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非诗以及学诗与立言──中国古典诗歌讲堂实录
2015-11-14施议对讲述记录
施议对 讲述 吴 昊 记录
序·跋·选·萃
诗与非诗以及学诗与立言──中国古典诗歌讲堂实录
施议对讲述吴 昊记录
中国文学有两大组成部分:韵文和散文。我们所讲的韵文,就是其中的一大组成部分。比如诗、词、曲、赋,一般都包括在韵文里面。那么,有韵之文是不是都是诗呢?不一定。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妈祖庙里的签诗,每一句都押韵,但都不是诗。而无韵之文呢?无韵之文也未必非诗。比如《史记》,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谓其富文学性 ,可与《离骚》相媲美。这是另一意义上的诗,无韵之诗,但并非韵文,不在我们的论说之列。
下面讲三个问题:一,诗与非诗的辨别方法;二,疯子与天才只一线之隔;三,学诗立言的古今意义。
一、诗与非诗的辨别方法
具备怎样的条件才算是一首诗呢?“一片两片三四片,三片四片五六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如再添一句:“飞入梨花都不见”。这四句,是不是一首诗呢?是。是啊,看起来还挺不错。这是一位大才子作的,知道是哪一位吗?纪晓岚。对,就是这位大才子。哪部电视剧有这首诗?《还珠格格》。
这四句话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首诗,这里面有两个条件。大家看看,这四句话写的是什么呢?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三片四片五六片,正不停地飘飞。这是一物,雪花。雪花一物以外,还有甚么呢?梨花。这是另一物。有此二物,就有机会构成一首诗。单单一物不够,成不了诗。这是构成诗篇的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凡此二物,要有共同特征,能够联想。比如梨花和雪花,这两样东西有没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呢?有。二者都呈白色。但是枫叶行吗?《还珠格格》里面所说,是不是枫叶?如果是枫叶,那就不可能看不见。据查,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所载这首诗的第四句是:“飞入草丛皆不见”。说明此中二物,雪花和梅花,此物与彼物,一个固定,一个不固定。此物固定,因为是诗篇歌咏对象;彼物不固定,可以是梨花,可以是梅花,可以是芦花,甚至是草(草丛)。作者依据各自不同的审美标准进行选择,读者也依据各自不同的审美追求进行取舍。比如:“飘飘大雪何所似?”这是此物。而彼物呢?“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两种比喻所提供的答案,其所呈现美感效果各不相同。这是《世说新语》里面的故事。问与答,并未构成诗篇,但已具备构成诗篇的条件。
以上所说,是构成诗篇的条件,也是辨别诗与非诗的方法。计二项:一看是否具备二物,二看所具备二物,能否联想。以下说联想的方法。
联想的方法,千头万绪,归纳起来,有这么二项:
其一,从空间维度看,此中二物,此物与彼物,联想的方法是,以彼物比此物,或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是横向的联想。
两种方法,皆出自朱熹《诗集传》。以彼物比此物,此物、彼物,二物皆明显出现。例如,雪花和梨花。这是诗六义中的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一物明显出现,一物未曾出现。例如,诗三百中《关雎》的他物和所咏之词。他物——成双成对、关关鸣叫的水鸟(雎鸠),就在眼前,而所歌咏的对象——淑女与君子,并未出现。这是诗六义中的兴。
其二,从时间维度看,诸往与来者,过去与将来,联想的方法是,告诸往而知来者。这是纵向的联想。
这一联想方法,出自孔夫子与其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段对话,见《论语·学而》。首先,对于子贡的疑问,应如何解释?子贡做生意,看到社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请教孔夫子,谓而今贫富悬殊,造成社会矛盾。如贫困的人不那么拍马屁、奉承人,富贵的人不要太骄傲,不就好些了吗?孔夫子回答:这么说当然也可以。但不如改换一种做法,贫困的人学一点乐,富贵的人学一点礼,那可能更好一些。孔夫子所说的乐,相对于礼,礼乐合在一起,就是文化。相当于现在所说,建设经济大省,也要建设文化大省。有论者将礼乐的乐解释为快乐的乐(李泽厚《论语今读》),谓贫困的人快乐一些,富贵的人礼貌一些,恐未妥。子贡听了孔夫子的话,接着说,那不就是诗中所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意思吗?亦即大家有商有量的意思。孔夫子说:赐呀,你现在终于有资格跟我讨论诗的问题了。告诉你以前的事,能够知道未来。意即懂得从诸往联想到来者。
