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中常见道具及用法概述
2015-11-16史庆丰
■史庆丰
昆剧中常见道具及用法概述
■史庆丰
道具是戏曲舞台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体现矛盾冲突和人物情感的重要手段,如何合理应用戏曲中的道具,是对剧目情节的理解,也是一辈一辈老艺人传承下来的精髓。
以道具为例的剧目,在昆曲中很多,比如《桃花扇》《十五贯》《白罗衫》等等。传统的道具,是不同于生活的自然形态之物。它们不是实物的仿制品,而是实物在戏曲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只不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用了一些写意和借代的方法来表现,这也是道具能够与动作形象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统的道具最常见的就是一桌二椅,根据什么戏目的情节,选择什么颜色的桌围椅披。例如像老生类的戏目,一般多用宝蓝色的桌围椅披,像《绣襦记-打子》《长生殿-酒楼》。而小生类的戏目,用于其年纪和服装的颜色比较偏素,则一般用浅蓝色为主,像《牡丹亭-惊梦》《花魁记-湖楼》。而县官之类的一般用大红为主,佛堂一般用小佛帐和黄色为主,比如《孽海记-思凡》,如果是家里穷苦的,一般则用桌椅本来的颜色,而不需要另外加桌围椅披,比如《琵琶记-吃饭吃糠》。在演员没有上场以前,桌椅只是一种抽象的摆设。如演出皇帝视朝,这张桌子便成了视朝时所需的御案;县宫坐衙,这张桌子便成了坐衙时所需的公案;朋友宴会,便成了宴会时所需要的酒席。以上是实物实用,但戏曲舞台上的桌椅还可以做代用品。比如用桌子代替山石,人要上山,就站在桌子上,如果这山很高,就用两张桌子叠起来。要跳墙,就用桌子当墙;要睡觉,将身伏在桌上,用手支住头。至于椅子所代替的就更多了。舞台上表示从矮山爬到高山去,是从椅子了再登到桌子上,椅子还可以代替窑门,代替牢门等等。桌椅无论代表什么,都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戏曲中的布城虽然比较简陋,但决不追求城的真实再现。布城可以根据城的需要自由调度。在传统戏的演出中,根据桌椅不同程式的摆法,可以显示出各种地点环境的变化。比如当椅子的位置放在桌子后面,就表示这里是公堂或者书房,此时的桌子就代表书案;而椅子放在桌前,则表示这里是大厅、前厅或客堂;如再采用其他形式的不同搭配还可以表示山坡、城楼、船只、卧床等。戏曲中的扇子也是重中之重,每个行当都有其独特的扇子以及用法特点。例如小生一般以七寸的白色折扇为主,扇面多以书法和山水或者花鸟画为主,以体现其风流倜傥,天子慧聪的特质,小生扇子一般用来表现唱段的动作比较多。而花脸的扇子则比较大,一般是九寸到一尺多的规格不等,扇面多以牡丹,百花为主,表现时多扇裤子,幅度比较大,以体现花脸的气势,而老生则多用白扇,尺寸约为八尺到九尺,或者鹅毛扇,老生表演时扇胡子为多,以表现其沉稳或急躁。小花脸的扇子多为黑扇,一般扇头,表现其玲珑讨巧。戏曲中的兵器也十分讲究,一般常用的是刀,剑,枪。其中刀又可以分为单刀,双刀,鬼头刀,大刀等等。单刀和双刀又可分男女,一般以大小长短和刀把纹理的不同而区别。剑又可分文武,文官的佩剑一般有剑穗,而武官一般没有,但如今舞台为了剑花和效果,一般则都有剑穗子。武将剑一般绿色底或者黑色底,龙纹为多,还有女剑一般粉红或蓝色为底。在武戏中,枪可分为单枪和出手枪,单枪一般是打靶子或者表演特点的英雄人物,如三国里的赵子龙,隋唐里的罗成,而出手枪一般是双头,枪杆子用红白绸带包裹,在踢枪的时候有平衡感,为武打场面增添技巧。戏曲中的酒杯酒壶也十分有讲究,例如皇帝在宫中饮酒,要用龙纹的酒杯和酒壶,比如《长生殿-小宴》。