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建设筑梦幸福城市
2015-11-12薄纯玉
本刊记者_薄纯玉
地铁建设筑梦幸福城市
本刊记者_薄纯玉
专访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茂德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孕育着无限的创造空间和机遇。触及城市主要区域的轨道交通网络的筑造者——深圳地铁已拥有5条共178公里长的线路,累计运送乘客38.14亿人次,日均客流量约300万人次,拥有着广泛的社会接触面,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带来快捷与便利。
2015年6月“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发展论坛”在深圳召开,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承办方在论坛上与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共同分享了深圳地铁集团通过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实现的大胆创新,通过物业开发反哺地铁建设,探索着一条地铁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趁此机会,本刊记者专访了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茂德。
“与城市发展一脉相连,建地铁就是建城市”。这是林茂德董事长在采访中一直强调的。按照“建地铁、建城市”理念,深圳地铁集团创新确立了打造城市空间新典范——“轨道+物业”发展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上盖空间再造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以地铁上盖及沿线物业的升值效益反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实现了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对政府投入依赖程度高,轨道交通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是长期困扰业内的难点问题。深圳地铁集团提出“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有很好的代表性,这是怎样的发展模式?优势有哪些?发展效果如何?
林茂德:地铁集团创新地铁发展理念,提出“建地铁就是建设城市”、“以地铁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等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坚持“地铁建设、运营管理、物业开发和投融资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拓展地铁产业链,实现了地铁企业从依赖财政输血到具有自我造血机制、构筑有效盈利模式的根本转变。与此同时,地铁集团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优化顶层设计,强化资本运作,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取得了管控模式明显优化、企业运作提速增效、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市场转型初步显现等显著业绩。
第一,创新管控模式提速提效
1、创立“四位一体”的发展新战略。在地铁三期工程全面铺开的关键时期,地铁集团及时提出“地铁建设、运营管理、物业开发与投融资”的发展新战略,坚持“四位一体”齐头并进,取得了三期工程全面推进、网络化运营安全有序、物业开发初战告捷、投融资平台落地见效的良好局面。
2、构建“1+3”的管控新模式。为建立与集团“四位一体”发展战略相匹配的治理结构,通过改革创新构建了集团总部与建设总部、运营总部、物业开发总部的“1+3”管控新模式。2013年集团设立了物业开发总部,打造以经营目标为中心的房地产开发管理平台。同时设立运营总部,构筑更加科学、合理的运营生产管理平台。今年年初,组建成立建设总部,形成以高质量、高效率为目标的建设管理平台,将建设类核心业务进行分级管理,缩短决策流程,强力推进地铁工程建设。
3、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逐步搭建起以内控为保障、对标为抓手的全面风险管控体系。深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水平。构建了网络化的运营财务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物业开发的财务管控模式。建立了以地铁运营、经营开发、工程建设管理、运管执法四大业务板块为核心的对标管理体系。
4、建立高效的建设管理模式。在系统总结二期BT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三期7、9、11号线分别由三家央企进行BT建设的情况,统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与资金管理,推行建设类核心业务的分级管理,明确了事权划分,缩短了决策流程,强化拆迁、设计、施工等各环节的监管,提高工程建设管理的效率,确保安全与进度,有效推进了工程建设。
第二,通过实施“四位一体”的发展新战略,取得了显著的经营业绩
1、地铁建设攻坚克难。地铁7、9、11号线的115个工点全面展开,车站围护结构总体完成情况较好。11号线已成为目前三期工程进展最快的线路,9号线周边建筑物众多,克服了具有“深圳地铁第一难”的人民南站的巨大施工困难。7号线华强北、丽湖等站施工场地狭窄,周边商家林立,艰难进场后进展顺利。预计11号线将于2015年6月份建成通车,7、9号线将于2016年年底试运营。
2、运营服务与效益同步提升。地铁集团运营的1、2、3、5共四条线日均客运量270余万人次。在高峰期实行大小交路模式运营,大大提升了线路运能,广受乘客好评。运营生产秩序表现良好,列车正点率99.9%,服务水平获深圳市窗口行业满意度调查第一名。同时,运营总部苦练内功,狠抓企业管理,使地铁二期线路开通三年即实现简单生产成本下的盈利,成为国内首家盈利的地铁企业。
