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使命
——《荒原》拯救主题的人类学阐释
2015-11-14苑辉
苑辉
英雄的使命——《荒原》拯救主题的人类学阐释
苑辉
内容提要: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袁艾略特在叶荒原曳中的重点其实不是要揭示荒原状态袁而是要对荒原进行拯救遥诗人借用了人类学中关于荒原的象征意义袁但是却在题目下隐去了所有关于荒原的文字袁以此暗示诗歌的拯救主题袁呼唤英雄的出现遥诗人也将人类早期杀死神王的习俗同渔王的故事结合起来袁传达了一种生死的悖论袁表达了对拯救荒原的渴望与信心遥诗人开出了两剂良方袁一是音乐袁二是宗教袁以此实现道德秩序的重建袁最终实现野现代荒原冶的拯救遥
艾略特叶荒原曳拯救人类学英雄
T.S.艾略特曾经在《荒原》手稿的注释中提到,《荒原》的创作主要受到了两部人类学著作的影响,一部是魏世登女士(Jessie Laidlay Weston)的《从祭仪到神话》(From Ritual to Romance,1920),另一部是弗雷泽(James Frazer)的《金枝》(The Golden Bough,1890)。按照艾略特的说法,这两部人类学著作是《荒原》创作的思想源泉,它们既确定了《荒原》的象征性框架,也确定了该诗的主要内容。所以,笔者认为,要想真正理解《荒原》,必须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触及《荒原》的真正内涵。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荒原》一诗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真实描写,深刻揭示了西方文明的衰败与堕落。所以人们不断在《荒原》诗歌的文本中寻找衰败和堕落的细节与意象。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我们从人类学的角度去分析《荒原》,就会发现艾略特的重点其实并不在对荒原状态的揭示,而在于对荒原的拯救。也就是说,《荒原》一诗所要探讨的其实并不是“荒原”,而是“拯救荒原”,诗歌中所呈现的每一个内容都与“拯救”息息相关。
一
“荒原”一词与人类学有关。人类学是“研究人类体质特征、进化发展及社会风俗习惯等的科学”。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的人类学得到了巨大发展。继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和达尔文(Charles Darwin)之后相继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类学家,如德国的巴斯蒂安(Adolf Bastian)、瑞士的巴霍芬(Johann Bachofen)、英国的麦克伦南(John Mclennan)、泰勒(Edward B.Tylor)、美国的摩尔根(Lewis H.Morgan)等。弗雷泽是他们中的佼佼者,其代表作《金枝》是人类学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对人类学的发展,乃至文学和社会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初在《金枝》寻求出版的时候,最先读过《金枝》手稿的著名编辑约翰·莫雷(John Morley)就曾给予《金枝》极高的评价,称该著作是人类学领域中“一流的著作”,并称它的出现使这一领域得到了“拓展”。《金枝》的题名得自古罗马内米湖畔的一个古老习俗。在罗马附近内米湖畔的丛林中,有一座森林女神狄安娜的神庙。如果有谁要得到神庙里祭司的头衔,就必须折取神庙旁一棵大树上的树枝。任何逃奴只要折得树枝,就可以同现任的祭司决斗,杀死他,夺得祭司的权利和“森林之王”的头衔。在《金枝》中,弗雷泽就从这个习俗开始,沿用了英国人类学派创始人爱德华·泰勒的著作《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1920)中所用的比较研究法,研究了世界各地的习俗与信仰的关系,提出了人类思想方式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巫术阶段、宗教阶段和科学阶段。而魏世登女士的《从祭仪到神话》(From Ritual to Romance,1920)则受到《金枝》的启发,看到了圣杯故事与自然膜拜仪式之间的相似之处,从民间传奇和宗教两个角度探讨了各种版本圣杯故事的性质和起源。按照魏世登自己的话说:“我感激弗雷泽爵士,我可以真诚地说,是他给了我最初的灵感,使我踏上了通往圣杯城堡的道路。”
