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设置《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必要性
2015-11-14张萍
【摘 要】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汽车依然是国家大力发展的行业,这必然促使汽车的制造、使用、维修保养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也将需要大量的汽车职业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普遍设置汽车专业。然而,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太科学。本文通过对高职课程设置优化必然性和课程优化原则的阐述,从学生现实情况、课程效果和培养目标三个方面讨论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设置《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汽车专业;《金属工艺学》课程;必要性
当前,高速发展和转型的经济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一批有素质的职业人才,高等职业院校承担了该重要使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三十年,加之国家有关汽车制造、使用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汽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工具,不管是在工业使用上,还是在人们正常生活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汽车依然是国家大力发展的行业,这必然促使汽车的制造、使用、维修保养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也将需要大量的汽车职业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普遍设置汽车专业,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80%的职业院校设置汽车专业或者相关专业。作为高职院校重要专业的汽车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普遍受到关注,其研究者众多,成果也很明显。尽管目的是相同的,可研究的角度和切入点不太相同。本文从优化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讨论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设置《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必要性。
一、高职课程设置优化的必然性和课程优化的原则
1.高职课程设置优化的必然性
首先,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其设立课程是在中职教育的基本上,大量参考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而确定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成绩,可是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依然有中职的教育的影子,尤其是在高职教育的课时减少、实习时间增多的情况,作为高等教育有效补充的高职教育,其课程的设置已经出现知识系统差,基础理论不扎实的情况。
其次,经济的发展,工业产业的变化给高职课程设置带来新的要求。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新的形式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具备更好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更高的职业应变能力。专业课的设置应该具备“宽基础”的基本特征。
再次,课程理论也在发生变化,新的课程理论也要求进行课程设置优化。设立高职教育以来,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理论经历了技能本位论、能力本位论和综合素质论三个阶段。技能本位主义为了某个专业开发和设置一定的专业课程满足一次性就业的需要。这是当年经济形式相适应,可以快速弥补专业人才的缺口。职业终身制的破除和市场经济的活跃,职业员工的能力开始被人重视,也就产生了能力本位论的课程理论。当然,近几年,在强调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文教育、生活习性也开始被人研究,研究表明在当前的情况,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应该受到高职教育的重视。这样以来,课程设置理论就不段更新变化,随着课程设置理论的发展,课程设置优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2.高职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
首先要考虑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设置就是将这么目标分解,通过课程的开设来实现目标的达成。优化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考虑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明确,各高职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也很明确。每个专业课程优化都需要考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其次要考虑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教育教学是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工作。教育教学要有教学是循序渐进、理论和事件相结合。课程设置优化需要了解该专业教育教学的规律,不符合基本的要求会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学生自学能力不高的情况,盲目的删减一些基础课程,会给后续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二、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设置《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必要性
1.高职汽车专业的介绍
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汽车应用技术是当前汽车专业比较常见的两种形式。汽车专业的设立的目标就是满足当前社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要,当前社会对人才需要更多元化,就算这类技术性很强的人才,社会也需要其基础知识面比较扎实,动手能力强,自学能力强。可是纵观当前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模式还基本上停留在仅仅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查看这个两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基本上基本上都是技能性的培训。根据课程配置优化的要求,需要对汽车专业的课程进行优化。
2.《金属工艺学》课程的介绍
《金属工艺学》是研究机器零件的常用材料和加工方法,即从选择材料、制造毛坯、直到加工出零件的综合性课程。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零件加工的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及创新意识,并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可以说金属工艺学有关课程上面的内容是所有从事金属有关工作所必须了解或者掌握的知识。
3.《金属工艺学》课程设置必要性的讨论
(1)学生情况决定必须设置该课程。高职学生的情况比较特殊,他的学生起点比较低,知识水平积累较少,自学能力不强。作为汽车专业一定会和金属打交道,后续学习需要大量的金属基本知识做基础。如果不设置该课程,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不强,后续的学习过程必然出现基础不牢、所学知识一知半解的结果,影响后续学习的效果。这样以来,优化课程设置就需要考虑这个因素,从学生缺少的知识点做起,设置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来就高,直接进行技能学习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整个教学质量,从最基本知识学生,能让学生接收起来比较容易,进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2)金属工艺学课程本身的效果。金属工艺学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设置这个专业课程,可以给学生一个牢固知识基础,并且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能给学生更大的学习信心,通过工艺学课程本身的实践安排能让学生了解这些零部件是从哪里来,这些缺陷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能在后续学习和工作中,了解最根据原因,同时,基础的实践动手更能有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总之,金属工艺学是基本课程,上面的知识是对汽车专业所需知识系统的基础,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有效的完善教学体系,金属工艺学本身的特点又更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从培养目标上考虑必须设置该课程。当前社会要求汽车专业的毕业生具备综合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根据原因的分析是一项重要基础能力。例如:维修汽车,不单单需要可以维修,还需要掌握问题的原因,制定出最佳维修保养的方案,这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这就要求不仅仅是经验的传授,还需要一定理论知识的灌输。这样的培养目标要求必须设置该课程。
总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必须设置《金属工艺学》课程。当然,高职院校毕竟不是本科高等教育,尤其是汽车专业也只是机械专业的一些细小分支。《金属工艺学》课程设置可以简单,了解基本的知识即可。
参考文献:
[1]黄建湘.校企合作下高职汽车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导报,2012,(29)
[2]郑玉英.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机电技术,2011,(8)
[3]孟坤,潘蕾.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学,2011,(13)
[4]谢锦平.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
作者简介:
张萍(1965.5~),女,回族,广东惠州人,工学硕士,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教师,高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