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生意”
2015-11-16任陇婵
□任陇婵
时政新闻是“重量级”新闻品种,也是凸显传媒本体功能的重要标志。现行体制下,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作为向来中规中矩。时至今日,在已完全市场化的传媒版图上,时政新闻是主流媒体的最后一块“自留地”,未来时政新闻这块最后的“自留地”能否耕好,决定着报业、广电等传统主流媒体未来的前途命运,也促使业内人士对互联网时代的时政新闻生态及其改革走向进行思考。
时政新闻:特殊的意识形态产品
国内的时政新闻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产品,之所以会成为主流媒体的专营品,主要是由国家政治制度决定的。时政新闻涉及到党和国家、军队重大时政活动或重要领导人动态,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和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2014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时政类新闻信息”做了专门说明:“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该界定与宣传部门、新闻出版和广电部门的观点完全一致。国内的时政新闻向来有两个舆论场:一是主流舆论场。通过主流平台、渠道报道传播的时政新闻,通常要求有一致的口径,属于意识形态专属领地。一般自然人不允许擅自发布时政类新闻信息,广电媒体的新闻及新闻类节目生产不允许搞制播分离。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必须严格遵守宣传纪律,要反映党、国家和军队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政治观点及重大战略决策、重大举措等重要内容,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二是民间舆论场。时政新闻永远是民间最感兴趣和津津乐道的东西,特别是这个依旧由男权主导的商业社会,政治与情色仍是“有闲阶层”茶余饭后最惬意的消遣品,通常以“小道消息”及社交、人际的方式传播。
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和社交工具的兴起,为人们议论时政提供了极其广阔自由的场所,几乎所有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及舆论生成都源起于网络,主流媒体的新闻专属领地实际上已被突破。近年来,政府对时政新闻信息的行政监管由传统媒体向互联网新媒体领域延伸,如采取微博实名制;严打散布谣言、传播虚假信息、非法网络攻关等网络犯罪行为。最高人民法院也发布了《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网络上发微博、微信捏造虚假恐怖信息应承担法律责任。目前各大网站微博基本上实行了实名制,而微信作为一个熟人网络交流平台和私密性传播空间自然也不可能成为法外之地,此番国信办发布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主要是对服务提供者的资质要求和对公众账号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设限。《规定》明确提出,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即时通信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这一系列措施就是要从源头上规范时政类新闻的互联网传播。
近年来,国家在证照、资质、竞争规则等方面赋予广电、党报等传统主流媒体诸多优先权和倾斜政策,鼓励其以时政新闻为优势积极向互联网新媒体空间拓展,但是,如此多的政策利好之下,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的时政新闻作为仅限于开办官网、微博、微信、客户端,总体思维仍脱不开身在主流、以自我为中心及政策依赖的定势,实际上是以应用者或用户身份对互联网平台及业务的单向式进入。如今很多传统媒体在与互联网媒体进行优劣势比较分析时还将“新闻采访权”作为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将面对新媒体竞争时的弱势心态表露无疑。商业新闻网站虽然没有获得 “新闻采访权”,事实上已具备了很强的新闻原创能力,通过博客、微博、演播室、相关分析软件等方式实现了大量内容的自采,如新浪除了时政新闻外,80%~90%的内容都是自采。①因此,传统媒体的时政新闻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以传统媒体思维深入新媒体腹地的盲目自负、眼高手低,实为许多国内主流媒体的通病。
时政新闻“生意”的政策与市场逻辑
国内的时政新闻具有双重属性:一是政治属性。特殊国情及现行政治制度下,时政新闻的政治性被强化而成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产品,并为主流媒体独家专营;二是经济属性。传媒市场化条件下,时政新闻被纳入主流媒体整体运营之中,事实上已具有经营性。从传媒经济视域看,时政新闻的经济价值直观地体现为传播价值和广告价值,也隐身于以成本支付和消费的方式纳入社会经济循环。
