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策略
2015-11-11邹天鹏
邹天鹏
【摘 要】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必然促使课堂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变革,这种深刻变革将会改变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并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的根本变革。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计算机运用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现今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础学科。笔者通过近几年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归纳总结了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由于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飞速发展带动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必然促使课堂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变革,这种深刻变革将会改变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并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的根本变革。中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运用意识、提高科 学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在高考中始终不曾看到它的身影,这也给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当前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可谓是喜忧参半。由于信息技术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这个学科的关注程度在逐渐的提高,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强,但是由于它始终不是一门升学考试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制约:
(1)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在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导致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班上有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使用计算机,现在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经达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然后也有个别的学生在进学校学生机房之后才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电脑!这两种层次的学生在一个教学班里,可想而知是会给教学带来些什么样的困难。
(2)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有限(高中的周课时:2节),课程所覆盖的内容有限。要想在这些有限的课时和有限的教学内容里,完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3)信息技术课教材的设计问题,也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连贯性,这种被称为“零起点”的教材一律从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的基础应用讲起,忽略了学生初中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这样就会造成知识的重复学习和学生的厌恶情绪,给教育效果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课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有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同时,努力改变目前教学中的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根据“Intel未来教育”的思想:课程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自己设计课题再作研究的形式,使教学活动从引导激发兴趣出发,通过让学生观察、归纳、猜测建立解决课题的各种假设方法,再通过上机实验,回答自己的假设,得到一种新的认识。
(2)坚持分类原则、因材施教。由于学生个体的信息技术素养的不同,在教学中坚持分类施教,分类辅导。我们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知识水平、爱好分组,如有的同学喜欢程序设计,有的同学喜欢动画制作、有的同学爱好图象处理、有的同学热衷网页制作,把这些学生分组对待,让他们在完成基础知识后能自主的自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不懂的再向教师提问;同时,把各组学生又分成A、B、C三个小组,让基础最好的学生做组长,负责带动和组织本小组的其他同学,这样其他基础差的学生在基础教好的学生的带领下,也成了整个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在上机实习时对各小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请A小组学生作C小组学生的小老师,做到人人有长进,个个有提高,同时减轻教师的负担,使分类辅导成为可能。在课程安排中,注意从活动的内容上,从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培养上,尽力分别对待,对于优秀学生作品及行为,教师作深化指导,以提高其学习层次,对较差的学生,耐心辅导,以保护其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信息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科学在各学科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这一崭新而有旺盛生命力的科学将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信息技术的成功引入课堂,到今天教育工作者打算把他接纳进高考的大门,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步发展都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更新的周期也必将变得越来越短。为了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材,必须提高教学效益,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海燕.刍议新课改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科技风,2011(2):17.
[2]张冬青.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新思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