懂得联想,具备言诗的资格,亦构成诗篇的条件。联想的方法,对于诗与非诗而言,既是一种辨别的方法,也是一种创造的方法。
二、疯子与天才只一线之隔
说完资格和条件,以下进入实证阶段。怎么开始呢?暂时不必限题,也不限格,依据上文所说,具备二物,而且能够联想,试作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上一学年古代韵文班同学的两篇习作。一篇《春草》,工商管理学院学生林远茵所作;一篇《榴花》,社会及人文学院中文系学生郑嫦娥所作。由于是初学,不让叙说大题材,做大题目,比如一国两制、爱国爱澳等等。我让写花花草草。花和草,都在眼前,都看得到,比较容易把握。
林远茵《春草》诗云:
春来小草作先锋,好向人间着翠浓。
雨打风吹都不怕,碧云深处认无踪。
这首诗从第一句到第三句,都很普通,充其量只是一首打油诗。你们都做得来。但是,和上文所说《雪花》诗一样,加上第四句,就大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这位同学讲了疯话。诗中二物,春草和碧云,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这是清清楚楚摆在眼前的事情。那么,就这首诗看来,究竟哪个在地上呢?是春草,非也。是碧云。又是哪个在天上?是碧云,非也。是春草。这不是疯话是什么呢?也正因为是疯话,所以才这样不一样。不是吗?你看,眼前的春草,向人间展现翠浓,越行越远,直到和碧云连接在一起,不就到天上了吗?而碧云呢?和春草融合在一起认也认不出来,不就在地上吗?想写好诗,成为天才诗人,就看你会不会讲疯话,敢不敢讲疯话。因为天才、疯子,只是一线之隔。好了,再看看,诗中最好的是哪一句?第四句。不错,这一句最好。为什么呢?这是二物中的另一物——碧云。有了另一物,才能引发联想,才能构成诗篇。这一句,是我添上去的;但这一句不是我的,是柳永的。偷过来给这位同学。行不行呢?行。为什么呢?记得有一回,我说,熟读唐诗三百首,同学们即刻接着说,不会吟诗也会偷。可见这所谓“偷”,还是有出处的。只是我觉得,字面上不太文雅,仍然坚持清人的说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春草诗的来历。
歌咏春草,三句以外,偷得一句,构成天才的创造。但只是一句,似乎还算不上什么大本领。两句呢?是的,有的偷两句。本领好像大一些。三句行吗?是的,四句的诗篇,一句自己的创造,三句是偷来的。例如,上文所说雪花诗,除了“飞入梨花都不见”,此外,又有“飞入梅花都不见”,以及“飞入芦花总不见”。至梨花一诗,纪晓岚另作草丛,亦有三句非自己所创造。梅花及芦花,分别传为林逋和郑燮所作。相关事例,都是偷来三句,自己加上一句。这一事例说明,四句偷三句,可行。那么,四句都是偷来的呢?行吗?也行。古诗中有此例,叫集句。但四句一般集自四位不同的作者,或者集自一位作者的四个不同的篇章。有没有集自同一作者的同一篇章呢?以前似未有,可现在有。例如,韵文班同学郑嫦娥所作《榴花》(改琼瑶诗):
昨夜榴花初着雨,轻盈一朵娇无语。
天涯可有解花人,莫负芳心千万缕。
这首诗四句,皆来自琼瑶小说《一颗红豆》中的一首《榴花诗》。其曰:
昨夜榴花初着雨,一朵轻盈娇欲语。
但愿天涯解花人,莫负柔情千万缕。
琼瑶所作,首二句出自唐寅《妒花歌》;次二句为自己所增补。唐寅诗云:“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琼瑶改海棠为榴花,改数朵为一朵。可作为上文所说四句偷二句之例。琼瑶此作,第一、第二、第四句,三句所用韵为六语(语)、七虞(雨、缕),基本符合一般古典格律诗的用韵规则;但四句都以仄起,犯失黏禁忌,不合古典格律诗的平仄规定。就格式及体制看,琼瑶此作,还只能算是一首现代新体格律诗。郑嫦娥所作,四句都拿来,有没有问题呢?没有问题。因为拿来之后,格式、体制改变,已是另外一种创造。琼瑶、郑嫦娥两篇诗歌作品,改与未改,二者相比较,题材及意思,亦即内容及主旨,尽管并无不同,但其格式及体制,经过调整,却不相同。郑嫦娥依据古典格律诗的平仄组合规则,将“一朵轻盈”改成“轻盈一朵”,将“欲”改成“无”,并将“但愿天涯”改成“天涯可有”,改作之后,令其成为一首合格的古体绝句。就文章体制而言,郑嫦娥所作调整,即将现代新体格律诗改而成为古典格律诗,还是比较成功的。而且,如从诗的构成看,经过调整的这首榴花诗,其中二物,榴花与心花(芳心),相互映衬,令人联想起少女情怀,似乎更加充满诗意。至于知识版权问题,一个“改”字,应当说已经有了交待。当然,对于初学,仍须鼓励首创。
