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出一种好感
2015-11-12何捷
何捷
上一回,荷老师和阿藕说到修改的方法时,提到了很特别的方法——高声朗读。为了和静静的阅读有区别,我们就称为“诵”吧。
自从阿藕了解了这个方法后,小池塘的书斋里就有了琅琅的读书声。小莲藕们都在朗读自己的写话片段,声浪此起彼伏。可是读了一段时间后,大家都有了发现:似乎写话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呢!
阿藕找到荷老师,说出了自己的疑惑:“为什么我越读越觉得自己的写话退步了呢?原先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可如今朗读后,反而觉得自己写的片段简直读不下去了!好多小伙伴也有同感。”
荷老师听完,哈哈大笑起来。她这一笑,把阿藕笑糊涂了。阿藕心里犯嘀咕:难道我们说错了吗?“你呀,真说错啦!”荷老师直接说出了阿藕的心事,“这恰好说明你正在进步啊,一段话写得好不好,关键就看通顺不通顺。你不读怎么知道是否通顺呢?高声朗读,读不下去的地方,就是写得不通顺的地方,好好修改后再读,不就越来越通顺了吗?这就是真正的进步!”
“是这样啊,”阿藕惊叹道,“原来能发现写话中的问题,这才是进步啊。那我今后一定会继续朗读自己写的片段。不过朗读片段时,有什么特别的好方法吗?”
荷老师说:“问得好,当然有啊。第一种方法就是高声朗读,读的时候要放出声来,最好是约几个小伙伴,大家一起轮流读,一起来评,一起进步。你们想一想,这样读起来多有气氛啊。”
阿藕和几个小莲藕正好带着最近写好的片段,于是立刻拿出来读了起来。一读还真发现了问题,各自拿起笔埋头改动。阿藕心想:这方法还真管用。
“别急啊,还有第二种更有意思的方法呢。”荷老师说道,“可以拿着自己的写话片段,单独到一间屋子里高声朗读,让小伙伴们在窗外听,读的人和听的人不见面。这有些像《中国好声音》中的评审使用的方法,叫‘盲听。”
“真有意思,盲听我们能做到。不过,到底听到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算写得好呢?”
“非常简单,内容自然真实就好啦!其实,写话不就是要写得自然真实吗?”荷老师认真地介绍着,“这呀,一来检测读的人写话水平怎么样,朗读水平高不高;二来也考验听的人,听得是否认真,是否能听出问题,听完能给出什么意见。我觉得这特别适合你们一家三口来试一试。”
阿藕说:“好嘞!今晚,我就让爸爸妈妈在卧室,我在客厅,朗读刚刚写好的《我的荷老师》,请他们进行盲听,然后给我提意见。不过,在开始之前,我还得睁大眼睛好好改一改,可不能在爸爸妈妈面前给老师您丢脸哦!”荷老师和阿藕相视一笑。
阿藕是个急性子,希望立刻回去尝试,其他小莲藕也准备走了,荷老师再次叫住大家,说道: “你们先别走,今天是个好日子,大家都在。我们正好可以先试试第三种朗读的方法。”
“什么好方法,快说啊!”大家异口同声地催促荷老师。
“那就是交换读。你的写话片段我来读,我的片段你来读。交换朗读,一定很有意思的。想一想,为了让交换后的读者能读得通、读得顺,应该怎么办呢?”
“应该好好改一改,改到自己认为没问题后再交换。”阿藕抢先回答,他还介绍了一次真实的经历。阿藕说: “有一回,我让妈妈帮我读一段话。原本以为这段话自己已经写得不错了,可没想到妈妈读起来结结巴巴的,好几次都读不下去。我这才发现,自己认为通顺的,也许别人还是看不明白。”
荷老师郑重地说:“对,这是个问题。你们的心里要装着读者。想一想哪些地方读者可能读不懂,先改一改,再交换也不迟!”
阿藕和小莲藕们学到了不少好办法,心满意足地各自回家。阿藕知道:光懂得方法没用,关键还在于要亲自试一试啊。 “亲口尝梨知酸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