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语境的对话
——评张全之《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无政府主义思潮》

2015-11-14徐仲佳

传记文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思潮语境

文 徐仲佳

中国语境的对话

——评张全之《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无政府主义思潮》

文 徐仲佳

当我捧起张全之教授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无政府主义思潮》一书的时候,似乎回到了十多年前我们共同负笈金陵的情境中。那时候,每每茶余酒后,全之兄就会絮叨起他的“无政府主义”。茶余,他是冷静的,伴着茶香,细细分享他的发现;酒酣耳热之际,他就常常为过往先贤的伟业而慷慨激昂起来,拍桌大叫。而今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冷静、慷慨都化为了眼前这本厚重的著作。

当年听全之兄絮叨无政府主义时,我对他的发现并不以为然。在当时的我看来,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政治、文化领域影响颇大,在文学领域却少见踪迹,将二者扭在一起不免牵强。我的这些看法在我读完《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无政府主义思潮》之前,没有多少改变,虽然,我在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有关巴金的篇章,也会提到无政府主义思潮对巴金创作的影响。读过全之兄的大著之后,我之前关于无政府主义思潮之于中国近现代文学关系的看法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无政府主义思潮》一书最大的贡献就是梳理了从晚清到民国期间,无政府主义思潮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这种梳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书细致爬梳了无政府主义思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这一独特的语境中的来龙去脉。作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过程中影响巨大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国内学者如蒋俊、徐善广、路哲,美国学者德里克、韩国学者曹世铉等在此之前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缕述。全之兄的贡献在于,他自觉地将这一思潮在文学中的渗透置于中国近现代的语境中进行爬梳。这一工作既不同于之前学术界对作为社会思潮的无政府主义在中国流变所进行的梳理,而更注重无政府主义所显现出来的文学性特征;又能够细致体味中国近现代独特的现代性语境所赋予无政府主义思潮的特有内涵。关于前者,张全之认为,无政府主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启蒙主义本质、道德理想主义以及幻想色彩使之带有鲜明的文学性。这一特征的剔抉从无政府主义思潮内涵层面为解释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中大量作家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这一关键文学现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关于后者,更是全之兄研究的注重点。无论是梳理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变迁,还是在中国文学中的渗透,他都对其与中国语境化合的情形加以着重发掘。例如,在剔抉晚清无政府主义思潮时,他将当时中国无政府主义者们与反清排满运动相遇合的情形揭示出来,指出他们将无政府主义理论与“民意党”人的恐怖主义结合在一起,一者“满足了落后国家小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浪漫幻想”,一者则“契合了他们渴望革命速成的迫切愿望”。再如,他揭示晚清无政府主义者们对无政府主义理想世界的阐发,不仅注意到他们将无政府主义的互助社会与中国儒家大同理想相融合为“大同至境”,而且还注意到他们在迈向“大同至境”的路径中还增加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中介。他把这些变化称为无政府主义者们“顺应中国国情的变化”。类似的卓识在其考察无政府主义思潮渗透文学发展变化过程时更是纷繁迭出。他认为,“晚清乌托邦小说的两种形态形成了一种制衡解构,既支持了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诉求,也避免了民族主义的狂热。”;无政府主义思潮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重要资源;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无政府主义以与左翼文学颉颃的姿态对新文学进行渗透,等等。尤其是他对无政府主义思潮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做了前人未做的发现。通过《新世纪》与《新青年》在语言观、文学功能观、科学精神以及教育、劳动、自由等现代观念之间的关联的钩剔,他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无政府主义思想是构成五四新文学的重要思想资源。这为我们体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证据。上述这些卓识不仅仅注意到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语境中的新变,而且是对这些新变背后的社会文化结构性因素进行了细致辨析,为其论证开拓了疆域。