艾略特在诗歌中运用了人类学的知识和理念绝非偶然。艾略特一直对人类学很感兴趣。早在哈佛读研究生期间,艾略特就参加过由著名教授约西亚·罗伊斯(Josiah Royce)讲授的讨论课,并完成了一篇题为《原始仪式的解读》(The Interpretation of Primitive Ritual)的文章,对弗雷泽、爱德华·泰勒和简·哈里森(Jane Harrison)等进化论学派的人类学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缺陷加以评论。后来,艾略特又撰写了一些书评,对当时出版的人类学著作发表看法,如法国作者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和吕西安·莱维—布律尔(Lucien Levy-Bruhl)的著作就在被评论之列。二十世纪20至30年代,在担任《标准》杂志编辑期间,艾略特积极推介人类学作品及书评,对人类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艾略特一直主张将人类学的成果应用到文学中。1923年艾略特撰写了一篇评论文章,为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Ulysses)辩护。他认为《尤利西斯》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没有形式,而是采用了荷马史诗《奥德赛》(The Odyssey)中的“神话方法”(mythical method),使尤利西斯的神话与现代都柏林人的故事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具有其先进性和独特性。在这里艾略特对乔伊斯在小说中融入了人类学和神话方面的元素大加称赞,称“心理学……人种学与《金枝》同时出现,使几年前不可能的事成了可能。我们现在可以使用神话的方法来取代叙事方法。这,我真的相信,是朝着让现代社会为艺术服务所迈出的一步。”事实上,艾略特的这种评价为现代文学的创作指出了一条前进方向,或者说是订立了一条原则。当然,他的这条原则也适合自己的创作。在艾略特的文学和社会评论中,对人类学著作的引用屡见不鲜,而1922年所发表的《荒原》一诗更是人类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诗歌《荒原》的题目就是出自《从祭仪到神话》中提到的亚瑟王传奇中有关圣杯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渔王老弱多病,生育能力丧失,致使他的王国土地荒芜,草木不生。“荒原”一词便由此得来。艾略特借用“荒原”意象,来象征20世纪初西方社会的发展状态。按照评论家艾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Jr.)的话说,这荒原的意象象征着“精神的干涸”。20世纪初的西方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机器时代,各种变化令人应接不暇,由此产生了“连续性的断裂”和“生活的缺失”;再加上欧洲刚刚经历了一战的破坏,到处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人们感觉到无所适从,人的尊严和责任感几乎消失殆尽,整个社会如同神话中的“荒原”,失去了勃勃生机。艾略特自己曾经说过《荒原》一诗只是他个人的“牢骚”而已。也许他当时写作的初衷确实是想发发牢骚,因为从他当时所处的艰难境况来看他,也有理由发发牢骚。但是一旦他拿起笔来,最初想要发的牢骚不自觉地被对社会的忧虑所取代。在诗中,艾略特完全超出了个人的恩恩怨怨,而是站在人类的高度上,深切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如同诗中沉思的智者一样,他想让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痛苦,而是整个文明的饥渴,是全人类在现代条件下所面对的精神危机。题目下面西比尔的话为西方人所经历的痛苦做了一个完美的脚注,“我要死”三个字形象地表达了整个西方人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的悲惨处境,也表达了他们要改变现状、获取新生的渴望。对此,评论家理查兹(I.A.Richards)有过精辟的论述:“有些读者在这首诗中不但看到了他们和整个一代人痛苦的更清晰更完整的体现,而且还通过这些痛苦所释放的能量看到了仅存热情的恢复。”
