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报重大主题报道创新
——以《随州日报》为例

2015-11-15桂运东王董斌

新闻前哨 2015年10期
关键词:随州系列报道老兵

◎桂运东 王董斌

地市报重大主题报道创新
——以《随州日报》为例

◎桂运东 王董斌

重大主题报道作为党报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创新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使之更有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党报一直都在探索和实践的课题,这既是党报的应尽之责,也是媒体的竞争所需。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意义深远而巨大。随州日报作为随州地区主流媒体,从4月份开始,持续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不遗余力地宣传抗战老兵和回顾抗战岁月,把握报道基调,突出地方特色,多角度、多形式、多媒体融合传播,褒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增强了随州市民的民族自信心,弘扬了正能量与主旋律,履行了主流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地方党报如何创新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多形式立体传播,形成舆论强势

为做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一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随州日报社提前谋划,制定宣传报道方案,围绕重大时间节点策划推出特刊,运用消息、通讯、图片、图表等报道方式,运用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传播手段,多形式立体化传播,在全市形成纪念抗战的舆论强势,让“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理念深入人心。

报道持续时间长。随州日报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鄂北都市周刊》推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随州抗战老兵》系列报道,先后刊发《桨溪店的红色记忆》、《烽火岁月情》、《卸甲老人抗战不“卸甲”》等长篇通讯,并配发抗战老兵照片。随着时光流逝,活着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他们是活着的历史。本报通过寻访抗战老兵,重新触摸那段烽火岁月,既是为普通的抗战老兵立传,也抢救记录了历史,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预计这一系列报道将持续到9月末。

传播内容丰富。随州日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宣传部门要求,在“7·7”“8·15”“9·3”等重大时间节点,及时刊发纪念抗战胜利公益广告,转发新华社报道《凝聚磅礴力量推动民族复兴——写在“七七”全民族奋起抗战78周年之际》、《胜利大阅兵》等。同时,运用照片、消息、通讯等及时报道本地纪念抗战举办的展览、音乐会、颁发纪念章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9月3日当天,随州日报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刊,一版整版刊发纪念抗战胜利彩色公益广告,富有视角冲击力;二至四版分别刊发随州大地上的抗战力量、抗战战场、抗战影像,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随州大地上的抗战情况,并配发战役地形图、战时随县城等图片,让读者对随州大地抗战历史有了清晰的认识,通过回望烽火岁月,向抗战英烈致敬,弘扬抗战精神。9月4日一版图文并茂地刊发发阅兵盛况,将纪念抗战胜利的宣传报道推向高潮。

传播形式多样。除报纸外,随州日报社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来扩大传播力,提升影响力。随州网在主页开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集纳报纸相关报道。随州日报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刊发本地及全国相关报道,如《湖北发布四条抗战主题旅游线(含随州)》《随县随枣战役文物展》《70年前的今天,我们不该忘记》《9·3阅兵观看指南》等,内容丰富,传播快捷,受到读者的欢迎,点击量很大。

突出本地特色,增强报道吸引力

抗战胜利已经70年了,70年前的发生的事情本也算不上新闻。如何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报道的吸引力?随州日报围绕“本地”作文章,融新旧于一体,使报道不仅具备重要的政治意义,同时也具备显著的新闻价值,从而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报道对象具有随州特色。相比全国其他地方而言,因为地域的接近性,随州大地上的抗战更能引起随州人的关注。随州是随枣会战的主战场,李先念领导的新五师曾在此浴血奋战。随州日报推出“寻访随州抗战老兵”、“随州大地抗战力量、抗战战场、抗战影像”系列以及《随枣会战》、《新五师,永远的丰碑》、《肖店农民击毙日军司令官》等,报道的都是随州大地上的人和事,具有鲜明的随州特色,由此拉近了媒体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增强了报道传播效果。

挖掘由头增强贴近性。旧闻出新,最重要的是挖掘旧闻的现实意义,找到新闻由头,用深度和现实针对性来提升旧新闻的新闻价值。在“寻访随州抗战老兵”系列报道中,记者通过深入细致地现场采访和观察,记录下老人当年英勇抗战的事迹,以及当下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环境等,拉近了新闻报道与读者的时间距离。更重要的是,这组系列报道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也反映了一种精神,那就是一些抗战老兵的生活比较困难,虽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英雄待遇,但是他们无怨无悔。

独家披露增强信息量。此次随州日报推出的抗战系列报道中,有不少是通过媒体独家披露的信息。如随枣会战要图、抗战时期的随州古城、以及日军侵占应山地区、日军炮击随县城、日军侵略随县环潭镇、日军在大洪山被我国军队击退逃窜等图片,大大增加了新闻报道信息量。其中有些图片来自民间收藏人士,经随州日报首次、独家披露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为日军侵略随州增添了铁证。

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党报的职责使命,也是党报彰显权威性、影响力,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优势所在。但地方党报在做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时,常常面临着主题重大和难以表达这两大“难点”。正如温州日报有关负责人所言,一方面,地方媒体受信息资源掌控能力和受众面较窄的限制,难以承受重大主题之重。地市级党报无法像中央级媒体那样可以不断接近核心信息源,并具备直接解读和阐释重大主题的能力,只能通过转载全国性媒体的报道当“二传手”,这样会因为缺乏贴近性,难以吸引本地受众。另一方面,在宏大主题中难以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容易在宏大背景之中迷失。作为地方媒体,在重大主题面前,如果大而论之,一来驾驭不了,二来读者也不买账。唯有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才能使得报道有出彩点,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受众需求,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随州日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为地市党报做好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1.吃透“两头”,特色落地。不管什么样的重大主题,对重大主题报道,创新表达方式,坚持以小见大,寓宏大题材于日常性叙事中,见人见事,在细节和小故事中展现主题的重大、细致和质感。如《肖店农民击毙日军司令官》一文,讲述了随县安居镇肖店农民在朱哈巴的带领下用台枪击毙日军司令官的故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在《坚守鸡鸣寺》一文中,引用34师师长公秉藩的碑亭记录:“黄风起,天为之蔽。撼山震岳,敌气为摧;两军鏖战,肉搏者五昼夜,斩敌二千,陈尸遍野。”展现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以及我国军队的顽强,给了读者更为真实、直观的认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把握主题,注重导向。这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开展抗战纪念活动,目的不是为了挑起仇恨,引发战争,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随州日报在报道中注意把握这一基调,没有刻意渲染日军的凶残暴行,而是更多地站在我方视角,报道我国军队的英勇顽强御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报道内容上,除真实客观反映正面战场抗战情况外,更加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情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很好地引导了舆论。

(随州日报)

猜你喜欢

随州系列报道老兵
湖北随州:助外出务工人员寻岗就业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老兵笑了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线上线下须联动 提升网站影响力
——浅谈随州网的创新之路
老兵
联合办学,随州花鼓艺术中职班花落技师学院
生日一过,老兵就要走了
正大集团正式对随州同星农业完成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