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统士大夫精神中汲取养分

2015-11-12化定兴

清风 2015年6期
关键词:士大夫贵族阶层

文_本刊记者 化定兴

从传统士大夫精神中汲取养分

文_本刊记者 化定兴

胡遂

刚与胡遂教授聊起“精神贵族”的话题,她就对记者开起了玩笑:有的小孩在填写“民族”一栏的时候,写的是贵族,生怕别人不知道。其实,这样的人离“精神贵族”可以说是十万八千里。接着,她告诉本刊记者:“现在不少广告号召大家买豪车、豪宅,觉得这样就是贵族,商业社会也许需要这样的广告,但做人不能有这种导向。如果没有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盲目追求‘豪’,最后就会变成嚎——嚎叫。”

玩笑归玩笑,但胡遂所说的现象的确反映出了当下社会的一些问题,比如一味追求物欲,精神上有些迷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便说,当代社会秩序的混乱,都与人们的精神迷失有关,特别是与精英阶层的精神缺失有很大的关系。朱汉民告诉本刊记者:“现代中国过分注重能力、功利。”在文化重建的当下,很多事情要靠社会精英来做,而中国精英阶层需要复兴和强调的,应该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的“士大夫精神”。

当然,不仅是精英,还有普罗大众,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多年来,胡遂、朱汉民等一批知识分子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图将中国优秀传统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人,文化使命感在他们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胡适、冯友兰等知识分子到现在我们做的,都是为了‘立人’这个工程。”胡遂说。

不能穷得只剩下钱

“现在很多人缺的是责任,有了明确的责任,就朝‘精神贵族’迈进了一步。”

胡遂是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岳麓书院教授,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诗词研究、中国佛学与文学,是一个精神上的富有者。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教育世家,高祖是晚清名臣胡林翼,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并称晚清四大“中兴名臣”。胡林翼那句“兵可挫,气不可挫;气可偶挫,而志终不可挫”一直是她的励志格言。

胡遂的父亲是一名教师,曾在长沙市一中、妙高峰中学等任教,抗战发生后回益阳筹办了林翼中学,定位是教育兴国。胡遂刚成为教师时,她的父亲便赋诗相勉:“教育吾家事,怜儿燕翼新,柔裹供菽水,体弱怯风尘,放眼观寰宇,何遑计一身,训蒙方任重,养正贵谆谆。”那时胡遂才15岁,不曾想,这教师工作一干就是40多年。

胡遂的第一学历是初中,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读到了博士,成为国内知名教授。而能够取得今日的成就,与她的勤奋学习分不开。少年时,中山大学教授董每勘先生流落长沙,住在胡遂家附近,少年胡遂就跟从他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唐诗宋词吟唱;读研时,又师从著名教授马积高,“剽学一二”;在河北大学读博时,听说古籍研究所的词曲学教授刘崇德将工尺谱翻译成五线谱,出版了《九宫大成词曲谱》,她登门求教。正是缘于这样的积累,她的授课有了一种“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焉”的境界。

作为教师,她很受学生欢迎,这在于她自身知识的渊博,更在于她对学生的责任。她说:“父亲在办学过程中艰苦奋斗,很少有怨言,因为他明确自己要做什么。现在很多人缺的是责任,有了明确的责任,就朝‘精神贵族’迈进了一步。”

站在教学的第一线,胡遂不仅积极为本科生上课,而且广开第二课堂,教学生如何面对困境,她认为立德树人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胡遂也看到了学生面临的难题,流露出了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忧。比如现在学校从小学到大学都分了三六九等,一个人还很年轻似乎就定格了,他们看不到希望和前景,这样的人如果读了点书,明了些理还好,若是没有,那将是很糟糕的。“如今,国家的经济搞上去了,但精神文明需要跟上,这就需要培养更多的精神贵族,不能穷得只剩钱了。”胡遂说。