时政新闻之所以成为“生意”,有其特殊的政策与市场逻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政策理论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媒体由单纯的宣传单位转变为集宣传喉舌、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新主体。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改革文化体制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从理论上确认了包括传媒业在内的文化领域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为时政新闻在传媒运营中成为最具传播价值的经营要素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政策理论依据。国家在传媒体制内将时政新闻定义为公益性事业,但多年来传统媒体的整体运营一直处于事业产业混营状态,时政新闻实为主流媒体经营范畴内的一个子项,而且是最具商业广告价值的内容产品。二是从实践来看,这些年来传媒业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及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实际情况表明,时政新闻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产品已成为主流媒体“垄断”专营的媒介内容产品。如早在2006年有关论坛上发布的央视《新闻联播》26.6亿元的品牌价值及持续十多年的广告标王营销就是明证。2014年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更是不再矫情地回避时政新闻的产品属性和经济属性,而是“在商言商”,将自己定位为“政经类新闻产品”“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实际上是确认了自己“互联网时政内容供应商”的企业角色。三是从经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无处不在,主流媒体必须将时政新闻当作“生意”来做,通过获得市场上的成功来更好地履行其喉舌、公共职能,有效提升舆论引导力及媒介影响力。诚如喻国明教授所说,“当传媒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时,它作为产业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重”,“一切政治上的成功都是以经济上的成功为前提,市场上的弱势化必然导致政治上的边缘化”,“今天的媒介,无论承担什么政治责任,如果没有市场的成功,就谈不上政治上的责任和对群众的影响力”。②四是从完全商业化的媒介市场环境来看,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时刻要面对各大门户网站、微博、即时通信工具等强大对手的白热化竞争,不论是从维持媒体日常运作还是一般从业者养家糊口的生计来说,它实际上都已成为一门“生意”。
时政新闻所背负的新闻理想、时政情怀与商业诉求、市场压力之间的乖离,使时政新闻及其从业者成为一个矛盾体。主要体现为两个冲突:一是新闻观的冲突。做时政新闻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主流新闻观”,即把发挥喉舌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放在第一位,承担把握导向、引导舆论和弘扬主流价值观等宣传任务,但同时,时政新闻又被一些媒体精英和社会精英寄予了新闻改革和回归传媒独立社会角色本位的期待,其中也掺杂了新闻报道的纯客观性标准、“中立把关人”等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成分。尽管这些年来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新闻意识的提升,主流新闻观里也汲取了一些新闻专业主义的有益因素,但两者毕竟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因此,主流媒体在时政新闻生产运营过程中时常会不可避免地在新闻立场、素材处理、价值评析等方面产生矛盾冲突。二是功能诉求的冲突。目前的时政新闻有两张“面孔”,即传统媒体面孔与互联网面孔。也可以说是新的媒介格局中时政新闻的两种传播平台及呈现方式,前者如传统报业、广电等主流媒体,后者如新上线的“新华社发布”“人民日报”“澎湃新闻”客户端,均为独立运作的传媒主体。但是,不论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兴主流网络媒体,其时政新闻运作总体上仍然是主流与市场结合、公益与商业混营的二元模式,主体人格亦呈多重状态,在实际运营中难免会在盈利与非盈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陷入矛盾纠结。
时政新闻改革走向及其互联网模式
2014年4月,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一文,对媒体融合的背景、目标、路径、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2014年8月18日,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勾画了蓝图,并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7月22日,上海报业集团东方早报的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总投资超2.8亿元,先于中央的“指导意见”出台。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的第一个成果,其“专注时政与思想”和主打“政经类新闻产品”的主张,全新的互联网商业媒体思维和现代股份制企业的制度构架,似乎要为“新型主流媒体”率先提供某种范式。
