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步入历史新阶段

2015-11-12

中国经济报告 2015年11期
关键词:红利转型规划

随着“十二五”进入收官之年,国家将制定“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纲要,并于明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审议通过。在此之前,今年10月底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核心议题就是讨论“十三五”规划建议报告。

“十三五”规划与过去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是基于经济新常态的背景,着眼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首个“百年”目标,对经济社会做出的战略安排。

“十三五”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稳增长、转型改革、开放、人文发展四条主线。其中,稳增长是实现改革和转型的前提;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取向,转型的核心是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引导;开放对应的是“一带一路”、自贸区、经济带等战略;人文发展着重人口政策调整和加强民生保障。

稳增长在“十三五”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改革和经济转型都要以稳增长为前提。从目前政府透露出的政策意图看,保持7%左右的GDP增长率可能是未来五年经济的核心指标。

实际上,对于“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存在较大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为了反映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入中高速的内在要求,“十三五”增长目标应下调至 6.5%,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五年规划的最低平均速度。另一种观点则考虑到翻番目标, 如果2015年GDP增速实现7%,“十三五”期间的年均GDP增速至少要达到6.56%以上,因此目标增速会设置在7%。

不管是6.5%还是7%,“十三五”时期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的下调是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入中高速增长的必然要求。但政府对稳增长也是有要求的。如果任由经济持续下滑,各种潜在风险将进一步暴露,也无助于结构性问题的解决和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实现中国经济平衡增长的关键是看消费能否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稳定因素。过去几年,在消费和出口低迷的情况下,投资成为稳增长的关键。过度投资导致效率越来越低,进而影响到经济潜在增长率,这也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不平衡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问题上,“十三五”将从过去的需求端机制转向供给创造消费。

增长动力升级从根本上则要靠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过去中国的三轮改革,经济增长上升非常明显,其原因是改革红利的释放大幅提高了潜在增长率。2012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率从10%大幅下行至7%左右,其重要原因也是前期的改革红利基本释放完毕,而新一轮攻坚改革迟迟未见成效。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一幅改革蓝图,涉及15 个领域、300 多项重大改革举措,但由于稳增长压力和改革难度大,进展较为缓慢。“十三五”是落实改革的时间窗口。中国必须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重点深化价格体制、财税体制、金融及资本市场、土地制度的改革。

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中国不得不面对外部环境的“非常态”。在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与双边、区域主义的拉锯战中,随着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达成,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规则将重塑。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会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是“十三五”规划的几大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人文发展的重要程度大幅上升。“十三五”规划制定过程中引发了对进一步放宽人口政策可能性的探讨。目前中国正在执行的是“单独两孩”政策。随着中国人口红利进入拐点时期,包括生育政策转变在内,更加全面系统的人口战略与政策将调提上重要议程。而“十三五”期间,年轻劳动力人口持续减少、社会养老压力不断增加的问题还会进一步加剧。所以,“十三五”规划也加大了对民生问题的着墨,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中长期来看,“十三五”规划反映了对中国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和发展能力的全面判断,也是推动中国从大国转变为强国的关键。而对于决策者来说,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压力、结构转型升级和改革落实的难度,都需要有足够的考量。从这个角度看,“十三五”期间,保增长仍是首位,经济再平衡和增长动力升级是关键,而全面深化改革、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及保障民生是释放长期效能的重要保障。

(本刊编辑吴思执笔)

猜你喜欢

红利转型规划
推进充分就业 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转型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健康红利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