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与武术电影的文化开掘
2015-11-13庹继光
庹继光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理论演绎等研究方法,对于我国武术电影强化全球传播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武术电影肩负着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应充分明确自身应有的文化产品属性,进一步开展文化开掘,其一是把握时代节奏,展现创新精神,让武术元素在现代生活中显露魅力,其二是运用西方观众熟悉的叙事方式讲故事,传递他们能理解的价值观。
关键词 武术文化;文化走出去;电影;功夫片;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武术电影也常被人们称为功夫片、武侠电影等,是中国电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通常以表现中华武术技艺为主体,是中国电影人为世界电影发展作出的一大贡献。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功夫片始终足中国电影人在国际电影界的通行证,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武术在全球的传播和流行,咏春武术学院创办人兼总教练邓华对此深有感触,认为电影电视是推广宣传武术的最佳方式,华人在首创的功夫片中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充分美化了武术,使更多外界人士对中华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扩大了武术在全球的影响和知名度。
当下,“影视走出去”是我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武术电影无疑应在我国电影“走出去”进程中担负起重要职责——有调研数据表明,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外国观众最感兴趣的有三大类文化符号,它们分别是中国功夫、自然景观与中国建筑,而中国功夫位居首位,功夫片在过去一直是中国对外输出的最强势文化产品之一,不断改变着西方人对中国的“符号化”理解。不过,在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国内武术电影有必要进一步进行文化开掘,提升其文化产品的内涵。
一、国内武术电影文化传播概况
(一)电影对武术传播的促进
许多论著指出,中国历史上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京剧名家谭鑫培主演),便是我国武术电影问世的标志,但对此学界存在不同看法。不过,业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1920年故事片《车中盗》的拍摄真正“催生”了中国武侠电影,开辟了中国传统武术与新兴的电影艺术“双剑合璧”的路径。随后,中国武侠电影迅速引起同人的浓厚兴趣,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武侠电影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李小龙堪称不可回避的先驱者,他主演的《唐山大兄》《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影片先后打入西方主流世界,让西方人字典里面出现了“功夫( Kung Fu)”一词,也带动了中国武术文化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进入21世纪以来,《卧虎藏龙》《英雄》等优秀武侠电影在国内外频频获奖,而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等国际功夫巨星也相继被世界所熟知,这些都为武术的对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顾我国早期的武术电影,已经关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弘扬与传递了,最明显的表征是这些影片自觉与武术界人士看重的侠义精神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李小龙出演的多部武侠电影突出地显示出这一点:在影片中,李小龙一方面通过身体动作、武术招式等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功夫高超的技艺,另一方面通过故事讲述向观众诠释了真正的中国武术精神,生动地传播了“锄暴安良、除恶扬善”的武侠品格等。而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起内地各界轰动的《少林寺》之所以被许多人誉为“武打电影史的里程碑”,重要原因在于它对当时武打片拍摄中流行的“假打”模式的彻底颠覆——此前港台武打片里充斥着吊钢丝、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法,演员多使用替身,动作显得花样百出,却很少是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形的再现,《少林寺》剧组则汇聚了当时国内众多武术运动高手,主要角色均由武术专业人士担纲,动作全是真功夫的对抗,采用朴实的长镜头拍摄,让人观看后觉得真实、过瘾;与此同时,影片中注入了较多的古典式道义情肠,少林寺武僧出手救助李世民完全是道义使然,他们练习武术、使用武术打击敌人都是行侠仗义的需要,影片中展现的武术是传递侠义精神的工具,不是为武打而武打,稍后上映的《武当》和《武林志》等电影大体上也是如此,武术动作是配合正义、侠义精神而出现的。有人归纳道:从历史上看,包括武术电影在内的影视武打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母系统和中华武术文化支脉的丰富土壤,蕴涵了古典美学、民族宗教、理论道德、攻防技击、影视美学和中西文化等多元内容。…