毫无疑问,艾略特把“荒原”当作了一种象征。但是按照常规,诗人在给出了“荒原”的题目后,应该紧接着在诗歌中做一番铺陈,详细解释什么是荒原,荒原到底是什么样子,以及荒原到底象征着什么。可是艾略特却不顾读者正常的心理期待,一反常规的思维模式,在题目下面隐去了所有关于荒原的文字,使诗歌一下子跳到了西比尔的愿望一节,然后又跳到了“残忍的”四月的描写当中。一般读者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自然会以为诗中所描写的“残忍”的四月就是诗人要呈现的荒原景象了。
事实上,艾略特在“荒原”的题目下面把有关荒原的文字隐去,客观上起到了三个作用:一方面起到了“留白”的艺术效果,让读者尽情发挥想象,充分调动了读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实践了艾略特自己所提出的“诗人必须变得……愈来愈隐晦,愈来愈间接”的主张,使《荒原》非常人所能理解。此外,更重要的是,艾略特通过隐去题目下的文字暗示了诗歌的“拯救”主题。艺术中的留白必然会激起读者的想象和探寻,所以每一个读者一读到“荒原”的题目都不禁要问:“什么是荒原?”“为什么是荒原?”“荒原到底意味着什么?”熟不知,这一发问恰恰构成了“拯救荒原”的一个必要条件。魏世登的《从祭仪到神话》揭示了传说中拯救荒原的秘密。虽然书中给出了三个不同版本的传说,但是每一个版本都需要一位英雄来拯救渔王,让渔王起死回生或者摆脱疾病。为了实现拯救,这位英雄首先要发问,要探寻。他不仅要问及圣杯的性质,还要问自己应该做什么。
从艾略特的内心深处,他希望自己就是这位英雄。从他早期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丝毫不满足于充当一个“侍臣”,不满足于充当一个“顺从的工具”,更不愿充当一个“丑角”;他要成为一个像哈姆雷特一样的英雄。但是生活的现实却使他失望。他曾在《小老头》(Gerontion,1920)一诗中悲叹自己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我既没有到过火热的隘口/也没有在热雨里战斗过/也没有让膝盖深淹在盐碱的沼泽地,挥舞着弯刀/受着蚊虫的叮咬,进行战斗。”这一段话精确地表达了他要成为英雄的渴望。确实,他一直渴望成为英雄,所以此时希望自己就是那位能够拯救荒原的英雄。但是他更希望有更多的英雄站出来,来完成拯救荒原的使命。所以,在这里,艾略特实际上是在呼唤英雄,在呼唤成千上万的英雄。艾略特一直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他曾在1928年为再版的文学评论集《圣林》(The Sacred Wood)撰写的序言中说过,虽然“诗歌不是道德方面的谆谆教诲,也不以政治为目的,更不是宗教或与宗教等同”,但是“诗歌确实与道德、宗教乃至政治有关”。也就是说,诗歌应该肩负一种社会责任,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作为诗人,也就是作为文化人中的一份子,艾略特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起到特定的社会作用。他要通过《荒原》传播一种文化理念,希望人们在阅读他的诗歌的同时,去发问,去探寻,进而去行动,最终拯救这个处于疾病和衰败境况中的现代世界。
二
《荒原》一诗共分为五章:《死者葬仪》(“The Burial of the Dead”)、《对弈》(“A Game of Chess”)、《火戒》(“The Fire Sermon”)、《水里的死亡》(“Death by Water”)和《雷霆和话》(“What the Thunder Said”)。每一章都借用了弗雷泽的著作《金枝》和魏世登女士《从祭仪到神话》中的人类学知识与理念,围绕拯救的主题展开,精确地传达了艾略特“拯救荒原”的渴望。
在《金枝》中,弗雷泽探讨了人类在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信仰、观念和习俗。弗雷泽认为,从远古的时候起,就有了巫术活动的存在。巫术既可以是“一种自然法则体系”,又可以是“人们为达到其目的必须遵守的戒律”。弗雷泽根据“相似律”和“接触律”的原理把巫术分为“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和“接触巫术”两种类型。弗雷泽把这两种形式归在“交感巫术”的名目之下,因为这两种形式都认为“物体通过某种神秘的交感可以远距离的[sic]相互作用,通过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以太’把一物体的推动力传输给另一物体”。世界各地的人们往往通过这两种巫术实现自己的目的,或者是让自己的敌人死亡,或者是帮助新生命降生,或者是为自己或整个部落争取更多的食物,让大地丰产。
