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看初中英语教学行为
2015-11-14冉启艺
冉启艺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策略不知被多少学者反复论述过,但是我们的论述往往都是从考试的角度出发的,没有多少人是在真正的研究了课标以后才去认认真真的做研究,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来说说初中英语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学行为
为了更好的实施英语的教学,笔者将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来指导英语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行为。
一、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职业选择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英语课程将更有利于学生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丰富自身思维方式,增进国际理解,提升人文素养。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好的发挥英语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学习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生活所用,所以,在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将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比如,在“visiting”这个教学话题中,笔者就是以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来展开教学的。在上课之前,笔者为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那就是说一说自己曾经旅游过的地方,待上课时,大家交流学习。这样的话,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学习英语了,从而使英语的学习联系实际、回归生活。
二、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是英语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课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发展的需求,使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同时,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性化的活动,学习者由于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三、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渐进性。所以,教师在设计英语课程时也应放眼大局,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等各项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英语上获得长足发展。
四、强调学习过程,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的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题材和体裁多样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为学生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同时,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练习口语,笔者常常为学生举行一些小型的演讲活动。在组织演讲活动之前,笔者常常为学生通过视频或音频的方式播放一些优秀的英语演讲比赛视频,这样能让学生进行一些借鉴和模仿,其实这就是开发了其他的英语学习资源。
总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我们要在大纲的指导下实施恰当的教学,只有符合大纲的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抓住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让英语的作用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贾红梅.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08).
[2]喻卫森.教学方法与艺术[M].长城出版社,2001年.
[3]阎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