炼分离和稀土合金等方面符合 《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达到11家,远远高于其他南方省份.见表3.由此判断,赣州稀土产业在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产业冶炼分离和稀土合金等方面的竞争中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2.5 盈利能力
通过对我国主要稀土A股上市公司2010~2013年财务报表数据分析,以(营业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衡量稀土企业盈利能力进行估算.见表4.2010~2013年间,赣州稀土行业平均(营业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比值分别为0.14、0.25、0.15 和 0.15,综合盈利能力略低于厦门钨业,但与其他稀土上市公司相比,盈利能力更强,更加稳定.
综合来看,在南方离子型稀土产业中,赣州稀土产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表1 主要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配分基本情况/%Table 1 Partition of ion-absorbed rare-earth mineral in China/%
表2 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 /吨(REO)Table 2 Mandatory production plan of rare earth in China/t(REO)
表3 分地区符合《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Table 3 List of enterprise passing “rare earth industry access conditions”
表4 我国稀土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比较Table 4 Profitability comparison of rare earth industry companies
3 总体评价
目前来看,在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产业中,赣州在资源价值、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盈利能力具有一定优势,资源储量和开采成本优势不明显.基于第2部分的分析,分别从上述5个方面对我国主要离子型稀土资源地竞争优势进行排序,见表5.
综合来看,当前赣州稀土产业在我国离子型稀土产业中依然具有明显的竞争力.见图2.但不难发现,赣州稀土产业较强的竞争力是建立在国内离子型稀土产业前端发达、后端滞后、总体发展普遍落后的背景之下.从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赣州稀土产业要想保持竞争力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表5 我国主要离子型稀土资源地竞争优势排序Table 5 Competitive advantage rank of ion-absorbed rare earth resources
图2 江西赣州稀土产业竞争力评价雷达Fig.2 Radar chart of Ganzhou rare earth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1)资源价值是赣州稀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但随着资源储量的下降,这一优势将难以得到体现.对于赣州来说,应严格控制中重稀土的开采量,避免竞争力丧失.
2)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和环保达标企业数量.这些优势随着稀土行业进一步整合、生产流程规范推进等将很快丧失.
3)真实盈利能力并不强.赣州稀土企业主要分布在开采、分离冶炼环节,后端应用环节比例在20%左右.前端环节的盈利能力来自于高配分稀土资源,而不是稀土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这一优势随着资源储量的下降将逐步丧失.
由此可见,赣州稀土产业的竞争优势具有很强的脆弱性,主要取决于前端资源.随着资源储量的迅速下降,赣州稀土产业竞争力将快速下降.提高赣州稀土产业竞争力应弱化前端优势,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工夫,通过后端规模集聚、组建研发联盟、形成本土价值链等措施,提高应用环节竞争力.
4 提高赣州稀土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4.1 在稀土产业链的应用环节启动整合
大规模企业更容易进行研发活动.大企业集团,相对于中小企业,更有利于先进技术应用、更有能力承担研发风险、更有条件组织大规模研发活动,更有实力进行环保投入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产业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国内外产业升级基本上都是以大企业为基础、并由大企业引领.
现有整合主要在稀土资源控制上形成了大企业集团,生产方式并没有改变,没有形成开采和冶炼分离一体化、集约化生产模式;以资源拥有量为特征的大企业,在资金实力、人才规模、研发力量等方面都还相当薄弱.应利用财政、税收、环保、研发资助等手段,提高应用环节利益,引导稀土行业在应用环节进行整合.
4.2 加快组建研发联盟
近年来,赣州稀土产业发展迅速,但企业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民营中小企业,研发实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多为前端粗放型产品,深加工和后端处理工艺上积累严重不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较少.赣州稀土产业链重心还在前端,产业链后端应用环节的培育、发展缓慢,规模经济迟迟没有形成.而要向产业链应用环节发展,赣州又面临着高层次智力支持缺乏、稀土企业科技开发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
在发展思路上可以考虑:①以赣州稀土矿业集团为龙头,组建若干细分行业研发联盟,架起资源型企业和深加工企业的桥梁,重点选择若干家下游战略合作伙伴.例如,以赣州稀土矿业集团与金力公司为首,组建风电转机研发联盟;以赣州稀土矿业集团与龙南稀土企业为首组建灯具生产技术研发联盟;以赣州稀土矿业集团与定南大明公司为首组建发光材料研发联盟等.②以资源换技术,定向招商,大力发展永磁材料.依托地区资源优势,依据未来产业发展趋势,针对上海、浙江、广东、福安等地稀土精深加工,尤其是永磁材料大型企业实行驻点定向招商.集中力量,实现赣州稀土在产业链附加值较高、成长空间大的特定环节上的突破.
4.3 尽快形成本土价值链
赣州稀土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上下游企业并未形成集群内部网络,合作关系不密切.稀土产业链上各个企业依旧相对孤立,协调配套意识不强,未能形成对产业的整体带动和辐射效能,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产业价值链耦合密度不高,导致赣州稀土供应链竞争力偏弱,阻碍了稀土产业资源和地理优势的发挥.
当前,赣州市不仅应通过税费改革,增强稀土产品价格竞争力,还需创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模式,构建本土完整价值链.①鼓励支持稀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参股、技术攻关等多种形式、不同程度的合作合资.②鼓励企业以签署3个月或6个月等较长期、且固定价格的供货协议为手段,稳定上下游企业合作关系.
[1]苏文清.中国稀土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稀土,2004 ,25(5):71-77.
[2]苏文清.中国稀土产业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9年.
[3]陈果.稀土资源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及动态评价[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
[4]尚宇.中国稀土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
[5]杨斌清.江西稀土产业链 SWOT 分析研究[J].稀土,2012(8):94-98.
[6]廖作鸿.赣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J].中国矿业,2009(3):25-27.
[7]李文龙,赵天南,张田华.我国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PEST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1):66-70.
[8]魏龙,潘安.中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软科学,2012(11):27-32.
[9]宋文飞,李国平,韩先锋.稀土定价权缺失、理论机理及制度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11(10):46-55.
[10]吴一丁,毛克贞.“稀土问题”及稀土产业的政策取向[J].经济体制改革,2011(5):170-173.
[11]倪月菊.发达国家的稀土战略给中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12(10):27-31.
[12]刘新建,卢瑞新,宋之杰,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稀土产业关联分析[J].生态经济, 2014(4):85-90.
[13]苏钰杰,徐凯.稀土产业健康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3(3):21-23.
[14]何维达,刘亚宁.提高我国稀土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4(5):44-45.
[15]何洁.我国稀土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40-43.
[16]刘艳,饶振华.江西稀土产业竞争力分析[J].江西有色金属,2008(3):4-10.
[17]曾国华,吴雯雯.中国南北稀土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及差异化发展策略[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4):75-81.
[18]徐毅鸣.中国稀土产业的国家价值链构建问题研究——基于对俘获型全球价值链治理突破的探讨[J].经济经纬,2012(3):60-64.
[19]何文章,卢福财.基于价值创造的稀土可持续产业价值链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3(3):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