而在朝廷大臣和达官贵人之间的交谈饮酒,则用锡的酒壶和酒杯为主。除了酒壶和酒杯,还有酒坛。酒坛样式不一,主要表现在质地上,一是用竹胚扎架后蒙布用色绘制,另一种用草板纸制成,酒坛在舞台上主要为装酒之物,而在演出中为摆设,二是为武打之用,如用竹胚扎成酒坛,在“恶虎村”中用。酒桶在舞名上可用作水桶,也可作为酒桶,如“醉打山门”用作酒桶,“卖水”又可作水桶。肃静,回避为长方牌子,下端有柄,在舞台上为两对,一般在公堂衙门使用,使用时将肃静回避牌插在架子上。肃静回避牌背面可写成:“奉旨出朝,地动山摇,逢龙锯角,遇虎拨毛,”它在舞台上通常为八府巡按行路开道时使用,,如《十五贯》《白罗衫》等戏。也有些特定的道具.如《长生殿》四小太监使用。鸾驾中的扶节,掌扇,提炉,宫灯,通常在舞台上为皇后,贵妃使用执事,也是皇帝钦赐,根据以上器物,属于半副鸾驾。还有云帚,云帚在样式上有两种一种是云帚柄上用狞编织并缀有各色穗,另一种是无装饰物的藤杆,以上两种均是用马尾制成。
棕柄三穗云帚用途较广,在舞台上有多方面人物使用,如“白蛇传”中的白素贞,鹤鹿童,“偷桃、盗丹”中的仙女,仙童,另如大太监也使用此物,如《长生殿》里的大太监高力士等。藤杆云帚,在使用上多用于出家年迈的和尚如“金山寺”中的法海,“西厢记”中的法明,“醉打山门”中鲁智深。元宝,金银锭在质地上均为木制,外部铺上金银色,而银封是用长方木块,外包白纸,并在白纸外贴一红纸条,以示封银。
元宝,银封,金银锭由于份量,身价不一,而在使用时也不一样,它可以代表十两,二十两或一两二两,如份量再大,则用红门旗色包上几塊大银封。如:“十五贯”“琵琶记”表示赠银,”圣旨为长方形,黄缎底,绣有二龙戏珠,圣旨中间绣圣旨二字,圣旨在舞台上是皇帝处理朝事的一种手渝,它可以对:“嘉封”“嘉奖”“任免”“降罪”,等事务进行处理的一种方式。实物道具还有例如灯笼。灯笼在样式上一般有两处,一是园布灯笼。用铅条或竹条围成圆圈,周围用红布蒙成筒形,灯笼上方有一品月色走水。在灯笼上口用三根小线作等边三角定位拴死,上方集中一点再拴在棍上。另一种较前一种美化了,给于装饰,成为六角形,灯笼上端在六角上装有龙头,灯笼下端六角装有蹄形。整体由红绸制成。旗帜在舞台上使用很多,如正方形帅字旗、长方形三军令旗,都是表示元帅及大本营所在地的。还有水旗、火旗、风旗、车旗等等,这些旗帜是在白色方旗上绘绿色水纹、火焰、风、车轮等等。演员执旗,略微颤动,就可以表示波浪起伏、着火、起风、乘车。戏曲舞台上并不回避“露假”,也不要求一一写实。扬鞭以代马,摇桨以代船。在舞台上有广阔的空间供演员活动,应当细致的地方尽力描绘,不必要的场面,一个圆场就过去了,这种虚拟的方法与中国戏曲的表演风格是相一致的,虚拟性是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传统戏曲中以马鞭代替马匹,再配以骑乘人舞蹈造型的虚拟表演手法。在传统戏曲中,还有代表车辆的“车旗”和“云牌”等许多夸张了的、象征性的道具,达到与虚拟表演相得益彰的境界。在白先勇老师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里我院为《冥判》一场新做的夜叉手里拿的钢叉,就是一种新设计的道具,它不同于传统,在铝合金杠子上面加两片白铁皮,使得在亮相的时候,得以敲击地面,发出整齐的响声,以体现地府的威严。牡丹亭里的花道,也是体现整个戏剧情节的关键所在,花道是贯穿全场的,从第一幕的花神出场,到柳梦梅的出场,坟里的回生,无不是设计者巧妙的创意和精美的设计。再比如《白蛇传 惊变》里白素贞喝酒后变蛇的场景,就通过一块长长的白纱卷在滚筒上,待等白素贞变蛇的时候,由滚筒通过电动机卷下,配合白素贞的身段亮相,从而达到了既写意又不失情节的戏剧矛盾效果。
总而言之,道具要依附于舞台而存在,道具也是人物内心活动体现的借助之物,是戏曲夸张和矛盾冲突的线索,也是从生活到舞台艺术蜕变的一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