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从“点”切入
2015-11-14方如霜
方如霜
【摘 要】本文针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文本细读”的症候,就如何有效选择文本细读的“落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确位:切入一点,沉入文本意蕴;连成一线,品味文本情趣;构建一面,拓宽文本空间。“点、线、面”多维交错,步步为营。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文本落点;提炼主线
“文本细读”,就是从文本的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王崧舟老师说:“你要徜徉在语言之途,在汉语里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词语中。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来读。”文本细读的过程作为老师为学生开辟登山的盘山道的过程,如果文本细读出现了问题,只会为学生的攀登增加难度。当现阶段课堂教学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出现解读不到位、缠绕不清、蜻蜓点水或用课件代替文本等现象,学生的解读就会缺少应有的深度,学生就会在原地打转,就不会欣赏到文本所呈现的美妙,忽视了文本的主体性、本源性。那如何选择文本细读的“落点”?
阿基米德说:“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就一篇文章来说,也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这个点可能是一个标点,一个字,一个及其细微的地方。在细读文本时,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在“点”上沉入,由“点”到“线”的层层深入,再由“线”到“面”的整体构建,从而品味文本的内涵。
一、切入一点,沉入文本意蕴
在矛盾点激发思辩:《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其实,文本细读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不断形成自己独立价值判断的过程,鼓励发表不同的见解的过程。如《钓鱼的启示》中讲到父亲要将钓到的大鲈鱼放掉,我想给父亲讲道理,他却不容“我”争辩?“是父亲不喜欢这鱼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父亲很喜欢鲈鱼。“你是从哪些语句读懂的?”一个学生说:从“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句中,父亲为钓到这么大的鲈鱼而高兴,很喜欢鱼。另一个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可以看出父亲也想拥有这条鱼。“既然父亲也喜欢大鲈鱼,还偏偏要我放掉鱼。他肯定不爱我,甚至讨厌我。”我故意这么说。“我不同意老师的看法。在道德面前,父亲坚持要我做出明智的选择。留下鱼失道德,放掉鱼得道德。”“我也不同意老师的看法。父亲希望我做个有道德的人。他的爱是一种严爱、大爱。”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父亲不喜欢鲈鱼、不爱我”两处矛盾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文本语句的比较中明显地感觉到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文本中有一些看似相互矛盾的地方,如果能引导学生就此开展思辩性解读文本,定能让学生深入触摸文本,让学生智慧之火迸发,让学生情感之泉涓涌。
二、连成一线,品味文本情趣
牵“一发”——由关键句提炼主线:《钓鱼的启示》课文讲了“我”小时候一次钓鱼的经历。三十四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的启示。其中有一句“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以简驭繁、高屋建瓴地用这一句话统领导读全文,生发出了几个版块,帮助学生解读全文。作者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建筑师,正因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而这种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正是父亲给予的。“不容争辩”这个词充分体现了父亲的严格教育。理解“不容争辩”这样难度较大的词语,我并没有让学生查词典来代替理解的过程,用抽象的概念来解释深奥的语言。而是以“不容争辩”为支点,将文本的语言置于一种新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一种新的语意张力,调动起了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了相似的记忆,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不容争辩”一词打上了学生各自鲜明的个性烙印,丰富和完满了它的内涵。因此文本细读,就需要我们立足教材,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教材的关键词、句习得点,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习得最佳的语言,获得最佳的理解。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应有一条清晰明朗的主线,不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主线不明或思路混乱。”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
三、构建一面,拓宽文本空间
文本解读,可以适当运用孟子说的“知人论世”的方法,参考一些其他的“面”上的资料,如作者简介,家庭生活背景等等,来加深对文本的解读。而且在细读文本中还要注意课前勤预习,广收集,课中巧渗透,课后多拓展,通过一系列语言文字等的巧妙组合来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和心态,去品味文字后面的情韵,开掘作品蕴藏着的思想内涵。
链接层面,厚实文本:每一节课都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处往往也是教材蕴含深刻含义的地方,更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的地方。教学中,我们在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适时适当地利用拓展性阅读资料,可以引领学生更深入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涵。如《老人与海鸥》一课,文本中出现了两句话: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从两句话中“三个褪色、步行二十余里”可以读懂老人生活朴素,舍不得花钱,可是为了海鸥却付出了自己的所有。老人的行为令很多的学生不可理喻,为此,结合课外资料以具体的数字警示给学生,将老人对海鸥的深厚情谊展示得淋漓尽致。(补充资料:老人是一个退休工人,月工资只有308元,可是却每天花9元左右为海鸥买饼干,一个月就是270元哪!可以体会到老人为海鸥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这样的拓展阅读,突破了教学重难点,给学生提供了理解课文的支撑点,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而且丰满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文本是由一个个传承中国文化的汉字,一个个饱含深情的语词,一句句充满灵性的句子组成的,需要我们慢慢地欣赏,细细地品味。“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如果我们能够小处着眼,抓住一条主线,再从整体出发,高瞻远瞩,就一定能达到文本细读的至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7期
[3] 徐国良.《文本解读,语文教学的“铁门槛” 》,2008.3
[4]《文本细读中的“点线面体”》台州教研网,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