三、学诗立言的古今意义
以下说说为什么学诗、为什么上韵文课这一问题。班上同学,有的来自工商管理学院,有的是学习英语传播的,到我班上来,究竟想干些什么呢?增加知识。不错。了解前人是怎么生活的,也不错。古诗是古人用来记事,用来抒发情绪的。那就是用来发牢骚,是不是?古人有牢骚,我们有没有牢骚呢?这就带有一定功利目的。也是学诗的一个原因。除此以外,还有呢?为了拿学分,是不是?当然不能说不是。这一问题应当怎么回答呢?不必考虑得那么复杂,可以将复杂问题用简单的方法来解决。不过要有根据,有来历不能杜撰。最好都要有出处。现在我不能那么快将答案说出来,先考考你们。以展开视野,拓展思维的空间。究竟到哪里去寻找答案呢?看书、看电视,懂吗?看看哪个人说诗说得最多?经常讲出一些诗句来。是不是我们现在的崔特首?他讲不讲诗?是温家宝总理?是的,温家宝总理说得最多。跟谁说呢?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前段日子,金融风暴,美国有难。中国给买了多少债券呢?几千亿呀!如果都给兑现,美国恐怕就要关门。为此,希拉里到访中国,并于临行之前,在美国亚洲协会的讲话中,特别提到“同舟共济”一词。可谓有备而来。但中方也主动接招。国家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希拉里,即说:现在世界上正面临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非常赞赏你说的一句话,各国要“同舟共济”。这句话来自《孙子兵法》,是讲中国古代吴国和越国原来处于交战状态,后来变为“同舟共济”,但后面还有一句话,叫“如左右手”。说明中美两国,不单单是“同舟共济”,还怎么样呀?还要手拉手,携手共进。建立起新型的大国关系。没有手拉手,船只颠簸,就都会掉下去。这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对于中国成语的活学活用。
“不学诗,无以言。”见《论语·季氏》。这是孔夫子告诫他儿子鲤所讲的话。诗,指诗三百;言,乃言语的言。意即不学诗,就不知道怎么立言。或者说,学诗乃为着提高讲话的技巧,以增强论辩能力。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夫子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为什么学诗、为什么上韵文课的答案。学诗究竟为了什么呢?就今天的情况看,仍然是为了立言。或者说学会讲话,学会跟人家沟通。古时候,诸侯间会面及结盟,须赋诗、引诗;士大夫觐见诸侯,诸侯觐见天子,须献诗陈志。学诗立言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事例,《左传》等典籍皆有记载。
那么,学诗与立言,究竟何者为先?是将学诗摆在首位,还是立言?看起来,学诗好像很重要。其实不然。自古以来,学诗就是为着立言。学诗的人对于诗,一早也就并不怎么恭敬。正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所记载,“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对于诗三百,学诗的人往往断章取义,各取所需,而不管诗本身的意义。这是古人赋诗、引诗所持立场及态度。至于今时,因时空拓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场面更加广阔,内容更加复杂多样。天天吵架,纠纷不断。是不是?就看怎样跟人家吵才会赢,懂吗?所以,凡所赋与引者,其范围及手段,比起往昔,皆更加无所不用其极。不仅《孙子兵法》,还有其它典籍,只要为我所用,不管古今中外,拿来就是。老祖宗的经验,令人受益无穷。
讲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言语为传播工具。师生双方,教学互动,就学诗与立言的关系看,不一定要求学生持以何种立场及态度,但须认清,何谓审美标准,何谓功利标准。这也就是说,对待古人的经验,现在还不能那么功利。因此,讲堂上所有,仍须将学诗摆在首位,立言次之。这是我们这门课程的宗旨。
(作者系澳门大学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