弗雷泽也探讨了巫术与宗教的关系,认为巫术和宗教都是在人们应对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宇宙观上看,巫术认定自然的运转过程是不变的;而宗教则认定自然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可变的,可以通过所信奉的神灵按照人的愿望改变事物发展的走向。从对待神灵的方式上看,巫术是“强迫或压制这些神灵”,而宗教则去“取悦或讨好它们”。其次,二者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历史的早期,祭司和巫师的职能是经常合在一起的,人们同时从事着宗教和巫术的仪式活动,而巫师则会同时兼具祭司的职能。由于人们认为巫术具有控制自然的强大力量,所以巫师们往往会得到最高的权利,被尊为王或神,进而在历史上产生了“人神合一”的理念,认为“国王”,也就是“人神”,掌控着自然的进程和世界的兴衰。
弗雷泽认为,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同时也认为神是会死亡的。许多地方的人们希望在人神死亡之前将其灵魂传给他的继承者,使神的力量得以继续存在。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有处死体衰国王的习俗。比如在柬埔寨,在埃塞俄比亚,在非洲法佐尔的一些部落,以及尼罗河的西卢克族部落等地,都有这样的习俗,他们的国王或部落首领就是在他们病重体衰之时被处死的。有的地区甚至是只要国王露出一点体衰的端倪就会被处死。这种处死体衰国王的做法实际上是人们对国王的一种尊重。按照弗雷泽的话说,就是“杀死王,目的是保存其生命”。在北欧,人们有杀死树神和树精替身的习俗,这与杀死国王的习俗有着本质上的共通之处。原始人把植物在冬天的衰败看成草木精灵生命的衰竭,所以在春天杀掉树神和草木精灵的替身就是为了使之以更年轻更新鲜的形式复活。
艾略特就借用了这一古老的习俗,在《荒原》的第一章传达了生与死的悖论。在艾略特眼中,生死相依。死是生的前提,也是生的必要条件;没有死便没有生。所以要拯救渔王,进而拯救荒原,就必须先杀死渔王,也就是杀死神的旧的化身,将神灵传给他的继承者,使他在更好的形体中苏醒或复活。所以这绝不是神灵的死亡,而是“神灵的更纯洁更强壮的体现的开端”。《荒原》开篇的诗句“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很令人费解。但是现在这已经不是一个难题。四月之所以残忍,是因为人们往往在这个月份处死体衰的国王,或者杀掉树神的替身。诗中这位体衰的渔王自然也要在这个月份被人为地结束生命。而且似乎更残忍的是,为了让诗中渔王真正的死亡,还把他的影子压在了“红石”下面。在诗歌的第一章,有这样的诗句:
什么树根在抓紧,什么树枝在从
这堆乱石块里长出?人子啊,
你说不出,也猜不到,因为你只知道
一堆破碎的偶像,承受着太阳的鞭打
枯死的树没有遮阴。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
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只有这块红石下有影子,(请走进这块红石下的影子)
我要指点你一件事,它既不像
你早起的影子,在你后面迈步,
也不像傍晚的,站起身来迎着你;
我要给你看恐惧在一把尘土里。
这段文字中隐含着一个人类学的理念和习俗。《金枝》中说,从远古的时候起,人们就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只要灵魂没有离开,人就不会死亡。而在有些地区,人们则相信灵魂是人的影子,如果人的影子被压在了石头下面,这个人就一定会死亡。有些地区的人们还相信当人的影子最短时,身体最弱,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弗雷泽讲述了南太平洋芒艾亚岛土人中流传的一个关于勇士图凯达瓦的故事。故事中说,他的力气随其影子的短长而消长。影子长时,力气最大;影子短时,力气变小。每日正午影子最短时,他的力气最小。他的敌人知道了这一秘密,就在正午的时候把他杀死了。《荒原》的这一段描述恰恰说明了渔王是在最疲弱的时候被处死的,而被压在石头下面的影子则预示渔王已经无论如何逃脱不了他的死亡。
在《荒原》的第一章,艾略特模仿了“送走死神”的仪式。“送走死神”的仪式与欧洲各地“埋葬狂欢节”的仪式相似,首先需要长长的走过大街的游行队伍。而诗中在伦敦桥上鱼贯流过的人群恰恰构成了这样的队伍: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着许多人。
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
人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
