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大学生军训工作的对策研究
2015-11-14林小红
【摘 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国普及,将转向规范化发展。目前大学生军训工作在制度建设、责任分工、师资培养、教学内容和方法、后勤保障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建立健全正规的大学生军训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生;军训;规范化
198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有关规定,我国开始在部分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试点。历经30年发展,学生军训工作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法规制度、健全的工作机构、科学的军事课程体系、过硬的军事教师队伍和设施配套的学生军训基地。然而,随着军训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军训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即如何理顺工作关系、规范军训内容、提高军训质量。为更好地适应国家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抓制度、抓管理,推进学生军训工作规范化发展将是今后加强学生军训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2007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下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军事机关、普通高校和承训部队贯彻落实,加强大学生军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防教育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促进建设和巩固国防。然而,相关法律规定或意见只是对于大学生军训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要求,实际操作性不强,大学生军训规范化发展相对滞后。
当前,高校军训工作已由试点期间的初级探索阶段转向全面发展的成熟阶段,军训工作无论从领导体系、训练内容与形式、教学管理还是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应规范化、制度化。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各级政府和军事机关要从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学生军训工作的重要性。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军事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学生军训的方针政策,明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对学生军训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评估。其次,军训办公室严格把关,选派优秀的军事教员到高校授课。第三, 由于军训已经被列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各高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教学规律统一把军训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参与负责军训教学工作全过程,并进行教学管理、检查和考核;按照军训大纲要求,加强军事学科建设,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要重视军训成果的巩固和发展,把巩固军训成果与建设良好校风学风、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只有把军训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对训练科目、理论教学进行考核,军训工作才能引起学校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促进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军训工作在高校教学中的正常化、系统化、规范化。
二、理顺关系,规范教育教学关系
为理顺军、校双方的教育教学关系,军事机关要成立专门的学生军训工作机构,建立稳定的工作机制,配备专人负责学生军训工作的协调和安排,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学生军训的施训工作;地方高校要成立大学生军训教学研究机构,建立军训工作研讨制度,定期开会研究大学生军训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加强与军事机关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共同制订适合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的、科学的、规范的军训制度,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大学生军训工作的目标。
此外,作为学生军训工作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学校的训练时间和承训单位统筹安排。承训单位必须在教育主管部门备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学生军训。对不具备承训资质单位组织的学生军训成绩将一律不予认同,并和军事机关一道分别追究承训单位和受训学校相关人员责任。
三、充实队伍,健全师资培养制度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军事课改革,提高军训效果的关键。一方面,随着军训改革内容、训练科目的创新,大学生军训对承训教官的整体素质和要求越来越高。军事机关要建立健全军训师资培养制度,把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培训纳入师资培养计划,严把师资质量关。承训部队要努力打造一支在反恐、防暴、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等方面有一定实战经验且作风过硬的队伍。同时要强化帮训官兵的管理,做到派出前有培训、有教育,帮训期间有检查、有指导,帮训结束有讲评、有鉴定。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建设本校的军事理论教师队伍,通过自我培养、参加培训和教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采取“专、兼、聘”的方式改善师资结构,充实师资队伍,缓解军事理论课教师短缺的现状。同时,各地可因地、因时制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从师资的角度确保学生军训工作沿着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健康发展。
四、更新内容,创新军训模式
高校军训的内容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军事理论思想等内容,二是与军事相关的知识技能,三是基础军事课。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军训内容长期停留在一些基础课目的训练和体验军营生活上,与中学生的受训内容区别不大,训练内容缺少系统性、连贯性。大学生军训的内容体系,应在中学阶段军事训练内容的基础上,有新的跨越和提升,要适当增加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如打靶、参观军事科技展览、野外拓展训练、军体拳、旗语、信号语等。还可以根据形势的需要,适当增加维护社会治安技能的训练,如反恐、防暴、防空、消防、自我防卫、反邪教、反传销以及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时自救互救等内容。
同时,应注重实效,改进教学方法。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应遵照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原则,增强教育主体交互性的观念,改变填鸭式、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教学,注重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注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学习兴趣。此外,在军事技能训练中,应改进训练方法,促使学生由被动的“受训”转向主动的“参训”。 此外,高校要建立健全军训教学科研制度,推进大学生军训工作规范化发展。
五、完善机制,建立心理干预机制
学生在军训期间思想和心理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军训的效果。高校军训组织者应该掌握其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思想和心理进行主动干预。高校一般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咨询室,军训组织者应当与其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及时把军训适应不良的学生情况反馈给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根据大学生心理变化规律,积极研究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的对策和办法。在军训中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既要积极做好集中训练期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采取多种方式方法预防、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并制订紧急状态下大学生群体心理预警机制和大学生心理干预辅导机制。
六、加强保障,完善军训保障体系
各高校对军训工作的经费投入应当完全按照专业课程的建设经费进行投入,如课程建设费、教师讲课费、师资建设费等都要按比例进行投入,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严格审查和管理。同时,建立健全军训经费预算制度,将军训期间参训学生和教官的伙食补助、训练器材、资料购置、学生军训服装补助等费用纳入年度预算,确保军训工作的后勤保障。对于宣传栏、红旗、枪械等可重复使用的军训器材,尽量循环使用,并统一登记编册入库。承训部队要按照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的有关规定,制订大学生军训武器装置的使用、保养和管理制度,按规定确保大学生军训期间器械供给。加强大学生军训场地建设,完善军训场地管理制度。
作者简介:
林小红,1978年3月生,江西萍乡籍,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