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的应用题教学策略探析
2015-11-14邹勇
邹勇
【摘 要】初中数学对学生而言尤为关键,在考试当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比例。应用题教学作为数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灵活多样、联系广泛的特点,因此其思路也较难把控。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应用题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所以,为了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只有不断寻求应用题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加快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完成。
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新特征
1.源于生活
为了实现运用数学应用题建立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对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让学生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等教学目标,新课改中对于应用题的选材更加注重生活化。数学应用题通过学生所了解的生活联系到数学问题。比如银行的存款利率、篮球的比赛成绩等等,均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2.形式丰富
新课改将原本教材中的大段文字变为图片、表格、对话、故事等不同形式,令应用题也变得尤为生动有趣,并且具备较浓的生活氛围。如此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题材广泛
原教材应用题的题材较为单一,新课改中,应用题题材范围较为丰富。通过农业、建筑、人口、节能、节电等各个方面运用到数学,乃至微观世界中的高速粒子运转以及宇宙中行星的运转均成为教材的选题。
4.思想建模
对于新课改而言,数学应用题的方程、函数以及不等式均与现实生活所连接,并成为重要的模型。所以,在教学当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建模的意识。
二、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方式需提高
对于传统教学而言,过于注重老师在课堂中的位置,从而遗忘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正因如此,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激情。并且还由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而令学生在思想中产生惰性,逐渐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仅单方面依赖老师的讲解。但由于应用题具有灵活性,所以其解题思路也具备相应的繁琐性,即便其中包含了老师的讲解,可是一旦学生在思考方面欠缺主动性,则较难令学生建立解题思路,如此则会导致在听讲时能够较好的掌握不同结题思路与方法,可是在独立操作时则会毫无头绪。
2.学生欠缺解题经验
由于被传统教学所影响,令学生并未注重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连接,如此形成数学知识与生活脱轨的现象。数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思维的科目,对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十分有利,数学教学中,数学理论与生活欠缺连接则会令学生在处理数学应用题时欠缺充分的经验,如此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则较难构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最终对学生的数学成绩产生影响。
三、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1.训练学生归纳能力
类别较多的应用题均具备了大量信息,学生通常在解题时会觉得力不从心。可是所有题目均能够归纳成具体的几个类型,之后经由数学建模进行归纳总结,因此获得答案。由于大多时候初中生的归纳能力有限,因此老师则需将归纳类比的数学逻辑思维传授给学生。
比如,为了令能耗有所降低,提高环境质量,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限塑令(“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并在2008年6月1日开始执行。学生在掌握状况后,在6月10日到某农贸市场对一些购物者进行调查,该市场依照塑料袋的承重情况分别销售三种不同塑料袋,价格分别为0.1元、0.2元和0.3元。以下两个图片则为本次调查中获得的不完整统计图,以每人每次仅使用一个购物袋为标准,通过图中信息,回答以下问题:首先,本次调查的购物总人数为多少?其次,将条形统计图补全,并阐述扇形统计图中0.2元及0.3元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多少度?最后,如果6月10日到此市场购物的人数为3000人次,此市场则需售出多少个塑料购物袋?并依照这一调查,说说你的观点。
由于这道题的信息量较大,所以只有通过仔细整理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才能够顺利解答出所有的问题。
2.加强阅读
阅读可以从题目中获取、加工、重组并概括信息,因为应用题涵盖的知识面较广,文字较多,许多学生只会大致浏览一遍,常常会曲解题意,因此导致解题错误。所以,对于应用题的解答必须先仔细阅读题目,只有如此,才可以正确理解。我们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此让学生准确读题,在阅读中理解题意,寻求出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数量乃至解题的思路。如此反复练习,必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由于课程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且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老师则需依照数学的教学特点,细致设定应用题教学,将教学融入到生活当中,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和分析,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华祥.谈生活教育理论与应用题教学的整合[J].吉林教育.2010.(02):30-31.
[2]杜锦雄.初中数学的应用题教学现状和对策[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0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