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网融合与IPv6应用要点研究

2015-11-14郭丽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22期
关键词:网络地址三网技术人员

郭丽

摘要:三网通常是指电信网络、电视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是我国重要的网络系统。近年来,我国正大力推动三网融合的运营发展,将三网进行融合,实现电信网络、电视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使网络用户享受语音服务、数据服务、视频服务以及信息服务等。随着三网用户不断增加,三网融合过程也随之出现一些技术问题,包括网络不够稳定以及应用较为单一等技术问题,而当前的IPV4网络技术难以解决这些技术问题,这就需要引入新的网络技术。IPV6网络技术是最新研发的网络技术,它实质上是IPV4网络技术的改进技术。通过对IPV4网络技术进行优化处理,能够满足三网融合的建设需求。因此,本文对IPV6网络技术进行阐述,并探讨IPV6网络技术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IPV6网络技术;三网融合;地址聚合;应用要点;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2-0026-01

IPV6网络技术是一项地址资源集中技术,三网融合的建设工作需要IPV6网络技术支持。因此,本文对IPV6网络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探讨,结合三网融合的建设需求,并将IPV4网络技术的过渡方式、IPV6网络地址的聚合方式以及IPV6网络技术的安全机制作为切入点,探讨IPV6网络技术在三网融合建设中的应用要点,找出IPV6网络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使IPV6网络技术能够满足三网融合的建设需求。

1 IPV4网络技术向IPV6网络技术的过渡

当前全球普遍选用的互联网协议是IPV4,IPV4也称之为第四代互联网协议。随着三网不断融合,后续业务对地址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现有的IPV4已经无法满足后续业务的需求,如果不能及时将互联网协议进行升级,就会造成地址枯竭的情况。对此,在当前三网融合的建设中,需要依靠三网融合提供的平台,将第四代互联网协议升级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也就是将IPV4网络技术升级为IPV6网络技术。由于IPV6网络技术能够获取丰富的地址资源,这就能够满足三网融合的建设需求。从三网融合的角度来看,将IPV4网络技术向IPV6网络技术过渡,对三网融合的建设具有较大的意义。第一,IPV6网络技术比IPV4网络技术更为成熟,具有较大的地址空间以及较快的传送速率,能够满足三网用户的需求。第二,IPV4网络技术向IPV6网络技术的转换过程实质上是对IPV4网络技术进行优化的过程,当IPV4网络技术转换为IPV6网络技术后,IPV6网络技术仍能保留IPV4网络技术的成果,并且能弥补IPV4网络技术的不足,从而解决三网业务中地址枯竭的问题。第三,在IPV6网络技术的运用中,技术人员要依照网络先行的标准,对电信网络以及广电网络进行改造,通过网络技术以及支撑系统的优化,使电信网络以及广电网络能够达到IPV6网络技术的要求。此外,推广人员要从广电自营业务以及电信自营业务入手,对IPV6网络技术进行推广,进一步扩大IPV6网络技术的产业链,从而为IPV6网络技术的业务开展打下基础。

2 IPV6网络地址的聚合问题

在IPV6网络技术的设计中,最关键的是地址结构的设计。简单来讲,IPV6网络地址实际上是由128个二进制数码所构成。在IPV6网络地址中,前64个数码属于地址的前缀,后64个数码属于地址的接口标识,只有当地址前缀以及接口标识都处于完整状态时,才能构成IPV6网络地址。就目前IPV6网络技术的效果来讲,要想推动三网融合的建设工作,还要提升IPV6的地址聚合技术。利用相关技术对网络地址进行优化,达到三网融合的建设要求以及IPV6网络技术自身的要求,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要想提升IPV6的地址聚合技术,技术人员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在IPV6网络技术的运用中,避免IPV6的网络地址与规定的地址造成冲突。在地址分配前,技术人员需要对IPV6的网络地址进行规划,对IPV6网络地址的结构进行层次化处理,保证IPV6网络地址的前缀能够有效聚合。如果不能对IPV6的网络地址进行合理分配,不仅难以聚合IPV6网络地址的前缀,还可能导致路由表发生膨胀,从而对网络收敛以及转发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二,掌握IPV6网络地址的配置形式。IPV6网络地址常用的配置形式是手工配置以及自动配置。手工配置普遍用于隧道节点以及点对点链路的网络地址配置当中,为了避免在手工配置中出现地址浪费的情况,通常选用/127以及/126的网络地址。自动配置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有状态配置以及无状态配置。其中无状态配置可以即插即用,并能快速完成配置任务;有状态配置能够将任意长度前缀的IPV6网络地址进行配置,是目前最优的配置形式。

3 IPV6网络技术的安全问题

在IPV6网络技术的研发之前,技术人员就针对网络风险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虽然IPV6网络技术能够弥补IPV4网络技术的部分缺陷,但IPV6网络技术还难以解决当前IPV4网络技术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链路层的安全问题以及应用层的安全问题。对此,要解决当前网络的诸多问题,技术人员需要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分析IPV6网络地址在自动配置中面临的风险。IPV6网络地址在自动配置中主要依赖于ND协议,ND协议也称之为网络邻居发现协议。在ND协议的支持下,IPV6网络地址可以实现自动化配置。但由于ND协议需要链路层的稳定运行,当链路层受到攻击时,ND协议也难以正常运行。对此,技术人员建立链路层的保护系统,从而保证IPV6网络地址能够安全进行自动化配置处理。第二,分析协议内容转换技术在运行中面临的风险。在协议内容转换技术的运行中,往往要将网络地址、网络协议以及网络报头等内容进行转换。同时,协议内容转换技术对虚假信息数据极为敏感,能够避免遭到虚假地址的攻击以及虚假报文的攻击。但由于协议内容转换技术需要耗费较多的资源,容易损耗路由器。此外,协议内容的转换设备是IPV4网络技术和IPV6网络技术互通的重要节点,如果协议内容的转换设备遭到攻击,就会中断IPV4网络技术以及IPV6网络技术的中间业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将IPV6网络技术真正运用到三网融合的建设之中,就要解决IPV4网络技术向IPV6网络技术的过渡问题、IPV6网络地址的聚合问题以及IPV6网络技术的安全问题。由于IPV6网络技术实质上是IPV4网络技术的改进,在引入IPV6网络技术时,技术人员只要依照网络先行的标准,对电信网络以及广电网络进行改造,通过网络技术以及支撑系统的优化,使电信网络以及广电网络能够达到IPV6网络技术的要求;对于IPV6网络地址的聚合问题,技术人员只要对IPV6网络地址进行合理分配,并选用最佳的配置形式,实现IPV6网络地址的聚合;对于IPV6网络技术的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只要做好自动配置以及内容转换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就能保证IPV6网络技术能够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罗晓东. 基于三网融合通信应用实训项目的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13.

[2] 沈志. IPv6产业链运作与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3] 刘胜旺. 基于IPv6的VoD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

[4] 刘殿岫. 三网融合与IPv6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5(6):65-67.

[5] 吴金凤. 面向IPv6网络的运营支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2.

[6] 刘玉英. IPv6在三网融合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2(17):67-70.

猜你喜欢

网络地址三网技术人员
敬 告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在局域网中的应用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浅析IP地址分类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出了……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三网融合遇上4G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