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老人”异地就医报销难
2015-11-14李林杨梦晨
李林 杨梦晨
“儿女在哪,父母在哪;父母在哪,家就在哪。但老人跟着孩子漂,一旦生病,就很麻烦。”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萍提出了这个担忧,“但很多老人得了大病,承担不起医疗费,就需要回老家去报销,这已经成为社情民意里一个很突出的矛盾。”
不踏实的晚年
吴大爷就是这样一位“漂老人”。
今年82岁的他,在新疆乌鲁木齐生活了大半辈子。2009年时,在北京打拼多年的儿子添置了新房,把老人接了过来。
吴大爷很快喜欢上了在北京的生活。但和原来不同的是,因为医保还在原单位,吴大爷每年看病报销,比过去多了一道程序——跑邮局。
“原来在乌鲁木齐看病配药,能报销的钱就直接扣掉了。但现在,需要自己先垫上,再把发票寄回去报销。”吴大爷说。
因为有冠心病,几乎每个月,吴大爷都要去医院开一次药。每次开药后,要把收费票据一一理好,攒够一年再寄给单位。
为了不寄丢,他还特地选了寄挂号信。这么多年下来,吴大爷慢慢养成了习惯。
比起吴大爷,王沐的父母就麻烦多了。
2007年毕业后,王沐没有回重庆老家,而是选择留在江苏南通工作。几年后,王沐成了家,在南通定居。王沐多次向父母提出,想让他们来南通定居,但每次两位老人都是匆匆赶来,又匆匆回去。
拦在王沐父母面前的,就是异地就医报销难的问题。
王沐的爸爸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要打3次胰岛素,需要定期去医院配药。遇上突发并发症,还得住院治疗。两位老人的退休工资加起来只有2000多块,看病是最大的一笔开销。
“现在医保报销比例差不多能达到70%,如果不能报销,我们就更承担不起这笔费用了。”王沐说。
所以,刚到南通工作,王沐就想到帮父母办理异地就医报销手续。然而,了解相关政策后,王沐的父母说啥也不让王沐再提这件事了。
“工作人员说,一旦办理了异地就医报销手续,就不能再享受原参保地的就医报销。”王沐的父母有时还要回重庆生活,他们担心办了手续后,如果在重庆发病,又会影响在重庆的报销。
为此,每次来南通,老两口都提心吊胆。动身前,王沐的爸爸都会跑到重庆的医院先做一个彻底的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身体状况良好,他才肯去女儿那小住。
一次,王沐的父亲在南通生病了,打了一周的点滴。看着医疗费单据上的数字越变越大,父亲心疼,病情刚有点好转,就急着要回重庆。
“他是不想让我多花钱,怕成为我的负担……”孝顺的王沐声音哽咽了。
异地就医报销难
留在老家,就要面临和儿女们的长期分别;跟着儿女,又经不起异地就医报销的来回折腾。希望异地报销能更方便些,成为许多“漂老人”和子女们的最大心愿。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仇雨临表示,目前,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异地就医报销政策。
据仇雨临介绍,现有的异地就医报销政策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已经开通了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地区。在这些地方,患者不需要自己垫支。看病就医时,直接刷卡就可以实现即时结算。
另一种是还没有实现异地联网结算的地区,异地看病需要患者先行垫付,再回参保地报销。
仇雨临说,根据目前的政策,只有两种情况下的异地就医是可以报销的:一种是在外地的急诊急救,另一种是在参保地办理了异地就医报备手续。
顾昕坦言,这种医保体系带来的麻烦,甚至可以体现在一颗小小的六味地黄丸上。“全国有几十家药厂在生产六味地黄丸,各省药品集中招标制度不一样,中标的牌子也不同。老百姓不看目录,就不知道这个差异。如果在异地就医,没有医保所在地药品目录中的那个牌子,就没法报销。”
“其实,异地就医报销难的问题,不光老人有,所有在异地就医的人都会遇到。”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庹国柱说,“现在人口流动性那么大,年轻人可能上半年在北京工作,下半年就去了上海工作,医保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庹国柱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实现全国联网。此外,庹国柱还提到,现在,各地的报销药品目录也都不一样,全国的医疗目录怎么才能较好地统一起来,也是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淘气摘自《中国青年报》2015年4月10日,图/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