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评论对电影生态的价值引领作用
2015-11-14康健民
康健民
理论评论对电影生态的价值引领作用
康健民
电影作品作为人民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选择,既可以是学者们讲台论坛上的课题,也可以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自电影出现,电影批评和理论就如影随行,它们之间一直是互存互进、息息相关的。一方面,电影艺术作品的产生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评判;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各界的关注与评判又必将影响到电影作品的再创作,如此相辅相成,共同促使电影走向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电影理论评论通过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影片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等,解析影片中所表达的精神内涵,通过分析影片在镜头语言、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成败得失,帮助创作者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同时,通过分析和评价,又能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创作水平和欣赏水平的同步提升,才能让电影越来越好看。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100多年的发展无不印证了这一点。
当前,中国电影业无论从产业形态还是创作层面,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处在一个上升期发展期。但是,与产业的扩容和创作的活跃相比,电影理论评论工作对于创作者和欣赏者来说,都还未起到最好的作用。因此,在中国电影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重要节点,重视电影理论评论工作的价值引导作用,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电影理论评论工作,是一件很紧迫的事情。
一、电影理论评论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历史性进程,不仅改变了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生态和格局,也改变了电影评论的生态和格局。同时,随着电影评论队伍、尤其是电影研究队伍的“裂变”,电影评论阵地的“移位”及其电影评论传播方式、途径和形态的变化,中国电影评论进入了多样化的格局,进入了“众声喧哗”的时代。
中国电影评论形态、格局的演变是同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及其市场化进程紧密联系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作为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中国电影从生产、发行到放映各个环节都逐步进入了市场化进程。同时,伴随着市场化、产业化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电影面临着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冲击和挑战,面临着国内文化市场以及大众生活多样化的影响,社会文化语境也呈现出了复杂、多元的状态。随着全国各高校电影(影视)教育和研究的推进,电影评论开始与国际的现代理论评论思潮“接轨”,与相关的其他人文学科相“嫁接”,相继涌现出各种各样的评论学派,如符号语言分析、精神分析、意识形态批评等。电影评论开始舍弃过去专注探讨形式美学的本体研究而聚焦对电影叙事文本以外的社会体制和文化语境研究,并且不可避免地开始向着学科化、学术化迈进,从美学、叙事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种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和阐释电影。这些评论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运用各自的学科知识积累和批评方法,对电影文本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解读,并由此形成对于同一文本的不同阐释。学术化、理论化的电影评论打破了原来单一化的局面,形成了多样化、多元化的评论格局,对于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握电影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意义。但是,电影评论中的泛文化倾向,使得电影评论中的 “新名称”“新名词”层出不穷,换言之,不少电影评论文章机械地套用各种主义与理论,把形象生动、感性多彩的电影评论变成了神秘化、陌生化、高深化的“学术文本”。
与电影评论传统阵地的日渐高深形成鲜明对比,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电影评论也在迅速崛起,显示出了取代占领影坛百年、相对成熟的传统纸质电影评论的趋势。强势表达的网络影评占据评论话语的主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影评论自身的生态。显而易见,网络影评所独具的灵活性、互动性、开放性为其他形式的影评所不及,并且网络所独具的兼容性培养出了一批有影响力、传播力的“民间”评论家。网络影评为网络媒体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质和氛围,也为“网生一代”的受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娱乐消费模式。网络影评作为新兴力量已经和正在改变我们看电影、说电影、评电影的方式。通过网络新技术,电影评论的生存空间得到了新的拓展,思维模式及其风格从形式到理论也在不断创新。网络评论由于其受众面广且互动性强,其影响力、传播力比传统媒体上的电影评论更大、更迅速,尤其是对电影观众的主体——青少年影响更大。全媒体时代网络影评极大促进了中国电影评论类型、体式和语境的更新。但也毋庸讳言,相当一部分网络影评呈现出碎片化、低俗化的明显特征,情绪化和非理性的酷评、俗评已然成风。
与此同时,随着电影产业发展的逐步深入,资本与市场对电影创作和电影评论的推动力量逐步增强,制片方、资本方出于对市场的考虑,开始雇佣所谓的“网络水军”,严重影响着电影评论的走向。一部分专业评论工作者和传统媒体人对扑面而来的各种“乱象”,从一开始的猝不及防,到容忍、到接受、到最后融入其中, 于是,“红包评论”、“友情推介”等情况时有发生。以上种种现象,使得当下电影评论呈现出众声喧哗的状态,令人担忧。
二、当前电影理论评论现状的形成原因
1.电影理论评论人才队伍青黄不接
不管电影的社会文化语境及其评论形态、格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专业的、本体的电影评论仍然是推动电影艺术和学术进步、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力量,没有对电影本体的专业化理解,就不可能有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电影评论。因此,电影评论首先要在专业层面坚守自己的职业身份、职业眼光与职业意识。专业评论家要在众声喧哗中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表达,维护电影评论自身的尊严和使命。
