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活动
2015-11-15
2014年7月6日,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 董金林/视觉江苏网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点击页面,开通国家公祭网。 于英杰/视觉江苏网
7月6日,国内第一部关于国家公祭的书籍《国家公祭》系列丛书第一分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发。 于英杰/视觉江苏网
8月31日,《血火记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首发。该读本是我国第一套全面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并结合课堂教学的历史读本。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公祭读本》正式进入南京中小学校。图为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学生在阅读《血火记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 余萍/视觉江苏网
9月1日,美籍华人鲁照宁先生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偿捐赠128件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珍贵文物史料。图为市民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颜闽航/视觉江苏网
9月2日,中、英、日三种语言版本的国家公祭网手机客户端正式上线。吴胜/视觉江苏网
10月9日,日本真宗大谷派圆光寺住持大东仁先生向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展示收集到的日军在南京烧杀抢掠资料。 余萍/视觉江苏网
11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历史真相》首发式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举行。 宋峤/视觉江苏网
11月21日,河海大学的近百名大学生在位于该校校园内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丛葬地清凉山丛葬地,佩带象征和平的“紫金草徽章”,现场祭扫、献花、敬烛,用最朴素的仪式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家公祭日。 邵丹/视觉江苏网
南京市第一中学历史教师在给高二(10)班学生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高中版)课程第一课时,展示南京大屠杀历史照片。 新华社记者 孙 参 摄
12月1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首次家祭,黑白的纪念碑前哀思的花朵格外醒目。 万程鹏/视觉江苏网
12月2日,幸存者杨翠英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祭奠遇难的亲人。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
12月5日起,南京市档案局、南京市档案馆从南京大屠杀档案中选取100份“市民呈文”,通过官方网站、微博等向社会公布。 邵丹/视觉江苏网
12月6日,《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在南京首发。 王新/视觉江苏网
12月6日晚,大型舞剧《金陵十三钗》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该剧根据著名作家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 尤晓源/视觉江苏网
12月7日,《南京大屠杀辞典》发布。 宋峤/视觉江苏网
12月8日,“史料新证——2014年新征文物”新闻发布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发布会公布了7602件新征文物史料,这些史料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14个国家,内容涉及南京大屠杀、性暴行、毒气战等日本侵华罪行,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主题。图为参观者在发布会现场参观新征文物史料。新华社记者 沈 鹏 摄
12月9日,由南京艺术学院师生创作的国家公祭日海报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出。 余萍/视觉江苏网
12月10日,1213名驻宁官兵举行“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宣誓。宋峤/视觉江苏网
12月10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致联合国人权机构公开信”新闻发布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先生向公众展示公开信。 万程鹏/视觉江苏网
12月10日,观众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内参观“铭记历史、珍爱和平”2014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摄影书法作品展。 新华社记者 苏 阳 摄
12月11日,南京市双塘小学开展国家公祭日宣传教育活动。刘莉/视觉江苏网
12月11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铜像揭幕仪式在雨花功德园举行。宋宁/视觉江苏网
12月12日,南京东南大学师生在校园举行“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题纪念活动。该校建筑学院学生根据抗战时期老校长(罗家伦)“寇能覆之,我必能兴之”的名言搭建了一座全木结构的“覆兴坛”,师生们在坛上系丝带、放置电子蜡烛、展示手绘的国家公祭日主题明信片,表达对大屠杀遇难同胞的祭奠和哀思。 新华社记者 孙 参 摄
12月12日,话剧《沦陷》在南京理工大学上演。 万程鹏/视觉江苏网
12月12日晚,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园举行“和平烛光祭”活动。王新/视觉江苏网
12月13日,南京市民通过手机观看公祭日现场直播。 余萍/视觉江苏网
12月13日,南京市民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北极阁丛葬地举行悼念活动。蒋宁/视觉江苏网
12月13日,南京市民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汉中门丛葬地举行悼念活动。新华报业视觉中心
12月13日,南京市民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太平门丛葬地举行悼念活动。新华报业视觉中心
12月13日下午,中日韩三国的150名僧人、250多名信众和1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世界和平法会。图为僧人在诵经祈祷。 新华社记者 孙 参 摄
日本僧人参加世界和平法会新华社记者 李 响 摄
12月13日,来自日本的松刚环女士在世界和平法会上,用自己的摄像机记录全程。27年来,松刚环往返日本和南京,采集300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250名侵华日军原士兵的证信,用图片、影像、录音、文字向日本民众传播南京大屠杀真相。余萍/视觉江苏网
12月13日,参观者在南京艺术学院观看大学生设计的国家公祭日主题海报。王新/视觉江苏网
12月13日晚,众多市民自发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外的小广场上,摆放鲜花,点燃蜡烛寄托哀思。 宋峤/视觉江苏网
12月13日晚,国际友人参加“烛光祭”。 新华社记者 孙 参 摄
国际友人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祈祷 万程鹏/视觉江苏网
国家公祭日后的第二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市民们在傍晚时分仍然没有离去,追思和悼念遇难同胞,铭记国耻伤痛,不忘历史。 蒋宁/视觉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