3、物业开发项目捷报频传。2013年,地铁建设历史上第一个开发的地产项目“山海津”正式上市,当天销售突破700套,销售情况良好,为地铁集团大规模物业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横岗车辆段、深湾站、前海枢纽3个地块通过作价出资的方式注入资本224.54亿元,使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有了保障。与其他地产公司合作开发的“前海时代”、“塘朗城”等商业项目,均取得骄人的销售业绩。近日开盘的“山海韵”项目更是取得了“日光盘”的好成绩。
4、积极拓展融资渠道。轨道交通三期工程总投资概算约2500亿元,是深圳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最大的工程。为保障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地铁集团通过注册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开展融资租赁、银团贷款和过渡性短期贷款,探索实行跨境人民币贷款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地铁集团投融资平台成立以来,已完成融资项目累计金额773.62亿元,在整个融资项目存续期内预计可为公司节约融资成本约50亿元,确保了轨道交通工程、综合交通枢纽、代建市政工程、国铁工程、保障性住房和地铁物业项目等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的有效供给,保障了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地铁集团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净资产超过1100亿元,资产负债率低于50%,表明在高强度、大规模推进地铁建设的过程中,同时具备良好的财务运作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深圳地铁集团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过怎样的困难?对其他城市地铁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林茂德:征地拆迁越来越困难。地铁三期工程拆迁任务艰巨、规模庞大,临时占地约285万平米,永久征地156万平米,拆迁建筑面积64万平米。地铁集团作为建设管理的业主很难推动拆迁工作。为确保工期,每年由市政府与各区政府签定目标责任状,强力推进拆迁工作。比如,地铁7号线福邻站征地拆迁历时20多次协调和1年多的艰难谈判,在街道办和派出所人员的陪同下进场施工。
大规模工程建设中的扰民现象。地铁三期工程有115个工点,大规模施工产生的噪音,土石方运输,施工机械如空压机、风镐、炮机等破岩机械产生了较大噪音。地铁集团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覆盖施工设备设施、给工地基坑施工作业面搭设棚架,用棉被覆盖施工机械等措施,想尽一切办法降低噪音,将扰民现象的发生减少到最小范围。
在建成区建设地铁风险高。譬如去年12月,地铁9号线下穿滨苑小区时存在巨大的施工风险。该区间隧道长480米,地质条件复杂,均为上软下硬地层。地铁集团组织施工单位精心策划施工方案,左右两线盾构机历时30天,连续6次下穿滨苑小区居民楼,其中部分居民楼高7层,已使用30多年,外墙多处开裂,对地铁施工极为不利。在盾构机下穿时,地铁集团将此处作为施工风险点严加监控,严格把握盾构机掘进进度,严格控制地面沉降标准,共切除直径30cm桩基137根。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目前民众对轨道交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深圳地铁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在人性化等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林茂德:地铁1、2、3、5号线车站均采用人性化设计大大方便了乘客。地铁车站装修风格注重细节,既彰显现代城市文化,又体现为乘客和运营服务的理念。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在空间组织、设备选用、残障设施的设置等方面落实到细节,使其物尽其用。
无障碍设施更加全面、科学。地铁集团邀请了市残疾人联合会负责人及残疾人代表到车站体验既有车站无障碍设施的不足,并根据其意见对二期、三期工程车站的设计不断优化改进:在通往客服中心、残疾人洗手间、站台屏蔽门、所有扶梯口等地方均设置了等宽的盲道;在所有不锈钢扶手端头设置盲文提醒标识;为满足盲人出入的需求,每个车站至少有两个出入口敷设盲道。
导向标识更加清晰、醒目。导向标识的设计结合车站具体情况和乘客的实际需求,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化、人性化的改进,使导向更加清晰、醒目、易识,保证了同一城市地铁线网导向标识系统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新增加了对无障碍设施的相关引导标识。
出入口通道设计更加环保、便民。考虑室内外温差效果,在通道设计中避免直接从车站出地面,设计1至3个弯,更加节能,使乘客进站时在温差上有更好的过渡。通道坡度控制在3%以下,保证了乘客行走的舒适性。尽可能增加换乘节点空间,使客流有序流动,不造成拥堵,并为将来预留空间。
站内设施更加完备、合理。在客流相对较多的车站出入口均设置上、下行扶梯,提高了出入口通行能力;所有柱、墙面的转角、墙与地面转角、不锈钢扶手端头均采用圆弧形设计,避免出现尖锐角对乘客造成伤害,同时也便于清洁维护。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您认为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或者建议?您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有哪些期许?