流上山,流下威廉王大街,
直到圣马利吴尔诺斯教堂,那里宝石的钟声敲着最后的第九下,阴沉的一声。
但是,“送走死神”的仪式与“埋葬狂欢节”仪式稍有不同,在送走死神之后“一般还要跟着一个带回夏天、春天或生命的仪式”。在这样的仪式中,人们带着偶像游行,然后,或者把偶像烧掉,或者把偶像扔到水中,或者把偶像撕成碎片撒到田里,或放在牲口槽里,或放到鸡窝里,目的是保证丰产,或者防止瘟疫,或者促进繁殖,或者促进死神的再生。在有些地区,“埋葬狂欢节”和“送走死神”的仪式是用神话中神的名义举行的。比如在埃及和西非地区,人们往往以奥锡利斯、塔穆兹、阿多尼斯和阿蒂斯的名字举行仪式。人们在仪式上悼念神的死亡,更庆祝神的再生。
三
在《荒原》中,艾略特所期盼的自然是神的再生。他希望渔王在摆脱了旧的形体之后,能以全新的姿态重返人间,拯救处于危境中的荒原。所以他在诗歌中陈列了多种生命和希望的意象,以寄托自己对神王得以再生的信心。
艾略特所选用的第一个表示生命的意象是“鲜花”。四月荒地上盛开的“丁香”和风信子女郎怀抱的“风信子花”使阴郁寂寞的四月荒原平添了一抹亮丽色彩。许多人都认为这风信子花是爱情的象征。评论人林道尔·高登(Lyndall Gordon)就把这位风信子女郎看成艾略特第一位恋人艾米丽·赫尔(Emily Hale)的化身,为诗人带来了最美好的个人回忆。如此,恋人怀抱的风信子花必是纯洁爱情的信物。而柯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对此则持更肯定的态度,在《〈荒原〉神话批评》一文中把风信子花明确地说成是爱的象征,因为他认为主人公看到风信子女郎从风信子花园归来的情景是“一种爱的经历”。这些评论都是很有见地的。但是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些花则承载着生命复苏的寓意,是神能够得以复活的希望。《金枝》中说,人们一般认为塔穆兹和阿多尼斯的身份是谷精,随着每年人们收割庄稼,他们也就被杀死。上古时期,在有些地区,比如在地中海东岸的一些地区,人们往往用人来充当谷精的替身,常常在收获庄稼的田野里将替身杀掉,这位死去人的鲜血会染红大地。人们相信“那位死去的人会从发芽的五谷中复活,自然也会从春天的花朵中醒来,因为从土里长出来的紫罗兰和风信子,以及玫瑰花和秋牡丹等必然浸染了死者的鲜血,上面已经附着了死者的精灵”。对此,弗雷泽引用了一首诗加以佐证:
有时候我感到玫瑰花从来没有
像某个被君主流血处的玫瑰那么红透,
落在他怀里的花团中的每一棵风信子
都曾是某个可爱的头。
这棵复活的花草正用它的嫩绿点缀
我们依靠在上面的“河唇”——
呵,贴得轻一些吧,谁知道
它从哪个可爱的嘴唇上悄悄地生长出来的?
可见,这些花完全是生命的象征。艾略特用这些花来预示神的再生。而艾略特在写作关于风信子和风信子女郎的诗行时一定是受到了以上诗句的启发,因为我们可以从两段的文字中看到明显的内在联系。
《荒原》中的“三根杖”和“转轮”构成了另两个表示生命和希望的意象。这两个意象都来自欧洲篝火节的仪式。“四旬斋篝火”、“复活节篝火”、“贝尔坦篝火”、“仲夏节篝火”、“万圣节前夕的篝火”,以及“仲冬节篝火”等的仪式都属于此类。在这些仪式中人们都要点燃篝火,男女老少都围着篝火唱歌跳舞,青年男女还从火上跳过。人们在山顶上准备一个大轮子,完全用草包扎起来,然后用篝火点燃轮子,推至山下,或者从田里滚过。人们的这些做法都是希望能使田地肥沃,增强繁殖力,并在来年获得更大的收成。在巴伐利亚的许多地方,人们相信青年人在火上跳多高,亚麻就会长多高。在另外一些地方老年人常常从火堆里拿三根碳棍埋在田里,认为这会使亚麻长高。人们相信点燃篝火的仪式也可以除灾去祸,防御巫婆的法术。在塞尔维亚,牧人在仲夏节的头天晚上点起桦树皮的火把,围着羊圈牛棚走上几圈。当然,这些篝火仪式往往同“送走死神”的仪式连接在一起。特别是“四旬斋篝火”仪式,由于时间上的关系,人们往往把它与在春天“埋葬死神”的仪式混在一起。正如弗雷泽所说:“在四旬斋头一个星期天燃烧的这些火堆,似乎很难与大致同一时日的‘送走死神’仪式中燃烧死神偶像的火区分开来。”艾略特选用了“三根杖”和“转轮”的意象时就把这两种仪式合二为一,目的是为了让来年长出更好的庄稼,实现神的再生。
《荒原》中埋在花园里的“尸首”也是一个代表生命与希望的意象,与神王的复活直接相关。《金枝》中说,在埃及,人们信奉谷神奥锡利斯。奥锡利斯是神话中的人物,他教会了人们种植谷物,采集果实,酿制葡萄酒,从此改变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可是奥锡利斯却被弟弟塞特设计杀害,尸体被分抛数处,令他的妻子伊希思悲痛欲绝。所以人们每年在播种之日都要举行重大的祭祀仪式,埋葬死去的奥锡利斯,并祈祷奥锡利斯的复活。在仪式中,祭司往往要埋葬一个黏土做成的奥锡利斯像,里面填满谷种,过一段时间再把偶像取出,如果谷种发芽了,就表明奥锡利斯死而复生。后来祭祀仪式逐渐发展为杀掉和肢解人牲或者国王,然后把肢解的碎块埋在不同地方的土壤里的习俗,以加速地里种子的生长。艾略特就借用了这一习俗,用“发芽的尸首”来预示神的再生。
