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在核算中的一些意见与建议

2015-11-14雷加琴

智富时代 2015年11期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核算

雷加琴

【摘 要】2009年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再次明确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在我国农村主要包括了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其中,乡镇卫生院主要针对公共卫生进行服务,同时包括对老百姓常见病状进行综合治疗服务,同时为村卫生室提供医务相关事宜的管理和医疗技术的指导;而村卫生室的功能主要是对普通疾病进行诊治并为村镇事业单位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在城市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层组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所有城市百姓最核心的公共卫生诊疗中心,能够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有效提供疾病预防和常见病的公共卫生服务,同时也包括为城市市民提供在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康复服务以及慢性病等医疗服务。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核算;意见与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整体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进步,这个发展过程中,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加强对医疗卫生管理制度,规范其财务行为,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因此,从以上可以分析得出,我国当前的基层医疗机构的会计核算制度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逐步开始单独分离出来,并开始逐步更好的适应当前医疗环境发展的需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下列一些由于制度的变化造成核算和管理困难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管理方面

(一)非流动资产管理

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非流动资产购建、购进、接受捐赠按照制度要求一次性进入成本,造成当月、当年成本增长较高,不利于会计数据的比较分析,也不利于非流动资产的管理。

(二)流动资产中库存物资的管理

这里主要谈药品的管理。同理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住院收入是以病人办理出院结算手续后确认收入,使药品管理产生漏洞,因为在院病人已经使用的药品未确认收入,在结转药品成本时未结转这部分药品成本,实际上在院病人药品在财务账上还是属于药房管理,但实物并没有在药房,因此药房对这部分药品失去了监管,容易造成实物资产的流失。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的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取消了“待处理财产损益”一级科目,从理论上看简化了基层医疗机构会计核算,但实际工作中“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必不可少。因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是事业单位,也是要产生收入和往来的业务单位,不管是流动资产还是固定资产都有盘盈盘亏的现象,取消了该一级科目,对于盘盈盘亏的资产只有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不能体现利用会计核算加强机构内部管理的作用。

(四)基层医疗卫生收费的管理

在当前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取消了“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不能真实反映在院病人费用情况。“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反映在床病人实际产生的医药费用,基层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制度中取消了该科目,对于规模较大的乡镇机构来说不能反映在院病人医药费用,对这部分费用失去了财务监管。

(五)加强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

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要求固定资产按原值核算,不计提折旧,不计提修购基金;无形资产按原值核算,不进行摊销。这与目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目标不一致。

二、净资产管理方面

新旧制度衔接的时候,将新制度中取消的会计科目余额全部转入到“事业基金”科目中,如将“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提取修购基金”、“待处理财产损益”、“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余额分别转入“事业基金”科目中的借贷方,造成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事业基金”科目为负数,不能真实反映机构事业基金状况。提取风险基金的问题:新制度中明确规定按照医疗收入的1%提取风险基金,但风险基金的滚存余额不得超过当年医疗收入的1%。这项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医疗赔付的需求。虽然制度中也规定了当年超支部分可以从当年的医疗支出中列支,但如果赔付数额巨大,势必影响当年收支结余情况。

三、收入管理方面

收入的确认问题:由于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收入是以病人办理了出院结算后才确认住院收入,这就造成了在院病人实际使用了的药品、卫生材料等未能确认收入,不能真实反映医院收入和成本状况。

四、支出管理方面

(一)基层医疗机构的专项资金投入大

基层医疗机构的专项资金项目多,资金量大,比如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基本药物补助专项资金、中医药专项资金等,但在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制度中只是针对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核算,满足不了基层医疗机构对专项资金会计核算的要求。

(二)实行收付实现制的管理

在基层医疗卫生核算过程中费用的确认问题包括了基层医疗机构是实行的收付实现制,部分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如:购进无形资产产生的费用、房屋设备修缮费用,为医务人员购买的医疗责任保险费用等,一次性支付大,但按照新制度要求一次性进入当月费用,造成不能真实反映单位当月甚至当年的实际成本情况。

五、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是资产方面,应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建议保留“待处理财产损益”一级科目。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卫生材料的管理尤为重要,每年均要求于年中6月、年底11月进行一次盘点,保留此科目更能全面反映对盘点情况的核算,同时也要加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2013年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增设了“累计折旧与”与“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行政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和对无形资金计提的累计摊销。作为与行政单位一样从事公益性事业的基层医疗机构也应该参照执行,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真实反映资产的状况。其次是专项经费的核算,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财政专项补贴这个项目经费的核算,我县2014年各级财政补贴达1150余万元,用于保障因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减少收入后医院的正常运行,建议在“医疗卫生支出”下增设“基本药物制度支出”科目以加强对此专项经费的核算。

六、其他建议

基层医疗机构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在很大程度上区分了基层医疗机构和医院的会计核算方式,但从这几年运行来看,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规模较大,业务发展较全面的机构来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不能完全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建议资产在一定规模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是否可以选择使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或医院会计制度,以便更好加强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实践的特点,财政部会同卫生部专门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为了更好的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的核算工作的规范性和全面性,必须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更好的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

猜你喜欢

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核算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浅谈基层卫生机构债务化解
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分析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