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楹联欣赏
2015-11-14云南石艳萍
□云南 石艳萍
刘红波,广西岑溪人,网名古风犹存,岑溪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其人联作雄浑大气,兼具灵动巧思。因去年获楹联奖项繁多,故有联友戏称2014年为对联界的刘红波年。联赞曰:
红载中华韵;
波扬南越风。
对联是各种文体的大熔炉,它有诗的意境,词的灵巧,曲的韵律,赋的对偶以及散文的飘逸。这是他对对联的诠释。正是高水准的认知和追求,成就了他作品强烈的艺术魅力。刘红波自勉:“陋室蜗居催雅梦,粗茶淡饭养清心。”这是他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准确写照。
岩骨蕴花香,一杯参透佛儒道;
金风携玉露,千古融通天地人。
此联是刘红波在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旅游节,最佳茶楹联大赛获一等奖对联,虽然题的是轻盈的茶叶,却写得境界博大,将茶的效用适度地艺术夸张,却又有理有据,让人无可辩驳。同时,清词丽句,使人耳目—新。普通的岩石,说成岩骨,茶水比作玉露,如此清新流畅,不由人不爱。金风点出了茶博会召开的季节;作者深谙岩骨花香的内涵,“天下名山必产灵草”,得天独厚的武夷岩茶冠绝天下,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和水金龟“四大名枞”,其中“大红袍”被誉为武夷岩茶中的“茶林盟主”。“岩骨花香”是人们对大红袍香韵的形容,这种说法不仅道出了大红袍与武夷山自然环境深厚渊源,也描绘了它的香气与神韵。武夷山地域、海拔、气候造就了大红袍独特的“地韵味”,也被称为“岩韵”,切时切地切物佳联在赛事中夺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馏露蒸霞,千古同斟赊店月;
秉诚执信,一旗重振汉家风。
此联是刘先生获河南赊店老酒文化赛事一等奖联,兼具大气与灵动艺术特点。上联通过馏露蒸霞对酒的比喻展开联想,营造出一种在苍茫月下共同举杯的意境。下联将诚信的经营理念与赊店的历史传说融为—体,让人读后有回肠荡气的慷慨之感。
敢当追梦人,看禹甸生辉,城乡共拓富强路;
高举凌云笔,为金华洒墨,天地大书诚信篇。
此联题金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联从两个方面入笔,上联写实,下联写虚。以追梦人的实干,对仗成功事业必要条件诚信。追梦人活力四射,对仗凌云笔冲天激情,工稳生动。此联写得气脉贯通,令人读后顿生豪迈,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寻梦清江浦,看柳影婆娑,临水钓来千顷玉;
敲诗大运河,听橹声欸乃,问谁摇活一城春?
这是题清江浦开埠600周年楹联。此联借景抒情,用贴切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让人既见其景,复闻其声,如临其境。联的佳处还在于将实写虚,遣词不粘不滞。上下两联互为补充,互为映对,互相提升,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何用千金求种子;
不教四海有闲田。
此联题国际种业交易中心。上联以含蓄的语言,暗示种子价格优惠,下联暗示种子质量优良,以如此精短语句表现出深刻的内涵,是不可多得的佳联。当然,种子对闲田对仗略宽,如果改为良种对闲田,反而不如原句中的种子说法更为朴雅可亲,不知作者成联时,是否也曾有此比较。
云路苍茫,拄杖仙归犹带月;
天坛寥廓,敲棋客去不知年。
此联题洛阳荆紫仙山,对仗工稳灵动,上联在苍茫云路、如银月色中,安排游人归去,与神仙何其相似?下联则用简短的四字,塑造出空阔的山顶联境,而将烂柯的神话暗隐其中,从而给人以时间悠长的感受,让人读后大有远离人间烟火之感。这就是文字的至高境界,言有尽而意无穷。
当代是楹联繁荣的时代,楹联艺术通过众多联人的参与已经达到了不输过往任何朝代的高度,可以称得上楹联盛世。其中刘红波即是众多佼佼者中的—位。这除了他丰厚的古文化造诣之外,也与他的勤奋和才气有很大关系。他的佳联数量众多,不能—一列举,希望品赏中能够对联友们有所裨益同时也祝愿刘先生多出佳作凭借自己出众的才智不断丰富中华民族楹联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