其次,本书在梳理无政府主义思潮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关系时还体现出了与既有研究强烈的对话意识。人文学科的创见不可能完全依赖自创话语体系的自说自话。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所谓“发现”都是在与前人研究的不断对话中凸显出来。可惜的是,在当下的文学史研究界,这种对话意识并不显豁。很多研究者,或者迷恋于自我话语体系的完善,或者封闭于自恋式的自说自话,很少主动与前人进行对话。全之兄的这一研究则以开阔的学术视野与研究界既有成果进行广泛而细致的对话。他在梳理无政府主义思潮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关系时,十分自觉地将自己的研究与数十年来学术界(从文学研究到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再到文化研究的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联系起来,在与既有研究的对比中,凸显出其研究的突破和新意。除了惯常的在书前对学术界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关系研究进行缕述之外,全之兄在论述具体问题时更注重这些问题的研究史。在讨论《新世纪》与《新青年》之间的联系时,他花了大量的篇幅,细致地缕述了从30年代到当下,现有关于“五四新文学源流”的观点,并将之放入其产生的时代语境中,一一辨析其得失。他不仅讨论各派观点的得失,还深入其背后,指出各自方法论上的缺失。在此基础上,他所指出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也是五四文学革命得以发生的重要诱因”这一发现就获得了厚实的学术史背景。在讨论鲁迅与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关系时,他对王富仁、汪晖等前人研究进行了细致对比分析,指出,造成对鲁迅与无政府主义思潮关系研究没有引起重视,并成为“鲁迅研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的原因,除了学术原因之外,还有政治原因。同时,他还指出了目前研究界在研究这一问题时的种种偏向。他以采蜜人而非采花者来比喻鲁迅接受种种思想资源,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的情形,指出研究者任意夸大或缩小无政府主义思想在鲁迅身上的体现的研究偏向。这一形象的比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类似的论证在本书中层出不穷,这使得本书的论证瞻前顾后,王顾左右,不止在论述风格上“舒徐自在”(朱寿桐先生评语),而且其结论亦谨慎而确当。

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生、变化处于一个纷繁复杂的语境中。传统与现代、中与西、殖民与反殖民的各种因素相互交融,最终促成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变幻多端的面容。无政府主义思潮只是其中起作用的一缕儿。要恰当而准确地将这一若隐若现的一缕儿钩剔出来,并加以评判,需要研究者在宏观上对影响中国近现代文学发生、变化的多种因素均有准确的把握,并且能够对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卓然的辨析。这显然非老手不能办。全之兄在入手这一课题前就已经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生有了比较深厚的积累。其《突围与变革——20世纪初期的文化交流与文学变迁》一书及其相关论文都曾经涉及此。无政府主义思潮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关系这一课题在全之兄手上又沉淀了十余年。今天,本书在处理这一纷纭的关系时,虽不能说完全得心应手,但其论述过程中,视野的开阔、史料择取的精当、立论的确当等,都显示出全之兄多年浸润的成果。

因此,除了前述特点之外,本书的另一令人难忘的地方,是其中对相关史料的精当择取和独辟蹊径的阐释。史料钩沉、爬梳的价值自不必说。全之兄在本课题研究上做了大量此类工作,有目共睹。史料的阐释常常是考验一个人文研究者史识的试金石。在人文学科领域,同样的史料被置于不同的阐释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全之兄所做的工作不止于史料的钩沉,更重要的是史料的发微。这一点表现在他对无政府主义思潮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的创作实践渗透的研究中。他以鲁迅、巴金、茅盾、蒋光慈、丁玲、胡也频等作家为例,阐释这种渗透。他在这一研究工作中,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没有越出习见材料,但他的结论却是对现有观点的颠覆。其中尤以对鲁迅与“个人的无治主义”关系的阐述最为显著。他以其卓识,深入鲁迅的创作、生活实践中,将鲁迅对施蒂纳、阿尔志跋绥夫亲近、介绍、接受以及创造性转化的情形发掘出来,使这一原本被狭隘的研究视野所遮蔽的史实得以显豁。

当然,无政府主义思潮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之关系的复杂性很显然是不能够被一本30万字的著作所穷尽。《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无政府主义思潮》虽然在这一问题上为我们廓清了边界,也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做了详细的讨论,但这一问题远没有到达完全解决的地步,而且,客观上这也非一人所能为。即使在全之兄这部新见迭出的著作中,也仍然有一些缺憾。例如,在讨论蒋光慈与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关系时,他将《冲出云围的月亮》看作是蒋光慈“早期信仰无政府主义,后来到苏联留学,转信共产主义”这一“思想历程”的“形象反映”。我认为这一结论是不妥当的。王曼英固然有从无政府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情节。但这并不能成为解释蒋光慈个人信仰转变的范型。作为王曼英的创造者,蒋光慈身上的无政府主义印记要复杂得多。倒是全之兄在专章讨论蒋光慈革命文学创作中的无政府主义思想遗留时,其结论更为公允,注意到了无政府主义思想一直存留在蒋光慈的思想及其文学实践中。因此,书中的类似不周延的结论就在某种程度上只是白璧微瑕,可以被原谅。

另外,在处理无政府主义思潮与其他思潮在中国语境中的胶着状况时,本书也存在着如温儒敏先生所指出的,失之简单,“脱水”的缺憾。这一缺憾提醒我们,无政府主义思潮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之关系这一课题还有更广阔的空间等待研究者去探索。

责任编辑/胡仰曦

猜你喜欢

无政府主义思潮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试论上世纪我国的音乐思潮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
《家》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青年周恩来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嬗变
论我国无政府主义者的表现及加以肯定的行为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