从整体层面上说,武术电影对于武术早期的全球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李小龙主演的影片播出以后,武术顿时在美同风靡一时,当地的武馆一下子翻了两倍,“中国功夫”犹如旋风一般吹遍了美国;而电影《少林寺》和《武林志》等受到国人追捧的同时,也引发了国人的习武热潮,培育了数量巨大的“武术人口”,为后来我国推动武术进入奥运会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武术电影误读武术文化
过去若干年里,武术电影南于争取票房的商业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以往“存故事中展示武术”的叙事模式,这些影片对于武术动作的表达出现了明显的失真状况,集中表现为拔高武术的技击功能,“为武打而武打”,设计出许多根本不现实、完全没有任何史料依据的武术动作,希望通过幻化、神化武术达到吸引观众、提高上座率的目标,却背离了武术所依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例如,电影《卧虎藏龙》固然足一部在商业效益上取得巨大成功,且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影片,但其中那场在竹林中打斗的场景却不符合武术的真实情形,显然是制片公司利用特技技术处理而成,并非武术高手的真实本领再现,意在给观众带来视觉感受上的巨大冲击力,最大限度吸引眼球;此外,其他影视剧中也不时出现飞檐走壁、刀枪不入、甚至“手撕鬼子”等近乎虚幻的武术动作,实际上也是特殊处理后的特技效果。对于这种现象,有人总结道:武术的娱乐化丰富了武术的社会功能,但是也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社会追求“娱乐至死”的氛围中,武术确实有必要寻求与商业的结合,借助商业武术为武术文化传播拓展有效途径,但商业武术不能突破武术文化的底线,不能为了商业目标而失去武术的真实面目和终极目标。
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武术其实是中国哲学思想存体育运动项目上的投射,因而它历来讲究“身心一统、以心为本、以身为标”,身体的运动始终要在内心的统摄下展开,武术运动是通过身体的整体锻炼,促使修炼主体的身心和谐,实现主题的精神升华。在这种理念的观照下,武术的本质特点集中体现为三点:强身、防身和修身养性,前两者着重表现为身体得到锻炼,后者则突出精神得以升华。但是,近年来大量武术电影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过分强调、渲染了武术技击、进攻的一面,给外界的印象武术就是用来打人的,具有强大的攻击力,对于武术的其他作用则很少展示,武术文化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正如《卧虎藏龙》上映后,许多中国人表达了自身的忧虑:尽管外界一直认为该影片是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成功范例之一,但除了现实世界里并不存在、几乎被美化到极端神化层面的功夫之外,这部电影对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输出究竟有多大价值?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影视界在一段时间里也高度关注中国武术,美国好莱坞就曾凝结了浓郁的“功夫情结”,除了李小龙、成龙等中国功夫明星参与拍摄了许多影片外,动画电影《功人熊猫》等也曾轰动一时,但这些武术影视剧都是从商业票房目的出发的,大量运用中国武术元素只是为了挽救逐渐陷入审美疲劳的各国影视界,让中国功夫成为屏幕上提升收视率的“强心剂”。众所周知,武术的“灵魂”即武术文化远比其外形——武术动作更难以开展跨文化传播,因而包括好莱坞电影在内的许多武术影视剧在短暂的接触和交流之余,通常只能复制中国功夫的“形”,却无从展现出中国武术最为看重的“灵魂”,厚重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几乎全被湮没在数字技术演绎出来的武打动作当中。
二、武术电影文化产品特性的厘清
不过,随着武术全球传播的稳步推进,武术电影也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其文化品质——文化是使一个民族长久延续的血脉,更是人民赖以栖息的精神家园,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武术电影和电视剧等有责任将武术文化准确表达出来,并通过艺术化的符号载体传播出去,使外界人士能够理解,达到推动武术文化个球传播的效果。
(一)影视剧文化产品属性阐释