《荒原》中还有一个象征性的意象与神的再生有关,那就是两性关系。在《荒原》中,和性有关的情节屡见不鲜:小酒馆中丽儿与朋友对堕胎问题的讨论,薛维尼到博尔特太太那里的寻欢作乐,女打字员与疙瘩青年的交媾,还有翡绿眉拉和夜莺的故事,都和两性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出“艾略特好像对性问题有着着迷的兴趣”。但是艾略特的兴趣似乎并不是想要展示他对于性问题的“清教徒似的观点”,也不是因为“他在性方面存在着压抑的征兆”,而是因为他看到了两性关系在促成生命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艾略特看来,两性关系是生命诞生的基础。尽管现代社会中不存在爱情,有的只是麻木的神经和赤裸裸的性欲,但是就是这性欲却是生命诞生和延续所不可缺少的,也是死去的神王得以再生的前提,或者说是荒原得以拯救的前提。艾略特的这种观点一方面来自魏世登的圣杯故事,因为“魏世登对传奇的处理使艾略特能够在性的体验中看到渔王和他的荒原的潜能”。魏世登女士在《从祭仪到神话》中指出,圣杯传奇中的“剑”与“杯”,早在传奇出现之前,就被看成是性的象征;“剑”象征男性,而“杯”则象征女性,两者同时代表繁殖力,所以它们是祭祀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器物,预示着生命的再生。后来“剑”与“杯”的这种象征表现在太洛纸牌(Tarot)上,用于占卜。但是魏世登女士认为“最初的太洛纸牌所占卜的不是一般性的未来,而是预测能给大地带来生机的潮水的涨落”。由此看来,《荒原》著名的女相士所持的太洛纸牌就是性的象征,与神王的再生有着直接关系。另外,艾略特关于性的观点也来自《金枝》中神王再生的祭祀仪式。《金枝》中说,在西亚,人们供奉神王阿多尼斯,也供奉阿芙洛狄特、阿斯塔特或其他女神,认为这些女神是一切自然生产力的化身,而对于这些女神的祭祀仪式则以两性关系为基础,要求女性在神殿上与陌生男子交合,以此模仿神话中神王与女神的结合,履行神圣的宗教义务,保证大地丰产、人畜兴旺。由此看来,从人类学的角度讲,《荒原》中的两性关系并不表示堕落,而是一种希望,预示着渔王复生的可能。
四
当然,希望毕竟是希望。要想实现渔王的再生,进而拯救荒原,人们就必须找到治愈鱼王的疾病或者使渔王再生的良方。根据魏世登女士的看法,要想实现荒原的拯救,就必须找到“水”,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便有了渔王的再生和荒原的得救。“水”是《荒原》中最重要的代表复生和希望的意象,所以诗歌《荒原》的最后一章所表现的就是对“水”的寻找。
那么,对于现代荒原人来讲,这“水”到底又是什么呢?在此艾略特认为,既然现代荒原是由于人精神的枯竭,所以要拯救荒原,就必须要从精神方面入手,对现代荒原人进行精神的拯救。而现代人所缺少的是精神的支柱,是前进的动力,更是生活的信心。对此,艾略特开出了两剂良方:一是音乐,二是宗教。艾略特试图通过音乐和宗教的教育作用,改变人的心灵,让人的已经麻木的心得以复苏和再生,进而使整个社会和整个西方文明得到拯救。
音乐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的产生与发展,在人类宗教活动和社会活动乃至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一直崇信音乐的力量。在古代宗教和世俗的著作里都有关于音乐具有无限威力的故事。希腊传说中的奥辅斯的音乐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野兽们听到他的音乐就会驯服地躺在他的身边。公元前七世纪雅典诗人图尔特的战歌也有一种奇异的力量,据说斯巴达人久战不胜,后来听到了图尔特的战歌,就鼓起勇气,势不可挡,最后战胜了麦色尼亚人。弗雷泽认为音乐一直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在帕福斯跟在耶路撒冷一样,奏竖琴或七弦琴不只是供作消遣的一种娱乐,而是宗教活动的一部分,琴曲的感动人也许和酒的作用一样,被看做是直接得之于某尊神的灵感。”在耶路撒冷,正规的祭祀活动都是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的。有的预言家也是利用一种乐器,比如一根笛子,或一把竖琴,来进行预言的。对此,弗雷泽用《圣经》中的故事加以佐证。故事说犹大和依弗拉姆联军跋涉阿莫荒原追赶敌人时,三天三夜找不到水,人牲饥渴难耐,这时,随军的预言家伊利沙白就叫来一乐师,弹奏音乐,令士兵挖好沟。