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会长与斜背茶的情怀
2015-11-11赖焕才
赖焕才
李达会长与斜背茶的情怀
赖焕才
李达近照
原龙岩行署副专员李达,今年85岁,离休后任龙岩市扶贫开发协会会长,2009年入选“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由于在龙岩工作多年,早就得知斜背茶的名气,而改革开放后斜背茶为什么没有跟着时代步伐发展?他带着这个课题寻找答案。
2010年3月2日,李达率领市扶贫开发协会常务副会长曾文明、副会长吴松等同志前往江山镇斜背茶产地的新寨、老寨、背洋三个村实地考察,召开了座谈会,得知斜背茶成为茗茶的主要因素是:茶区海拔千米,四季无高温,茶叶生长缓慢,土层厚,含有细粒石英,内含物质高,素以外形紧实绿翠,条索细卷曲,汤亮香醇有韵味,香气浓郁经久耐泡而著名于世。历来茶客对斜背茶情有独钟。无产阶级革命家、国务院原副总理邓子恢,提起斜背茶连声称赞好茶。福建省原省长魏金水住在福州时,托人代购,常年饮用。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斜背茶就被列为福建十大名茶之一,是新罗区唯一入选《中国茶经》“地产名茶名录”的优质高山精品名茶。2008年被列入省首批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名录。由省农业厅、龙岩市人民政府确认的“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匾牌矗立在背洋山坡上(此地至今保护着16株200年斜背茶树)。斜背茶之所以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原因,在于“散、乱、差”管理粗放以及加工工艺相对落后。在座谈会上,有的人说,因管理不到位,出现了有的茶树被杂草和灌木掩盖着,成为“野茶”。也有人说,现在斜背茶到底有多少亩地也说不清楚。还有人埋怨今天的会开得太迟了,早开就更好。大家信心十足地表示要恢复发展斜背茶。
李会长办事情历来看准了的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于是,他立即召开了市扶贫开发协会办公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将江山镇新寨村定为市扶贫协会与新罗区政府共同定点挂钩发展斜背茶试点村,每年由市扶贫协会和新罗区政府各支持资助10万元。这一决定立即激起新寨村民的行动,他们连续召开了党员会、村两委会、群众会,村党支部书记陈永健说,李达会长80多岁高龄,还十分关心斜背茶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把全村发展斜背茶的规划变为成果。
他们说干就干,举办培训班,请专家讲课,为科学发展斜背茶打好思想基础;组织村两委、科技员、村民组长等前往适中镇东甲茶厂和岩山乡玉宝村台湾高山软株乌龙茶园取经;选派2名青年前往安溪茶厂跟班学习茶业加工工艺技术;成立“新罗区斜背高山茶专业合作社”,通过了章程,产生了理事长、理事和执行监事,申办了法人实体执照,注册了“斜背名茶商标”。在建设生态茶园过程中,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分户建园的发展种植模式。注重茶园基地及周围生态建设,保持生物多样性,不挖山、不毁林,茶园周边的植被都保持原样,形成了有茶有竹有树的生态景观。茶农为了走上抱团发展之路,新寨、老寨、背洋三个村联合成立了斜背茶专业合作社,有108户茶农携带近500亩茶园入社,采取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形式,共同发展斜背茶产业。
李达会长人老心红,不顾自己脚患痛风病,坚持带病工作,对发展斜背茶业十分关心。2011年11月29日,他再次率领曾文明、吴松和新罗区老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东祥等,前往江山镇斜背茶产区实地检查指导,召开座谈会,听取村干部汇报,边听边问,育苗有几亩,鼓励他们要做大做强茶叶,村民才能逐步富起来。村支部书记陈永健要求村两委人员按李达会长提出的指导性意见,严格扎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把发展斜背茶抓紧、抓细抓出成果来。据三个村统计,到目前为止,斜背茶已有950亩,户均4.6亩,今年生产干茶叶2.38万斤,产值337万元。茶农高兴地说,斜背茶有今天的好形势,李达会长功劳不可没。茶农们决心再接再厉,到2015年斜背茶发展到2000亩。为确保目标实现,目前已建立斜背茶茶树良种繁育基地9.2亩,有160万株品种纯正,质量优良的茶苗,满足斜背茶发展需求。
(作者:龙岩市新罗区老区建设通联站通讯员)