“精神贵族”契合中国传统

孔子在《论语》里树立了一个精神贵族的榜样,就是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受祖辈影响,胡遂很早就接触了《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至今对里面的内容信手拈来。她告诉本刊记者,孔子在《论语》里树立了一个精神贵族的榜样,就是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之所以能在贫穷中坚守,归根到底是对道的坚守,所谓安贫乐道。

“我个人认为,安贫乐道的逻辑关系是乐道安贫,当你有一个明确的道去追求、坚守,你就不会像一般人那样感到忧愁,不会很计较自己的境遇。朝闻道,夕死可矣。”胡遂说。而现在,不少人之所以迷茫、困惑,就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目标。胡遂经常和学生讲,人的一生,可能要经历贫穷、富贵,可能会大起大落,靠什么坚守,就是靠明确的目标,否则的话,不仅穷的时候不快乐,富了也不快乐。

胡遂说,“精神贵族”是现代化的语言,与孟子讲过的“天爵”类似。而《论语》中,有很多内容和“精神贵族”的特点非常契合。比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反观现实,有的人一味追求所谓成功,以实现财富最大化为目的;有的人以貌取人,通过品牌来显示自己是“贵族”;有的富有者骄横跋扈、价值取向出现问题。这些都是在精神上误入歧途的表现。

朱汉民则更关注精英阶层“精神贵族”的探讨:这样的贵族不仅要有圣贤气象,还要有豪杰精神。他说,这种精神在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这一批湘军将领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湘军将领大都本身是儒生,是读书出身,而不是军人。他们虽为书生探究圣人之道,然而受到经世学风的影响,亦兼有豪杰精神,有坚定的毅力和卓越的办事能力。

回归“士大夫精神”

从现代意义上讲,“士大夫精神”包括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追求人格自由和自尊的精神、既执着又超脱的精神、既追求理想又关怀现实的精神。

多年来,朱汉民潜心做学问、教书育人。对于当下的现实,朱汉民洞若观火,颇为忧虑,试图找到解决的良方。他说,精英阶层往往是一个社会精神文化的创造者、表达者,他们对社会思潮、社会风尚应该说有引导性的作用。而且,由于精英阶层往往享受更多的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经济方面的资源,所以他们应该相应地承担更大的责任。

但是,当代中国的精英阶层出现了普遍性精神迷失,他们不能通过人格精神力量、道德表率作用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故而不能引导良好的社会风气。许多所谓的政治精英,不是用公共权力来服务人民,而是利用公共权力来满足个人的无穷利欲;许多文化精英,也不是把自己作为精神文化的承继者,而是利用精神文化来达到其他的目的;许多经济精英更是无精神追求,往往要靠炫耀性消费来体现他自身的价值和身份。这样种种情况,加剧了精英阶层与社会大众的矛盾和对立。

而在中国的历史中,士大夫是传统社会的精英人群,他们往往是官员加学者型,是精神上的贵族。因此,朱汉民主张复兴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他告诉本刊记者,从现代意义上讲,“士大夫精神”包括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追求人格自由和自尊的精神、既执着又超脱的精神、既追求理想又关怀现实的精神。而既追求理想又关怀现实这一点特别值得当代中国社会精英学习。“士大夫精神能够把理想与现实两者结合起来,这种士大夫精神应该为当代中国精英所迫切需要。这种既务实又有理想的精神追求,是中国历史上士大夫非常宝贵的精神财产。”朱汉民说。

普通人怎样才能成为“精神贵族”?胡遂告诉本刊记者,成功不是人生的目的,成就才是人生目的,能不能成功,还要看是否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外在条件,想成就人生境界,则完全靠自己修为、进取。“精神贵族”是可以通过修炼实现的。而且,“精神贵族”知道怎么做人,那就是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用她的诗来说,那就是:“传道授业信可乐,富贵于我浮云走”“诵得南山句,贞怀自可持”。

猜你喜欢

士大夫贵族阶层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中山君有感于礼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阅读拙著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