因为种种原因,20世纪80年代之后,专业的电影理论评论队伍出现了人才建设层面的断裂,新生的电影评论工作者在知识结构层面与传统的电影评论工作者相比,少了一些系统的知识积累和扎实的理论根基。专业的电影评论需要评论家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理论素养和文字能力,且要对电影这门艺术有系统的、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观赏积累。在任何一方面准备不足,都难以与创作者和欣赏者同时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难以得到他们的认同、信赖,也就难以很好地发挥电影理论评论引导电影创作和电影市场的作用。
2.电影理论评论机制制约人才发展
专业的电影理论评论因为其视角的专业性和论证的学理性,有时难免有曲高和寡之感。这些专业的电影评论往往只是发表于学术性的理论刊物,其传播渠道相对狭窄,读者和受众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与此同时,全社会、全行业又缺少对专业电影理论评论的重视和保障机制,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这种人人都能评论、都爱评论且随时可以评论的情况下,能经受历史检验的权威的专业电影评论,有可能会出现边缘化的趋势。
3.电影评论家与创作者的关系疏离
电影评论家与电影创作者本应成为好朋友,因为电影评论必须首先面对创作者的电影作品以及一部作品引出的电影现象,从作品和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对于电影作品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解读和阐释,并且有明确的价值评判,对观众的鉴赏和消费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引导。因此,电影评论只有回到对于影片文本深入、细致、准确的解读,才能有效影响和引导观众的鉴赏和消费,才能更深入地介入创作者的创作实践。电影评论、电影理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必然还是要对实践产生作用。
细究当前电影评论的现状,则不难发现,创作人员大多并不愿意与电影评论者互动。在创作者和制作者看来,当下的电影评论不具有指导性,只有服务性,而且只服务于市场和资本,这种单一的服务性使电影评论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成为了给新片做推介广告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也不乏有评论者大胆地高声地说出自己的批评意见,也更有网络“草根”影评人发出近乎于刻薄的观影意见,但这并不能引起创作者的重视,也得不到他们的真诚回应。理论评论与创作人员、创作活动日渐疏离,整个电影文化的生态环境亟待修复。
4.缺少全面掌握行业发展态势的视野和电影技术专业素养
传统的电影理论研究按照惯例划分为电影史论研究、电影本体理论研究、电影个案分析(即影片分析)三个层面,而随着电影产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大量跨学科跨学术背景研究人员的进入,当前的电影理论评论在传统的电影理论研究之外,又增加了产业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两个新的阐释维度。这也就要求当前的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掌握更加全面的行业信息和产业数据,将当下的电影业发展放置于更加宏观的视界中来分析和研判。
此外,电影是运用光影叙事的一门独特的视听艺术,是依托于技术水平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门类。因此,技术水平的发展一直是与电影艺术创作水平息息相关的。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电影艺术表现力的延伸和叙事功能的延展。因此,对电影技术水平的关注、了解和熟悉,也成为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所应必备的专业素养。而当前的一部分评论工作者却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素养,在涉及到技术问题时,明显感觉知识准备不足。
三、对做好新形势下电影理论评论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电影作为一门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在主题内容上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民族的国家认同、思想认同、精神认同及情感认同。
电影作为一个民族标志性艺术,在对电影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评判方面也要立足于本民族的土壤,考虑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优秀的电影作品大都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方式讲好符合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中国故事。电影虽是“舶来品”,但一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便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艺术品。
电影作为一种丰富的文化交流载体,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每个国家的电影除了满足本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外,还需要输出本国的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的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在电影作品的审美评判上具有国际视野,探讨充分表现中国精神的中国电影如何真正走出去,如何通过电影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同感和影响力。同时,认真研究中国电影如何有效地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在中国电影市场不断扩容的情形下,在逐步完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中国电影作品的竞争实力。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其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录音、美术、音乐、剪辑等各个主创部门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与电影作品的主题内容完美融合,才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同时也带来高尚的审美的愉悦。在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技术、3D技术等增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视听冲击力。我们的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在评判电影作品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这些综合因素在电影完成中的表现,应密切关注高新技术在影片创作、制作,以及在传播、放映中的运用。毕竟,电影是工业、科技进步的产物。
(一)大力加强电影理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
