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比较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015-11-14秦飞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22期
关键词:比较法计算机教学课堂教学

秦飞舟

摘要:计算机的学科中的各种应用术语多、指令多,记忆起来非常困难,常令学生们无所适从。如何帮助学生准确地记忆各种繁杂的指令成为学好计算机的首要问题,记忆的前题是理解,而采用 “比较法”教学是一种增加学生记忆力和理解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比较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 比较法;计算机教学;课堂教学;比较案例;类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2-0091-02

Abstract:Computer Science has many terminology and instructions.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students often feel difficult to remember and grasp them. How to help students accurately remember all sorts of multifarious terminology and instructions has become the primary problem. Memory is based on understand, so using "comparative method" is a kind of teaching to increase students' memory and comprehension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and analysis "comparative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aching.

Key words:comparison method; computer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the example of comparison; analogy analysis

1 引言

目前,从事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师们提出了许多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如“面向应用的”教学方法、“抛锚式”教学方法、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面向问题解决”的教学改革、“以实验教学深化理论”教学改革、“基于引领式的远程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应该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作者在长期的计算机教学中,提出了“比较法”教学改革方案,并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比较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比较法”就是在教学中故意将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对比鉴别,从而区分其异同或优劣的一种方法。它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力都有非常重要作用。

2.1寻找合适的比较对象

计算机内部构造复杂,工作原理抽象。因此,选择那些可比性强的,最好为直观或者易想象的事物作为最佳的比较对象,为“比较法”的教学提供条件。

如在讲解汇编语言中的存储器寻址这一内容时,就把存储器比喻为一片特殊编号的楼房,这片楼房以楼号标识出每栋楼,而每栋楼内的门牌号编号又是连续的。我们可以根据楼号、门牌号找到一个住户;楼房与存储器就是一对最佳的比较对象,楼房号可对应于“段地址”,门牌号对应于“偏移地址”。再例如讲解数据结构中堆栈这一数据结构,我把堆栈比喻为一只木桶,桶的容量由堆栈大小决定。堆栈初始化操作类似于准备一只容量适当的空桶。入栈操作就是向桶中放物品,出栈就是从桶中取物品。但是取的方式只能是按层为单位,所以我们只能操作最顶层的物品,如果想要得到桶中部的物品,只能将顶层物品依次取出,直到桶中部的物品成为顶层物品为止,才能将其取出。此例中,栈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结构,而桶是一件直观实物。

2.2 选择最佳的比较点

要使"比较法"教学顺利进行,就要选取择最佳的比较点。如何指导学生选择最佳的比较点呢?可根据教学目的来确定。

如在讲解数据结构的线性表的存储结构时,线性表的存储结构有两种,即顺序存储结构和链结存储结构,教学目的是:①让学生掌握线性表在顺序结构和链结结构中的基本运算即查找、插入、和删除的算法;②并学会何时选用何种存储结构的方法。根据这一目的,我把二者共同具有却存在严格区别的内容作为最佳比较点。二者都能完成线性的基本运算,但它们在具体操作表达方面却有根本的区别,而这一区别就是由于它们的存储结构不同而决定的;至于第二个教学目的,我以查找算法为例,通过引导学生计算它在两种不同结构下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以量化为手段比较了两种结构的不同,从而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就顺利地完成了第二个教学目的。

再以讲解二叉树的遍历为例,由于二叉树是递归定义的,因此用递归定义描述二叉树的遍历就比较清楚。二叉树可分为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我总结了这三种遍历的比较点是“序”,此处的“序”即是二叉树的根。先序遍历可以定义为:若二叉树为空,则为空操作;否则先访问根结点,然后先序遍历左子树、再先序遍历右子树。依次可推出中序遍历:若二叉树为空,则为空操作;否则为先中序遍历左子树,再访问根结点,后中序遍历右子树。后序遍历:若二叉树为空,则为空操作;否则先后序遍历左子树,再后序访问右子树,后访问根结点。

只有选择好这些比较点,在比较中突出各自的特点,进行鲜明地对比,学生对所学内容才能印象深刻,从而轻松达到教学目的。

2.3选择最佳的比较法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必须采用最佳的比较方法。在表达方法上,可以采用图示、声音、实物等多种表达方式。在语言上要求准确简明,通俗易懂。

首先寻找相同点:内存寻址与楼房找人的相同点在于都是从一片连续区域中根据一些特征值来找到具体一个位置;栈与桶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操作的对象都在顶部;②都有容量限制,即当桶放满物品时就不能再放物品了,而堆栈也有这一特性。通过寻找相同点,学生可以把抽象化为具体,复杂转为简单;而教师则可以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内容。

其次寻找不同点:就是将两个有许多不同点的事物放在一起,通过寻找他们的不同点加深记忆。如汇编语言中循环移位指令是一个难点,难点在于这一组格式相同、指令助记符相似。这一组指令共有四条:按进位标志CF是否参加循环移位,又可分为不带CF的循环移位和带CF的循环移位两类,每一类都可进行左移或右移,循环移位的次数由CX 或CL寄存器所提供。我在讲解时用图示把它们的不同点标示出来,进行对比。

从寄存器或存储器移出的最高位进入补充到寄存器或存储器空出的最低位。

3 结论

总之,要想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好“比较”这一方法,最重要是在平时中积累教学素材,在教学中常用常更新,反复比较,记录一些经典的教学实例,以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学科。

参考文献:

[1] 万书振. 多联动教学法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23).

[2] 王树锋, 曹宝香. 以实验教学深化理论教学的数据结构教学新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4(10).

[3] 吕亚荣, 缪相林.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

[4] 董丽薇.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

[5] 范莉丽,彭涛. 基于C语言的数据结构教学技巧[J].计算机教育, 2011(18).

[6] 沈华. 数据结构、算法和程序之间关系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 2013(04).

[7] 王欣, 张毅. 基于“项目驱动”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2(2):108-111.

[8] 严蔚敏, 吴伟民. 数据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比较法计算机教学课堂教学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