影视剧无疑是典型的艺术品,但它同时应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品。强调文化产品的属性,不外乎更加关注武术影视剧的意识形态属性,国内许多学者指出,文化在总体上应当被看成是意识形态的一个特殊部门,文化产品的内容和社会意义在于“在对生活进行意识形态性的认识与评价中把生活反映出来,再现出来。”由此可见,影视剧等作为文化产品,应当存提供教育、娱乐等功能的同时,传递着特定的思想文化主张、价值观和民族观。
其实,将电影作为载体,宣扬国家主流价值是中国电影自诞生起就具备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其不可逃脱的被赋予的文化使命和外交战略目的有人如此论述道:在经济一体化与文化令球化进程中,影视剧等大众文化对价值观念的负载早已成为世界性现象,它的文化价值和传播功效日益凸显。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不仅是国人,外国人士也不否认影视剧具有明显的文化传播功能,2004年6月,“软实力”概念的首创者——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日本外交问题权威英文刊物《外交论坛》上著文,分析日本的软实力,认为日本的文化影响早已不限于禅宗和空手道,而是通过动画和漫画传播了当代日本的价值观。
(二)武术电影理当充分展示中华文化
中国已经确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上最能够体现中国软实力的必然是中国文化,武术恰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优良载体,可以为影视剧提供丰富的叙事内容,这也使得意图开展对外输出的武术电影不仅要自觉包含经济利益层面的诉求,还必然包括扩大我同文化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愿望。
武术不仅是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更是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现象,武术追求形神统一、内外兼修,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点,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体育运动领域的重要反映。国内较早开展武术学与传播学交叉研究的郭玉成博士曾指出:“武术传播的核心是文化传承,脱离文化传承的武术传播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还进一步阐述道: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影像”,因为中国武术与发端于西方的许多体育项目存在本质性差别,武术不只是身体的训练,更是灵魂的涤荡,而且中国武术文化具有“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的价值意识形态,在具体行动中则表现出和谐统一、中庸守常、内向含蓄等文化特质。的确,中国武术文化处处体现出东方人的哲学、宗教和思想观念,是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结合的东方文化典型之一。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重要特征,在于它从哲学的高度消解了灵魂与肉体的对立,因而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的运动观、胜利观,武术习练的成功标志不在于能够战胜对手,而在于运动过程中实现的精神境界升华——高度关注身心和谐,强调体育与文化“水乳交融”,是武术对于世界体育的极大贡献,也是其得以走向世界、丰富全球体育文化内涵的根本前提。
强调武术电影的文化产品属性,归因于两者结合的有机性与合理性,有学者如此剖析道:功夫电影就是在“用肢体说文化”,中国功夫电影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它通过“功夫”传播中国文化。换言之,肢体动作是一种跨越文化的符号,世界各地人们都能理解,以其作为载体,观众便于理解;而武术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含义较为深刻,直接传播难度很大,必须借助全球通行的符号系统才能有效传输,武术电影正好可以通过肢体动作产生的魅力,吸引境外观众对武术的持续兴趣,进而引导他们逐步了解武术运动的实质和武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最终达到认识和理解武术文化的效果。
三、武术电影的文化开掘路径
武术电影充分展开深层次的文化发掘,一个根本出发点是力争全面展示武术的文化魅力,而文化的对外输出归根到底要立足于一种独特魅力的输出,如果一种文化在开展对外传播、跨文化传输时无法彰显其自身的独有魅力,却要强制受众群体接受,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本着如此原则,武术电影在对外传播时有两个基本维度需要把握好,其一是影视作品的内容要把握时代节奏,展现创新精神,同时巧妙渲染包括武术在内的中国传统元素,体现川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其二是善于运用两方熟悉的叙事模式和话语方式,让观众主动接受这些影视作品。换言之,一方面要处理好武术影视剧的内容设置,另一方面则要寻求恰当的武术影视传播技巧。总之,是要用外国人能理解和接受的思维、话语方式,讲清中国的武术故事,促使他们喜爱。
