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11-11杜晨华
杜晨华
【摘 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形成包括探究、合作、对话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课堂。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场所,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度过的,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形成包括探究、合作、对话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课堂。那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虽然是知识的呈现者,但更要重视学生本身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学生想法的原因,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重新建构信息的意义。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注重以问拓思和以学定教,形成高效互动的有效课堂。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度,而参与度则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因素有着极大的关系。师生应积极互动交往,使课堂成为师生智能展示与能力发展、共同学习与研究知识的殿堂。认真阅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准确把握知识目标要求,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现。准确地把握数学的教学任务,防止出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确保严重脱节。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把课堂由“教的课堂”变为学生“学的课堂”。教师要成为学习方向的引导者、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者,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形成师生合作交流、共同学习和体验成功的学习共同体。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根據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统计知识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我采取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统计知识时采用让每个孩子经历统计过程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初中阶段学生已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但对于一些空间观念很强的题目仍要用实物展现或者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再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发生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有可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才能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可能。所以,要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二是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富于启发性。只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体现数学内涵,体现有效课堂教学的价值。三是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使数学生活化。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数学知识理论化、概念化,其实数学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内容最能贴近实际生活,也最能解决生活、生产问题,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大胆引入生活数学理念,培养学生生活化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倡导学生开展合作的小组式学习方式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当注意结构的合理性。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无所事是,其重要原因就是分工不明确。在合作学习中,要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在组织合作中,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并掌握一定的合作规则。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等条件,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时间组织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