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孩子多彩童年点燃孩子艺术火花
2015-11-14梁贝贝
梁贝贝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如何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美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其评价标准并没有一定的量化标准,往往在评价时一不小心就走了“老路”——只关注美术学科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随着美术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美术学科教学评价应有所改变,关心学生美术学习的变化与成长,强调学生个人本位,评价其学习成果,尝试多元化评价、激励评价、客观评价。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误区
(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受评价传统的制约,美术教师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成果,通常是通过一次比赛获奖或完成一件作品来决定学生的美术学习成绩。在课堂结束时,一定要在下课前三至五分钟,进行评价活动。这些评价行为都表现出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
(二)只重技能知识不重情感
1.以绘画技巧运用来评价儿童作品
有些教师评价一幅画常常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等为标准,忽略了作品的内涵,忽略了作品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表现方式,与众不同的审美观等。
2.以科学理论来评价儿童作品
重视准确性。绘画中找出几处科学性的错误:“天空是蓝的”“头是头,身体是身体,比例要恰当”“地球是圆的”等等。忽略了美术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一重要作用。
(三)只重教师评价不重自我评价
当前美术教学评价的一个主要形式还是以学生作业集中起来,由教师评定为主要学业评价形式,面对那么多的作品,教师很难深入去了解学生作品的意图,只能是带着自己的喜好去评价优劣,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作品,误导了儿童对绘画的理解,扼杀了童趣,从而使儿童画过早地成人化。学生得到的反馈只是等级的优劣,没有获得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二、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建议
(一)由重结果的评价变为重过程的评价
传统上,美术教师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常以对于学生美术学习的优劣通常是通过一次比赛获奖情况,或完成一件作品来决定学生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成绩。很显然,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的作用。文学家罗曼罗兰说:“不要只在乎事情的结果,只要曾经努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这句话更为适用。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学生最终的作品来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差异。我们应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个性特点和绘画特点。
(二)由量化评价变激励评价
而美术学科同其它学科不同,其评价准则比其它学科要模糊得多,没有一定的量化标准。这就要求教者慎重的处理好量化的过程。面对学生的作品,我们就不能简单的以85分与75分或者是以优与良来区分,这样只会给孩子的在心理上制造一个人为的障碍,扼杀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贬低自己。怎样来避免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对孩子的一件作品从有创新意识,有情趣,有一定技法等方面分别去定位,突出每件作品的优点及不足,对于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对于不足不能给予批评或置之不理,我们可以在学生作品上多以赞扬鼓励的语言来进行评价,而不以分数来评价。如:在作品下注明“你的作品相对以前有很大的进步,颜色的运用上大胆明快,小动物画的活泼可爱,老师很喜欢,但背景画的太空旷了,老是觉得可以多画一些花草,这样就更好了,希望你的下幅作品可以画的更棒!!”以语言激励的形式来代替分数。即对学生作品给予肯定和赞扬,也可以指出作品的不足。
(三)由单一评价变多元评价
传统上,美术教学评价只强调美术技能技法,而忽略认知和情意。即使是技法部分也只强调训练而已,因此评价的内容是单一的。除此之外,传统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教师一个人给与评价,因此,评价方式、评价人都是单一的。相反的,在多元的美术教学评价里,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是多样的。因此,除了对美术技能技法评价外,还要兼顾情谊和认知的评价。而在评价者方面,我们不但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兼顾同学、家长对被评价者的评价,而我们最注重的是学生的自评。因此,我们现在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都是多元的。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多参与评价,自己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自己对同学作品的评价,而老师则给予学生们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
总之,我们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美术技能的情况下,又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从学生的心理上开始影响,改变他们对美术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充满激情,打从心里喜欢美术喜欢艺术,从而自发学习美术欣赏艺术。给予孩子彩色童年,点燃孩子的艺术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