(一)武术电影展现时代与创新
作为武术电影文化开掘的路径之一,是把握时代节奏,展现创新精神,让武术元素在现代牛活中显露魅力。无论是武术界人士,还是电影工作者,都应当正视这一现实:人类社会发展剑今天,武术已然失去了许多外在功能,在热兵器层出不穷、不断更新换代的背景下,它无法再成为杀人的技艺,也很难在武力对抗中独领风骚,但武术具有的强身、修身养性等功用却没有消亡,反而随着人类更加重视身心健康的思想潮流,稳步进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力式,表现生活中、而非江湖上的武术,显示武术对人们身体、心灵健康的巨大功效,将是未来武术电影的重要着力点,武术电影有必要理顺武术与生活的关系,明确展现这一正常的生活逻辑。
实际上,国内近年来已经涌现出一些借助生活来展示武术文化的优秀影视作品:在第28届米兰国际体育电影节上,中国与加拿大合作拍摄的故事片《太极之路》给国人带来惊喜,最终荣获了电影节设立的“最佳体育影片奖”。《太极之路》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蕴武术于生活之中,让武术成为生活方式”——该片意在展现太极在中西两方文化碰撞中的无穷魅力,影片太极功夫是作为日常生活的方式、而非武力手段出现在影片中,协同其他元素共同演绎了神秘、神奇的太极文化内涵和养生之道。有人形容,一年一度的米兰国际体育也影节素有体育电影电视界“奥斯卡”之誉,而“最佳体育影片奖”是其中分量最重的奖项,影片《太极之路》被授予此项大奖,无疑是赛会评选者对其积极推进武术文化传播的充分肯定,至少表明西方人士在相当程度上理解了该片中展示的太极武术文化。2014年上映的影片《一个人的武林》亦如此,仅从外部动作设计来看,整部电影可谓从头打到尾,但影片的核心却是由武术人道,武术动作的大量运用不是展现其高深莫测、非凡绝伦,而是在片中承担着阐释哲理的作用:每个人心里都深藏着一个武林,在和平年代真正的功夫是高度内敛的,它体现为修身修心,自我修为;每个人内心蕴藏的武林,其要诀不是为炫耀武力,而是力求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的武林》与《少林寺》和《武林志》等电影在立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一定意义上,这些电影为今后武术电影的发展昭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在创作思路上改变旧有程式,将武术文化与中国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展现武术的特殊魅力,以此推动武术文化的全球传播。
(_二)武术电影的普适性传播
武术电影文化开掘的路径之二,是善于运用两方观众熟悉的叙事方式讲故事,并传递他们能够理解的价值观。
有人选取1970年至2012年间61部具有代表性的武侠电影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复仇”“争霸”和“奇情”是呈现最多的叙事符号,而对哲学观念类和普适价值类符号的呈现则较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功夫电影比较倾向表现的价值观念。由于选择了西方人普遍不熟悉的叙事符号,对于普适价值的表达也很不足,“中国电影是从人情的角度,而不是人性的角度讲故事,但人情不是普适的。”如此状况显然不利于中国武术电影稳步进入非华人文化圈。
这种情形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应当归因于中国电影不善于讲“人类故事”,许多人津津乐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而习惯于讲诉只可能存中国特有文化、社会氛围中发生的事情,许多武术电影中故事的起始和逻辑框架,在西方社会的价值观里根本不成立,别人自然无法理解你的叙事,更谈不上接受;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传播中普遍存在普适价值的缺失,总把“复仇”“争霸”和“奇情”等放在重要位置,也难以引起西方的认同。美国人改编动画片《花木兰》就值得国人借鉴,故事是中国的,情节在总体上也没有大变,但核心价值观却高度美国化了,影片开头的“相亲搞砸”符合美国人的文化趋好,战斗中具体刻画木兰的功绩则宣扬了个人价值和个人生义。中国武术电影在对外传播中当然不应当进行本质性文化内核的移植,却可以用西方人能理解的故事框架、他们能认同的价值观作为影片的传输载体,表达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内涵。
我国武术电影的全球传播应当树立这样的目标,通过积极的文化开掘,适应海外观众的需求,促使一大批优秀影片得以对外输出,不断扩大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在海外主流社会里拥有一批固定的消费群体,由此形成累积效应,逐步稳固、扩大受众群体,使武术电影成为中国传统民族精神和现代情怀的综合文化载体,成为亮丽的国家文化名片,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武术文化,起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