林茂德: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投资巨大、具有较高社会效益与较低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项目,没有大量、稳定的资金支持,地铁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深圳地铁集团积极学习国内外地铁建设发展经验,在国内创造性地提出“地铁+物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地铁物业的开发以及商业地产项目的运营所形成的巨大资金,反哺地铁建设,推动地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地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深圳地铁集团正在开发十个地产项目,遍布福田、南山、前海、宝安、龙岗等城市核心发展区域。2015年,深圳地铁地产将有前海金融中心的前海时代二期、自贸区蛇口的山海韵和大学城片区的塘朗城等4个项目陆续入市。在具体开发上,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合作开发,另一种是自主开发。在合作方的选择上,我们选择的都是在全国范围内非常具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可以达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大大提升深圳地铁地产品牌价值。使深圳地铁地产在为我市地铁建设提供富裕现金流的同时,也为广大市民创造更多环境优雅、品质卓越的优质物业产品和工作生活场所。在目前的地铁三期工程建设里,所需的数百亿资金,一部分是通过物业开发获得的。可以说,在深圳地铁集团,我们通过物业开发反哺地铁建设,正在探索一条地铁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深圳地铁集团通过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实现的大胆创新,也是我们愿意与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共同分享的主要成果。
目前,全国已有39个城市正在或即将开始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将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大规模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期,我认为要重点关注三点:
一是始终坚持地铁可持续发展理念。地铁是准公共产品,具有准公益性属性,这种准公益性属性导致地铁企业不能按市场原则定价而出现政策性亏损,需要政府通过市场购买公共服务来弥补铁路运营亏损。深圳地铁探索实行的“轨道+物业”模式为政府通过配置资源来购买公共服务构建了有效途径,为地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认真做好地铁项目整体策划方案。在地铁建设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地铁项目的前期整体策划,在传统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开展地铁站场上盖物业和沿线土地的综合开发研究和投融资研究,通过策划地铁上盖物业和沿线土地的综合开发使地铁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物业开发收益,以地铁项目能够实现自身财务平衡为目标建立财务模型,测算弥补投资缺口所对应的土地资源,实现“投资-建设-运营”平稳运作的良性循环,形成经济、技术、工程、物业开发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有机衔接,从战略高度策划好地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大胆实施PPP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地铁建设。地铁建设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为缓解地铁建设资金严重依赖政府公共财政的被动局面,地铁企业可以通过广泛实施PPP等融资模式,积极引进社会投资者,主动吸纳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地铁项目的建设与运营。这样既可以弥补政府财力不足,同时又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目前存在的由单一投资体制形成的行业和部门垄断局面。
谈起目前正在建设发展中的城市轨道交通,林茂德董事长可谓信心满满。“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正处于方兴未艾、蓬勃发展时期,我作为一名在地铁企业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亲身经历了深圳地铁集团逐步发展壮大的战斗历程,衷心希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也衷心希望《城市轨道交通》杂志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