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步风波
2015-11-14文_亢霖
文_亢 霖
优步风波
文_亢 霖
亢霖,“70后”,生于兰州,现居北京,媒体从业者,从事编导、记者、主持人、策划、微信公众号运营等工作。写作专栏,著有长篇小说《十万八千里》《喉结》,短篇小说集《你不可能的样子》,随笔集《台湾惊情四百年》等。
评实事,论话题,“霖感”努力成为灵感。
有人到北京来玩,乘人力三轮车逛一圈胡同后意犹未尽,感慨道:“要是还有‘骆驼祥子’拉的那样纯粹靠两条腿的洋车坐一下,就更有味道了。”说完后又觉不妥,“呸呸,这是不健康的思想,洋车夫早已被解放了。”
我读过《骆驼祥子》,粗略了解一点儿旧时候的事情,真相是:祥子们不是被解放了,而是在某一刻失业了,那是一个行业的消失。那是历史性的一刻,又是暧昧的、难以确定的一刻,跟如今移动互联网蹦出滴滴打车、优步(优步)的时刻类似。也许今天不大会有整个行业消失的状况了,但是,谁知道呢?
不管做人力车夫在今天看来多么有损人的平等、尊严,它都和今天的出租车司机一样,曾是一种职业。洋车夫其实就是的哥,虽被老板的份子钱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有营生总比没营生好。
可在“进步”面前,任何营生都必然要重新洗牌。
脚蹬三轮车全面取代靠两条腿跑的洋车在现在看来不算什么,在当时当地,却是巨大的进步。在过去一百年里,像所有领域一样,城市载客系统的进步速度不是在跑,而是在飞,三轮车、摩的犹在,却早已被边缘化了。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里,营业性出租车作为主流的时间并不太久。如今要更进一步,车夫也不一定是专职了。只要有意愿、信用过关,有车的人都有可能去当车夫。
那么,专职的车夫、的哥,在这种巨变前该如何自处?那些居于的哥之上收取份子钱的利益集团会如何应对?这两者之间有矛盾,又有整个行业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性质。一线的底层劳动者总是失语的,难以发出独立的声音,有效反应总由有力的机构做出,当然必须要打出“替的哥发声”的旗号。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在北美等地,最近出现了一轮公权力机构对优步的限制、清理,直至查禁行动。这些行动多是有依据的,其依据是各地现有的法律法规,给优步安上的罪名也不冤枉:扰乱交通运营市场。
优步和其他专车服务平台确实扰乱了市场,正如摩的的出现会扰乱三轮车市场一样,何止是扰乱,简直是颠覆。
如果要说优步这种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平台跟过去有何不同,是因为它不只提供了乘车载客的服务,还将乘车载客从单纯的服务交易行为扩大,将其重新定义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对于乘车者,对于非专职的载客司机,乘车搭载更充分、更清晰地具有了社交化倾向。你去乘车,可能遇到不同背景的交流者,多不是专职的司机,而是来自各行各业;你去载客,除了营收外,更有机会通过不同的乘客见识大千世界。颠覆原有模式正是所有新兴方式的基因,也是进步的起点。
但“进步”在这里不是一个褒义词,其实,它在哪里都是中性词。进步或退步都是一种变化,只要变化,总有受益、受损的群体,有人还会深受其害,甚至会发生一个群体的悲剧。
在北京或其他地方,除了个别历史遗留的个体户外,出租车司机要承受不低的份子钱,就业环境恶劣,营收的压力经年累月。前些年,许多城市发生出租车司机群体性事件,除了具体的利益诉求外,也是长久压力下的宣泄。当滴滴打车等移动打车软件陆续出现后,在技术环节上提高了接乘客的便捷性,加上种种优惠,一度改善了运营环境。然而,的哥们很快发现,魔鬼就藏在这些软件里。等优步这样更多元化的移动出行平台出现后,司机们着急,收份子钱的机构及周边利益群体更急。没错,狼真的来了。
在优步这种天使加魔鬼出现前,出租车行业的一个大敌是“黑车”。既称之为“黑”,就是不合法,因为不交份子钱,不交税。但即便是黑车,也有一个模糊的中间地带,究竟是营业性载客,还是带人搭便车,本身没有明确的界限。公权力部门对黑车进行取缔整治理直气壮,其理由是保证乘客权益,因为黑车的收费没谱儿,服务没监督,纠纷得不到处理,安全性也相对欠缺。当滴滴、快的、优步等平台的专车上马后,从车辆准入门槛到收税,技术问题都不难解决,这时出租车行业真正的底牌不得不亮出来─原有行业的垄断性利益。
专车、优步在各个城市都遭遇限制、禁令,直至被红牌罚下,都是不出乎预料的。在近代史上,工业革命时期的一个典型场景是工人毁掉机器,他们认为是先进的机器提高了生产效率,最终抢走了他们的饭碗。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指出,工人们没有认清剩余价值原理和阶级理论,误把机器当作罪魁。其实工人们的逻辑很直接也很朴素,他们看得一清二楚,是机器伸出更强壮的手臂,代替了他们的手臂,正像汽车挤走了骆驼祥子。如今,移动互联网这看不见的“机器”伸出的不是手臂,而是隐形的翅膀,向整个世界挥动。
在挺优步和黑优步之间,我没有立场,因为立场没有什么用。不管当初的骆驼祥子和今天的的哥处境多么值得同情,他们都要面对一种叫进步的车轮,从过去而来,向未来而去。它的力量在于提供更高的效率,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更贴心、更便捷、更精准的服务,像电视、电影将戏剧舞台挤到边缘一样,不管经过多少轮的禁止、限制、较量、挣扎、妥协、摊牌,往更远处看,这场博弈结局明朗。
虽然没有立场,我也有一点儿小情怀:一方面,的哥们的命运值得同情,不管是不是必然,没人该被进步的车轮碾过;另一方面,我所在的城市私家车众多,多数时候是一辆五人座的车只载着一个人。如果这些车被调动、利用起来,那就不只是解决一些实际需要,也许还能为孤独和沉默中的人提供一点儿温度。我知道,上述两种想法自相矛盾;我也知道,我自己和这个时代一直都在一种矛盾中。
你是『路怒族』吗
随意变道、斗气别车、超速驾驶、黄灯抢行……每位司机在路上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过不文明的驾驶行为。有很多人说自己平时脾气不错,但一开上车,很容易因各种原因导致情绪失控,甚至出现斗气开车、泄愤撞车等极端行为,这些人被称为“路怒族”。“路怒族”都有哪些表现?
1.开车时,“骂人”成常态。
2.驾车时情绪容易失控,一旦堵车或出现剐蹭就有动手的冲动。
3.喜欢跟人“顶牛”,故意阻拦别人进入自己的车道。
4.开车时和不开车时的脾气、情绪判若两人。
5.前面车辆开得稍慢就不停地鸣喇叭或打闪灯。
6.危险驾驶,包括突然刹车或加速、跟车过近等。
针对“路怒族”,有心理专家建议,在驾考中应该增加心理人格方面的测试,有些人从心理上而言根本就不适合开车。
(辑_启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