结果第二天沟里积满了水。弗雷泽认为音乐对个人也有一种奇异的感化作用,或者是激励,或者是鼓舞,或者是使心灵得到净化,弗雷泽借一位宗教作家之口给出这样的论断:“乐曲有极大力量能使血液燃烧、心脏溶化,他们不可能只是空洞的声音而已;绝非如此,它们来自某个更高的天体,是永久和谐的感情的洋溢,是天使的声音,是圣人唱的圣母玛利亚的赞美歌。”如此看来,音乐如同宗教,能涤荡人的心灵,使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高尚情绪。此外,音乐还能够传递一种民族精神,激起一种集体的共同情感,就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真正的精神鼓舞的根源在于充塞于一个民族间的某种明确的思想和精神的旨趣,而这种思想和旨趣可以通过音乐暂时提升成为一种活跃的情感,于是乐调就把专心倾听的主体卷着走。”
对于音乐,艾略特持有独到的见解。艾略特一直强调诗歌的音乐性,主张好的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的特性。他在评述弥尔顿的时候,对弥尔顿诗歌中的音乐性进行了肯定:“和任何其他诗人相比,他能以更大的音乐进行创作——这在我看来是弥尔顿高超技艺的最关键的证据”另外,艾略特也看到了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认为音乐可以使人走向“永恒”。所以,艾略特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对音乐多有借鉴,如《前奏曲》(Preludes)、《多风之夜狂想曲》(Rhapsody on a Windy Night)和《四首四重奏》(Four Quartets)就是很好的例证。
在《荒原》中艾略特赋予音乐以更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净化和充实人的心灵,给人以信心。在《荒原》中表现音乐的句子多有出现,这当中有高雅的歌剧:“风吹着很轻快,/吹送我回家去,/爱尔兰的小孩,/你在哪里逗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有流行的爵士乐:“噢噢噢噢这莎士比希亚式的爵士音乐——”有教堂里的圣歌:“啊这些孩子们的声音,在教堂里歌唱!”也有民谣:“伦敦塔塌下来了塌下来了塌下来了。”这些音乐或者从记忆中流出,或者从唱片上流出,或者从诗人满怀希望的心里流出。在诗歌的最后一章,在人们寻找生命之水的过程中,人们一直可以听到音乐的鸣响,时刻受到心灵的震颤。
一个女人紧紧拉直着她黑长的头发
在这些弦上弹拨出低声的音乐
长着孩子脸的蝙蝠在紫色的光里
飕飕地飞扑这翅膀
又把头朝下一堆乌黑的墙
倒挂在空气里的是那些城楼
敲着引起回忆的钟,报告时刻
还有声音在空的水池、干的井里歌唱。在山间那个破损的洞里
在幽黯的月光下,草儿在倒塌的
坟墓上歌唱,至于教堂
则是有一个空的教堂,仅仅是风的家。
它没有窗子,门是摆动着的,
枯骨伤害不了人。
只有一只公鸡站在屋脊上
咯咯喔喔咯咯喔喔
刷的来了一柱闪电。然后是一阵湿风
带来了雨
这一诗节为在焦灼状态中寻找生命之水的人们呈现了一台精彩的交响乐:女人头发上弹奏出的舒缓低沉的主调,揭示了音乐的希望主题;城楼里传出的绵长的钟声和空水池、干井里传出的歌声以及草儿在倒塌的坟墓上的歌声则表现了对生活的体验和哲理性的沉思;而公鸡在屋脊上的歌唱则奏响了胜利的凯歌,昭示着雨的到来。这里,艾略特用音乐填满了人们饥渴的心灵,给人们以极大的信心,为人们提供了前进的莫大动力。
而宗教则是指人们对超人力量的信仰,也就是对神的信仰。同音乐相比,宗教对人具有更强大的控制力,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宗教,但是每一种宗教都以道德的升华为旨归。比如在世界有着广泛影响的基督教和佛教就是强调伦理道德的改良,都宣传“美德是完成他们所认为的生命最高目标,即个人灵魂永远得救的手段。”艾略特一直热衷于宗教。对于宗教,艾略特有非常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宗教“是指一种遵照自然的生活”,是“自然生活”与“超自然生活”的和谐。在艾略特看来,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机器的普遍使用和都市化的形成打破了这种和谐,造成了人们宗教意识的淡漠和丧失;人们所追求的莫过于“机械化、商业化和都市化生活方式中产生的价值观”。而战争更给人们带来了无形的灾难;一战之后,整个欧洲的人们普遍存在“无用”(futile)的感觉,他们已经没有信仰,没有信心,也没有生活的哲学,更失去了人的尊严和社会责任感,致使整个西方社会陷入了文明的荒原状态