电影理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电影理论评论工作的基础性工程,要予以高度重视。培养和造就更多熟悉艺术创作、制作和市场营销的“全面型”的电影理论评论人才,同时又使他们能够“术业有专攻”,这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强有力的措施。要充分利用中国文联和中国影协等现有的平台和资源,建立电影理论评论人才库,特别要发挥好中青年电影理论评论家的骨干作用。
1.充分发挥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的作用。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是顺应中国电影业发展而成立的一个专业工作机构。成立后一直致力于加强理论评论工作者之间、理论评论工作者与创作者之间的联系,每年通过编辑出版《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推荐和评介10部优秀电影等工作,团结了一大批有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的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该委员会今后还应在公众网络平台上不断发现有潜质的、“民间”的电影理论评论人才,对他们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利用中国影协的平台和资源,邀请优秀电影艺术家和评论家与他们交流,以切实提高他们的电影艺术素养和对电影作品的鉴赏力,使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也使电影理论评论这支队伍更加壮大。
2.充分发挥中国电影论坛、中国电影科技论坛、中国电影产业教育论坛的作用。这三个论坛作为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从产业与创作层面、科技层面、教育层面深入探讨当下中国电影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广开言路,开展学术争鸣,是我们做好当前电影理论评论工作的重要抓手。
3.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世界电影》等学术阵地的作用。进一步从国内电影创作和国外电影创作的角度,梳理当下的电影学术思潮,总结电影创作规律,增强电影理论评论学术阵地学术品质、扩大影响力。
4.充分发挥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评奖的学术引领作用。中国电影金鸡奖由国内最具权威性的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组成评选委员会,遵循“学术、民主、争鸣”的方针和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参评影片和创作人员进行评判,最后由评选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投票表决,根据投票结果产生各奖项的提名和最佳获奖者。金鸡奖专业的奖项设置、严谨的评奖程序以及学术性的评奖标准,一直为电影业界所认同,也是电影理论评论工作的重要平台。百花奖则通过三个阶段的针对不同群体的投票过程,反映普通老百姓对电影作品和创作人员的评价。
(二)形成电影理论评论有效的工作机制
电影理论评论工作是电影艺术家和电影作品接受社会评判和鉴赏活动的重要桥梁。中国影协将利用已有的资源和优势,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搭建更多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与电影创作者深入交流的平台,使电影评论与艺术创作的互动性得到有效加强,对一些有价值的学术问题进行充分探讨和思辨,营造健康、良好的电影理论评论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调研工作,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三)搭建新的有影响力的评论平台
搭建更多优质评价平台,与媒体尤其是强势媒体建立更多良性合作关系,在主流媒体(强势媒体)中开设电影理论评论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著名的电影评论家有针对性地撰写高质量的理论评论文章,以弘扬正气、引导健康评论之风。
打通专业学术评论和网络、客户端等新媒体之间的通道。在保持专业电影评论学术价值的前提下,尽量用深入浅出的论述方式,使普通民众能够理解并接受,并对他们欣赏电影作品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避免曲高和寡,纸上谈兵。打通专业电影评论和网络新媒体之间的通道,将会使高质量的电影理论评论文章具备时效性和传播的高速度,以更快捷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对于不良网络评论不能一味地“堵”,而应该进行细致的疏导,让正面评论的声音更靠前、更响亮。
电影理论评论工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性工作,我们应该采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态度,努力建设一个开放性的电影理论评论体系,形成多元互补的评论形态和格局。对于西方各种理论和评论方法,应该有一个认真鉴别分析的过程,并注重同我国传统的电影理论评论和方法有机结合,同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语境、产业语境有机结合。要鼓励专业性评论与大众化评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融合统一,实现电影评论自身的扩容、升级、换代。
电影理论评论工作应该具有当下意识、历史意识、发展意识。就当下意识而言,中国电影经过全面改革已经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产业形态。那么,我们对中国电影的观察、分析就应该有产业维度、产业视点、产业意识。电影评论不仅仅应该有人文关怀,也应该有产业关注。在当前的电影格局中,离开了对市场态势、产业策略、电影美学与类型规律,乃至于必要的电影史知识等因素的把握,就很难对某些具体影片的美学样态做出精准的解读和评判。历史意识则是要求电影评论具有历史维度,深入研究本民族电影发展的历史经验,找准中国电影发展的纵向坐标。电影评论的发展意识,是要求以前瞻性的思维,研究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做好中国电影的“顶层设计”,趋利避害,真正把握住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当前,中国的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弊端会有所显现,对此,电影理论评论工作应该秉持包容、鼓励的态度,对出现的问题和弊端不应一味的否定和批判,而应予以客观中肯的分析,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给中国电影的发展一个“容忍期”“缓冲期”,同时也把这些建议友好地与观众分享,让观众理解并尊重中国电影和奋斗着的中国电影人。
电影艺术创作与电影理论评论相生相伴,一起走过了100多年,有亲密的时候,也有疏远的时候,但不管怎样,她们的方向是一致的,她们的命运也是相连的,无论是什么情况,她们都只希望对方好。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充分发挥电影理论评论工作重要作用,真正实现电影艺术创作和电影理论评论的共同繁荣发展,从而积极改善电影文化的生态,不仅仅只是一种期许,更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和实践,多一些亲密,少一点疏远,多一分尊重,少一分抱怨,携手一起给人民、给时代交出一份完整的、满意的答卷。
康健民: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