首先,媒体定位。“澎湃新闻”上线以来,从其定位陈述和市场表现可以看出,它绝非将传统主流媒体搬到互联网上,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这个“新”至少有四个涵义:一是新闻。“澎湃”的总体定位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向都市中高端人群推送原创的、互动的、严肃的、有思想和价值观的原创新闻和政经类新闻产品,并宣称要成为“中国时政第一品牌”。其产品定位是:新闻追问、新闻跟踪、最便利的分享、清晰简洁的内容架构,共有49类专栏,无不涉及民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甚至很多属于敏感事件。二是新兴媒体。“澎湃”是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媒体,从项目策划、版式设计到上线运作都贯穿了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方便用户参与、满足用户个性化的要求为出发点,目前“澎湃新闻”已全面覆盖网页版(http://www.thepaper.cn)、客户端(苹果 App Store,安卓市场)、wap网页版 (m.thepaper.cn),还开通了微博与微信账号,形成了对网民网络信息传播关系网络的全覆盖。三是新制度。“澎湃”项目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份制企业的治理结构模式,设置公司的组织机构、产权结构、分配和激励机制及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了新项目新机制。四是新的新闻生产方式。“澎湃”把专业新闻团队与网民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了新的新闻生产方式和开放式新闻聚合平台,并要成为 “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如澎湃App设计了“提问”和“跟踪”两大功能,通过帮助读者发问和便于读者对感兴趣的主题及相关内容进行长期跟踪阅读,让媒介与读者互动,分辨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③虽然这些功能创新能否成功还留待于市场和用户的检验,但无疑顺应了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潮流和未来时政新闻生产运营的趋向。
其次,产权结构。“澎湃”项目在资本构成上吸纳文化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等共同进入,在制度安排上采取股债结合、核心团队出资持股的结构安排。项目总投资量超过2.8亿元,其中,上海东方报业控股性出资1.213亿元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30万元,上海报业集团增资1亿元);绿地集团出资1亿元;联想弘毅资本出资2000万元;核心管理团队出资4000万元,约占20%左右。④这种多元股权的“混合制”产权模式,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份制企业治理结构模式,尝试从资本价值和产业层面解决传媒国企新媒体项目的产权结构问题,触及到了文化传媒业改革的核心问题,通过国资控股、社会资本参与、核心团队激励明确和强化各投资主体及利益共同体的责权利关系,特别是核心管理团队股权激励可以说是重大突破,让每个核心团队成员都“当家做主人”,将新闻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或自己的“生意”。这对传统主流媒体深化内部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和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有一定积极意义。
其三,运营模式。一是版式设计。主页左侧庞大的内容方阵中,可供用户选择性订阅的有“一号专案”(司法案件报道)、“及第行”(房地产报道)、“10%公司”(上市公司)、“自贸区邮报”(以自贸区报道),以及“纸牌屋”“人事风向”“中国政库”“绿政公署”“知道分子”等49个专栏,名称别致而时尚,给人以内容琳琅满目的感觉,颇有视觉冲击力。同时,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打上了“澎湃新闻”的标识,强化其辨识度及品牌效应。二是盈利模式。上海报业设计的模式主要有两种: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靠海量用户来获取广告收入;面对窄众人群,以高度专业化的内容和精准服务获得用户付费收入。目前“澎湃”项目的盈利方式主要靠前者。三是营销方式。“澎湃”项目从策划到上线运作走的都是比较典型的互联网产品营销路线,如上线前期用微信公众号在媒体圈发消息,通过微博大V们议论转发预热造势,酝酿和提升公众期待值,用发刊词成功引爆公众话题,时政内容主要靠反腐报道赚得大名,“打虎记”栏目里不断爆出各种级别老虎的“猛料”,深得当前反腐形势之“天时”和拥有互联网时政新闻牌照之“地利”,迅速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澎湃新闻”项目运作模式无疑对时政新闻改革走向提供了一种具有借鉴意义的范本,未来“澎湃”的时政新闻“生意”能否做得好也直接关系到该范本是否具有普遍推广价值。关键取决于三者:一是如何保证优质时政新闻内容的持续高产和供给;二是如何开展持续有效的互联网新闻产品营销、媒体形象营销及品牌塑造;三是如何积极探索形成卖内容、卖广告、卖服务的多元盈利模式。
“澎湃”范式并非独创,也没什么新意,基本上是照搬互联网商业媒体的运作模式,如今的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和新闻改革需要这种突破性案例,更何况互联网新媒体是完全市场化领域。“澎湃”要与商业网络媒体和其他主流网络媒体进行竞争,无论形与神、内在与外在都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媒体,否则鸡与鸭争,双方很难形成良性竞争关系。目前“澎湃”仍处于烧钱期,与常态化日常运营不一样。上线犹如办婚礼,其基调是大手笔消费、浓烈、爆点频出;而常态化运营则是居家过日子,基调是冗长、琐碎、枯燥、绚烂归于平淡。当开办费烧完之后就是严冬期,是否还有新钱可烧,如何熬过可能很漫长的不挣钱时日,则是无法回避的事。
注释:①郭全中:《媒体转型中需要思考的七大问题》,《新闻与写作》,2014(8)。
②喻国明:《未来的世界离不开传播学》,《新闻与写作》,2014(8)。
③“澎湃新闻”有关定位、功能创新的表述参见澎湃新闻网站“关于澎湃”,http://www.thepaper.cn/about_paper.jsp.
④“澎湃新闻”出资结构参见朱春阳,张亮宇:《澎湃新闻:时政类报纸新媒体融合的上海模式》,《中国报业》,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