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资源灵活运用课堂整合更有效
2015-11-14麻小燕
麻小燕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现在用到我们数学课堂教学即教材运用上同样有许多借鉴之处。活用教材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引领;有利于我们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如何实现因材施教,本文从教学目标的落实,从关注学生的起点,从教材与板书的结合,还有从教材的原生态深化教材等几个方面对因材施教进行阐述,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关注起点;用活教材;落实有效
一、背景现状分析
课改以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更多样了;可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他还是一本书,一支粉笔在那里照本宣科;有的课堂却是光、声、电多管齐下,尽可能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材。是啊,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我们确实总可以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教教材的说,一本书,一支粉笔简简单单不是很好吗?用教材教的说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感悟教材……下面我个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认为教教材他把教材与学生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用教材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平时数学课教材应用中,老师往往脚踩西瓜皮,上到哪里丢到哪里,照本宣科,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什么都讲了,其实很多目标都没有到位,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材应用随意,想到什么教什么,教师习惯以书本为教条,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只知道照搬照抄,生搬硬套,而没有关注到教材,也没有关注到课堂,更没有关注到学生。教学总是一个模式,人为地变得呆板、枯燥,学生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兴趣更是无从谈起。那我想,在这里我们教师只有从教材出发,根据课堂实际,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年龄、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处理教材,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引领
课标上说,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不同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形,持有不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如果一味地只按教材中规定的题目、课本规定的知识进行教学。教学将很难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从而满足学生的需要。充分关注课堂的走向,学生的需要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就能更加有效地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探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实践愿望,使他们主动地建构知识,进行自由想象和直觉思维,实现课标所提倡的“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以使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
(三)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
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里说到要因材施教,众所周知那是对人而言的;不过我想,对于教材而言,他也是相通的。现代教育,从理论上早已接受了这种观点,但在实践中几乎都把备课看做是备教材、备教案,甚少是备学生,不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别,千篇一律地灌输知识,至于哪些学生能接受,哪些学生不能接受,学生接受多少,很多教师不去考虑。
三、如何实现因材施教
(一)围绕教学重点灵活处理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因材施教让教材生活化
要充分依据教材提供的材料设计教学,因为教材是体现课程标准及教学理论的规范文本,其材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在课堂预设时,我们对教科书进行了解读,正如前面教案所呈现的,我们对每一种算法都进行了针对性设计,数小棒,计数器,都为每个学生准备了,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教材上的每一种算法都出来了,那就体现算法多样化了,教学重点就较好地达到了,完全被教材的表面给误导了,我们只看到了教案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探究到教材的本质。
(三)结合教材,理出重点,板书优化
板书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南,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要比抽象思维更强一些。而教材他只是一个材料,学生很难一下子感受到它的重点和难点,那么,作为教师而言就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以使教材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文喆说过,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过程。那我想作为理论思维的数学,作为技术应用的数学,作为文化修养的数学,我们就可以在对所教学科内涵及本质的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在对学生学情作出全面分析之后,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以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从而达到以课堂为主阵地,活用教材,落实有效。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