面对这种状况,艾略特寄希望于宗教,希望通过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进而实现社会道德秩序的重建,因为宗教是唯一可以实现“控制和平衡”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它要繁荣,要继续其文明艺术中的创造性活动,唯一有希望的出路就是成为基督教的社会。”艾略特之所以崇尚基督教,主要是因为他看到了基督教所具有的更强大的普世功能和道德力量。
在《荒原》的最后,艾略特为人们订立了“舍己为人”、“同情”、“克制”的行为准则。这无异于一声号角,号召人们行动起来,克制欲望,修身静心,实现道德方面的完善与社会文明的进步。而诗歌的结语“平安。平安。平安。”则表达了艾略特为人类找到了精神之水后的喜悦以及对现代荒原得救后的祝福。“平安。平安。平安。”一语出于印度典籍《爱多列雅森林书》中的“平安祷诵”(Santikaro Mantra)。“平安”三祝,指的是“地、空、天”三界。
平安祷诵
我语安意中,我意安于语!(至上者!)汝其示似我!
(意与语!)汝乃《韦陀》之二辖!愿所学闻不我弃!以我所学续持日与夜!至道我将说!真理我将说!
愿此护我!愿此保讲师!护我,护讲师!护讲师!
唵!
平安!
平安!
平安!
批评家们曾经给予《荒原》以极高的评价。这些评价都是无可争议的。不论是从艺术手法上还是从主题上,《荒原》都给人以启迪。艾略特将人类学理念和方法与诗歌创作有机结合起来,自然是一种创造,是20世纪初诗歌创作的一个重大突破。而诗歌中所探讨的拯救主题更是意义深远,为现代文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人类学的背景下,在自然膜拜仪式和繁殖仪式的追索中,远古文明的自然节奏得以再现,传递了“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理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艾略特就是一位英雄,一位不辞劳苦、不断探寻、拯救现代文明荒原的英雄。艾略特的拯救立场其实是现代主义者在面对后现代状况到来时的基本态度——努力拯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这种拯救似乎更显得悲壮。在物欲横流、人类文明陷入困境的今天,《荒原》一诗具有其特殊意义。
(苑辉,中国民航大学副教授)
The Duty of a Hero: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into the Theme of Salvation in The Waste Land
Yuan Hui
Seen from the angle of anthropology,the main aim of The Waste Land is not to expose but to save“the waste land”.The poet employ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waste land in anthropology,but covers everything concerning it under the title,in order to hint the theme of salvation and the appeal to the heroes to take actions.The poet also connects the old ritual of killing the old or the ill king in the early human history with the story of Fisher King,revealing a paradox of life and death,and expressing a good wish for and a strong belief in the salvation of the waste land.The poet presents two prescriptions: music and religion,through which the poet means to reconstruct the ethical order of the world and realize the ultimate salvation of“the modern waste land”.
Eliot;The Waste Land;Salvation;Anthropology;H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